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3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2 毫秒
1.
2.
脑血疏口服液具有益气、活血、化瘀的作用,主要适应证为中度、轻度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及恢复早期,属中经络、气虚血瘀之证。本文回顾近年来脑血疏口服液在脑血管病方面的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进展,认为脑血疏口服液在治疗脑血管病属气虚血瘀型有较大优势,应进一步加强对脑血疏口服液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活血化瘀方案对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的影响。方法 228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14例予内科基础治疗,试验组114例在此基础上予醒脑静注射液静脉滴注14天,辨证服用活血化瘀免煎颗粒21天,21天后口服脑血疏口服液至发病3个月。观察两组基于中风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PRO量表)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在入组第21天及3个月时PRO量表的生理功能、心理精神状态、社会关系和治疗满意度等指标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各单项指标分值在一些时点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活血化瘀方案可改善脑出血患者在发病后一定时期内的生活质量,对于提高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脑出血活血化瘀法治疗方案对血肿吸收的影响。方法:228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14例予内科基础治疗,治疗组114例在此基础上予醒脑静