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惠珍  周小平  陈蕊丽 《肝脏》2010,15(2):116-116
患者,男性,20岁,农民。因乏力、纳差、全身水肿4d,于2008年10月入院。2003年体检时发现HBsAg阳性,肝生化指标正常。4d自觉乏力、纳差,进食不足平日的1/3,无发冷、发热、恶心、呕吐。  相似文献   
2.
<正>Caroli病为临床少见的一种先天性肝内胆管囊性扩张性疾病,临床常因缺乏特异症状易致漏诊误诊,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的提高,本病的确诊例数逐渐增多。为了提高对本病的全面、系统认识,做好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本文对我科收治的1例Caroli病患者临床资料、影像资料和病理资料进行收集,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报告。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43岁.于2007年6月在锄地时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咯血,颜色鲜红并有血凝块,约500ml左右,当时无头晕、冷汗、心慌,乏力等症状,未作任何处理咯血自行停止.同年11月~2008年05月30日上述症状间歇性发作,且渐频繁,发作时咽部异物感,咯血后仅感头晕,无其它明显不适.查体:神志清晰,精神较差,贫血貌,右上肢血压90/56mmHg,左上肢血压为0,左侧桡动脉搏动不能触及.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12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的机制、诊断及治疗要点,提高临床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12例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均有上腹部剧烈疼痛,仅1例入院时明确诊断,11例入院后经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9例病情危重,不能耐受手术及介入治疗,经内科抢救治疗无效后死亡;3例病情较轻,出血较缓慢,经内科治疗后出血停止,半年后因肝衰竭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死亡。本组直接死于出血者占75%(9/12)。结论: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常无明显诱因,发病急,治疗困难,预后较差,临床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36岁. 主因乏力、尿黄10 d入院,患者自述于2010年11月初因慢性肾小球肾炎自行服用中药“首乌延寿片”(主要成分为制何首乌干浸膏,含量:每片0.17 g),每次5片,tid,制首乌粉15 g.-1治疗1个月. 10 d前逐渐出现乏力、尿黄,色呈浓茶色. 并逐渐出现皮肤瘙痒,解陶土样便3次,量正常. 遂到附近医院检测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2 194 U.L-1、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1 006 U.L-1、总胆红素(T-BiL)30.30 μmol.L-1、碱性磷酸酶(ALP) 241 U.L-1、γ-谷氨酰胺转移酶(γ-GT)199 U.L-1. 肾功能正常. 为进一步诊治故来我院. 体检:生命体征平稳. 皮肤、巩膜重度黄染,无肝掌及蜘蛛痣. 心、肺一般检查未见异常. 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未触及胆囊,Murhy征阴性,肝上界位于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下界位于右季肋缘,肝区无叩痛. 入院辅助检查:ALT 1 371 U.L-1、AST 539 U.L-1、T-BiL 189.10 μmol.L-1、D-BiL 104.60 μmol.L-1、ALP 137 U.L-1、γ-GT 193 U.L-1,尿酸(UA)447 μmol.L-1. 电解质、甲胎蛋白(AFP)、凝血因子Ⅱ时间(PT)、免疫球蛋白正常. HBV-M: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抗-HAV、抗-HCV、抗-HEV、抗-EBV、抗-CMV、抗-HIV、抗梅毒螺旋体、自身抗体均阴性. 腹部B超示:肝弥漫性损害. 既往无肝病史. 根据其有服首乌中药史、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诊断为药物性肝炎,嘱其停服首乌制剂. 卧床休息,给予保肝、降酶、退黄对症治疗,并给予泼尼松 40 mg,po,早晨顿服,逐渐减量,治疗37 d后复查肝功能正常后出院.  相似文献   
6.
EB病毒性肝炎并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儿男,6岁,因“乏力、纳差、尿黄4d”入院。体检:体温最高38.6℃,皮肤、巩膜重度黄染,双侧颈前、腋下、腹股沟可触及数枚肿大淋巴结,质中等硬,活动度好,无触压痛,腹平软,肝肋下可触及4cm,质软,无触压痛,脾脏肋下未触及,肝上界在右侧锁骨中线第5肋间,肝脾区叩痛(+)。实验室检查:白细胞7.4×109L,红细胞4.47×1012L,PLT314×109L,中性0.34,淋巴0.55;ALT2305U L,AST1017U L,TBil99.3μmol L,DBil61.1μmol L,TP54.9g L,Alb34.9g L,AKP262U L,GGT84U L,Cr43μmol L,UA173μmol L,Chol2.17mmol L。B超:①肝脏弥漫性病变;②肝…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7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接受恩替卡韦治疗,观察24个月时的疗效。结果 3例死亡,84例存活;生存患者肝功能指标明显改善,HBVDNA转阴率为96.4%。结论恩替卡韦能迅速有效地改善绝大多数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肝性脊髓病(HM)是肝脏疾病晚期罕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其突出特点是脊髓锥体束的脱髓鞘病变,多见于门脉高压症手术或自然形成门-腔循环分流的肝硬化患者。人们对此病的认识比较晚,最早由Zeive(1960年)报告1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病人门腔静脉分流术后出现脑和脊髓症状者,称为分流术后脑脊髓病。此后才陆续有报道,但病例不多[1]。我院1994~2005年共收治9例,4例曾误诊为其他脊髓病。现分析临床资料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9例中,男6例,女3例;年龄29~55岁,平均42·7岁。既往史:均有慢性乙型肝炎病史,诊断为肝炎后肝硬化3~12年,其中代偿期…  相似文献   
9.
【病例】男,6岁,因乏力、食欲缺乏、尿黄4天入院。3天前无诱因出现乏力、食欲缺乏、恶心、厌油、干呕、上腹部胀痛,尿黄似浓茶色,伴发热,家人按“感冒”给予抗病毒药治疗无效,2天前出现皮肤、巩膜黄染,来我院门诊。查肝功能异常,B超提示肝脏弥漫性病变,以“急性黄疸性肝炎”收住传染科。查体:体温38·2℃,脉搏106/min。皮肤、巩膜中度黄染,双侧颈前、腋下、腹股沟可触及约蚕豆大小淋巴结,质中等硬,活动度好,无触压痛。腹软,剑突下压痛,肝肋下4 cm,脾肋下1 cm,肝脾叩击痛( )。无鼻出血及牙龈出血,尿黄似浓茶,大便间断呈白陶土色。实验室检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人脐带血干细胞治疗失代偿期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安全性及对肝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择失代偿期酒精性肝硬化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行护肝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经股动脉插管至肝固有动脉,注入脐带血单个核细胞1~5×107治疗。结果 治疗后8 w,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清ALB 水平分别为(32.3±8.3) g/L 和(24.6±7.7) g/L,PTA 分别为(74.0±12.4)%和(58.3±12.3)%,差异有显著性(P<0.05) ;GGT水平分别为(249.3±17.5) U/L 和(358.3±16.5) U/L,ALP水平分别为(370.3±16.5) U/L 和(490.3±17.5 ) U/L,MCV水平分别为(89.5±5.4) fl和(102.8±4.6) fl,淋巴细胞计数分别为(2.8±0.5)和(4.9±0.4)×109 /L(P<0.05)。结论 人脐带血干细胞治疗失代偿期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可以改善肝脏的合成功能,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