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22例急诊死亡病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何提高急诊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是目前急诊医学面临的重要课题.现将我科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的急诊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探讨死亡主要病因及其他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不同时间段的血乳酸水平对脓毒症院内死亡的预测价值,以期为临床上合理选用血乳酸提供一定的研究证据。 方法基于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纳入3 299例脓毒症患者。根据患者院内死亡情况,将3 299例脓毒症患者分为院内存活组(2 445例)和院内死亡组(85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比、监护室类型、简化急性生理学评分Ⅱ(SAPSⅡ)、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入院24 h内血乳酸的最大值[血乳酸(24 h,max)]及最小值[血乳酸(24 h,min)]及24 ~ 48 h血乳酸的最大值[血乳酸(48 h,max)]及最小值[血乳酸(48 h,min)]。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影响脓毒症患者院内死亡的相关因素,并用Z检验比较曲线下面积(AUC)。 结果院内存活组患者的血乳酸(24 h,max)[3.0(1.8,4.8)mmol/L vs. 3.6(2.1,6.3)mmol/L]、血乳酸(24 h,min)[1.5(1.1,2.2)mmol/L vs. 1.8(1.3,2.9)mmol/L]、血乳酸(48 h,max)[1.5(1.1,2.3)mmol/L vs. 2.5(1.5,4.4)mmol/L]、血乳酸(48 h,min)[1.3(1.0,1.8)mmol/L vs. 1.9(1.3,3.2)mmol/L]、SAPSⅡ评分[44(35,54)分vs. 48(37,59)分]及SOFA评分[6(4,9)分vs. 8(5,11)分]均较院内死亡组显著降低(H = 7.350、9.535、13.473、12.720、6.734、8.033,P均< 0.001)。将上述指标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乳酸(24 h,max)[比值比(OR)= 1.099,95%置信区间(CI)(1.069,1.130)]、血乳酸(24 h,min)[OR = 1.300,95%CI(1.220,1.385)]、血乳酸(48 h,max)[OR = 1.330,95%CI(1.271,1.391)]、血乳酸(48 h,min)[OR = 1.558,95%CI(1.451,1.673)]、SAPSⅡ评分[OR = 1.014,95%CI(1.008,1.020)]和SOFA评分[OR = 1.084,95%CI(1.059,1.110)]均为影响脓毒症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P均< 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乳酸(24 h,max)[AUC = 0.574,95%CI(0.551,0.597)]、血乳酸(24 h,min)[AUC = 0.614,95%CI(0.591,0.636)]、血乳酸(48 h,max)[AUC = 0.693,95%CI(0.672,0.715)]、血乳酸(48 h,min)[AUC = 0.689,95%CI(0.668,0.710)]、SAPSⅡ评分[AUC = 0.577,95%CI(0.555,0.600)]及SOFA评分[AUC = 0.592,95%CI(0.569,0.614)]对脓毒症患者院内死亡均具有预测价值(P均< 0.001),且血乳酸(48 h,max)和血乳酸(48 h,min)的AUC均显著高于血乳酸(24 h,max)(Z = 7.310、7.064,P均< 0.001)和血乳酸(24 h,min)(Z = 5.078、4.821,P均< 0.001)、SAPSⅡ评分(Z = 7.126、6.880,P均< 0.001)和SOFA评分(Z = 6.204、5.959,P均< 0.001)。 结论入院24 ~ 48 h的血乳酸水平对脓毒症患者院内死亡可能具有更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溴苯腈急性中毒小鼠肝组织过氧化氢(H2O2)、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黄嘌呤氧化酶(XOD)活力的改变及二巯丙磺钠(Na-DMPS)对它们的影响。方法:48只ICR小鼠随机分为溴苯腈急性中毒组、Na-DMPS保护组、Na-DMPS治疗组、二巯丁二酸(DMSA)保护组,对4组小鼠1周内死亡比进行统计学分析。另32只ICR小鼠随机分为溴苯腈急性中毒组、Na-DMPS保护组、Na-DMPS对照组、正常对照组,染毒12h后,取每组小鼠肝、脑组织做匀浆,测定H2O2值、CAT、SOD和XOD活力,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溴苯腈急性中毒组小鼠死亡比100%,Na-DMPS保护组小鼠死亡比41.67%,两组比较,P<0.05。正常对照组小鼠肝组织XOD活力、CAT活力、H2O2分别为(9.34±0.86)U/mg prot、(0.32±0.03)U/mg prot、(1.37±0.50)mmol/mg prot,溴苯腈急性中毒组分别为(11.78±1.09)U/mg prot、(0.38±0.05)U/mg prot、(2.35±1.09)mmol/mg prot,Na-DMPS保护组分别为(9.33±0.20)U/mg prot、(0.31±0.02)U/mg prot、(1.42±0.20)mmol/mg prot,溴苯腈急性中毒组小鼠肝组织XOD活力、CAT活力、H2O2较正常对照组及Na-DMPS保护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溴苯腈急性中毒可致小鼠肝氧化-抗氧化酶活力升高,Na-DMPS可能通过降低其肝氧化-抗氧化酶活力而起显著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别嘌呤醇致严重药疹死亡一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患者,女,79岁.因全身皮疹4个月,加重半个月于2001年12月4日入院.患者原有痛风、高血压病及冠心病房颤史.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创伤弧菌脓毒症大鼠肺组织内毒素受体CD14的基因表达以及头孢哌酮钠和乳酸左旋氧氟沙星联合抗炎治疗对其的干预效应。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11组。第1组:正常对照组(NC组);第2~6组:创伤弧菌脓毒症组(VV组),于注射创伤弧菌后不同时点活杀;第7~11组:创伤弧菌脓毒症联合抗炎治疗干预纽(AA组),注射创伤弧菌后6h予腹腔注射头孢哌酮钠和乳酸左旋氧氟沙星,在注射创伤弧菌后不同时点活杀。尤菌取部分肺组织,采用RT—PCR法测定各组CD14mRNA的表达量。比较各组CD14mRNA的表达量。结果VV组各组大鼠肺组织CD14mRNA表达量均明显高于NC组(均P〈0.05);AA组大鼠染菌后肺组织CD14mRNA表达量呈逐渐降低趋势,与同时点的VV组相比,AA组大鼠肺组织CD14mRNA表达量均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创伤弧菌脓毒症大鼠肺组织CD14mRNA表达量明显增高,及早使用头孢哌酮钠和乳酸左旋氧氟沙星可明显减低创伤弧菌脓毒症大鼠肺组织CD14mRNA的表达水平,有利于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6.
进展性脑梗死(ECI)是指局部脑缺血发作6 h后,病情仍继续加重者.为寻求如何能更早地预测脑梗死的进展,我们于2002年5月开始对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ED)对脓毒血症大鼠肝及心肌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SDH)的影响.方法 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手术对照组(B组)、ED治疗组(C组),B组和C组均予盲肠结扎穿刺法制作大鼠脓毒血症模型,三组术前15 min及术后3 h各皮下注射(sci)盐酸左氧氟沙星20 mg/kg,C组于术前15 min及术后3 h各sci ED 5 mg/kg,三组术后18 h取肝及心肌,测线粒体SDH活力,并对肝及心肌线粒体进行电镜检查.结果 B组肝及心肌线粒体SDH活力[(0.21±0.07)U/mgprot,(0.23±0.08)U/mgprot]显著低于A组[(0.33±0.10)U/mgprot,(0.38±0.12)U/mgprot];C组肝及心肌线粒体SDH活力[(0.31±0.08)U/mgprot,(0.36±0.11)U/mgprot]显著高于B组,B组电镜下可见肝及心肌线粒体轻度水肿,内质网扩张,C组心肌线粒体嵴多、致密.结论 脓毒血症大鼠肝及心肌线粒体结构破坏,SDH活力下降;ED能有效地升高其线粒体SDH活力,保护线粒体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川芎嗪联合依达拉奉(ED)对脓毒血症大鼠自由基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手术对照组、川芎嗪治疗组、川芎嗪联合ED治疗组(联合治疗组),手术对照组和两治疗组均予盲肠结扎穿刺法制作大鼠脓毒血症模型,术前15min及术后3h各皮下注射乳酸左氧氟沙星20mg/kg,川芎嗪治疗组于术前15min及术后3h各皮下注射川芎嗪15mg/kg,联合治疗组于术前15min及术后3h各联合皮下注射ED5mg/kg和川芎嗪15mg/kg.各组均于术后18h采血测羟自由基(·OH)、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取肝组织进行光镜、电镜检查及·0H检测.结果:手术对照组大鼠肝组织显微镜下可见肝细胞浊肿、水样变,电镜下可见肝细胞核轻度固缩,内质网扩张,两治疗组大鼠肝组织病变明显改善.手术对照组血和肝组织·OH活力及血TNF-α、IL-6浓度与假手术组比较明显升高(P<0.01).川芎嗪治疗组血·OH活力、TNF-α、IL-6浓度及联合治疗组血·OH活力与手术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川芎嗪治疗组肝组织·OH活力及联合治疗组血TNF-α、IL-6浓度和肝组织·OH活力与手术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或P<0.01).联合治疗组与川芎嗪治疗组间血·OH活力及TNF-α、IL.6浓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联合治疗组肝组织·OH活力与川芎嗪治疗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4组间IL-2浓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川芎嗪联合ED能降低脓毒血症大鼠血和肝组织·OH活力及血TNF-α、IL-6浓度,有抑制炎症反应和保护肝功能的作用.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9.
正新型冠状病毒现被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正式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为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家族第七个成员,具有强大的人与人之间传播的能力,并且对常规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表现出高度抵抗力[1-4]。1月17日,温州市确诊第1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1月23日,浙江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截至2月12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中国累计报告确诊病例59 804例,累计死亡病例1 367例。由于目前仍无特效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连花清瘟(LHQW)对急性肺栓塞(APE)家兔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及治疗效果。方法:将家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LHQW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LHQW组将自体血凝块反复注入主肺动脉建立APE模型。模型建立后,LHQW组予LHQW 0.42 g/kg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予等量0.9% NaCl溶液灌胃。比较3组间不同时间点动脉血气、血流动力学和炎症因子指标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LHQW治疗后1和8 h的PaO2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LHQW组在治疗后1、2、4和8 h的MPAP显著降低(P<0.05);而与模型组比,LHQW组在治疗后1、2、4和8 h的MAP显著升高(P<0.05)。LHQW组在治疗后1、2、4和8 h的cTnI、NT-proBNP、TNF-α、IL-6和IL-1β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LHQW组的肺栓塞组织中性粒细胞积累较模型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LHQW有助于降低APE家兔的机体炎症水平,改善动脉血气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并减轻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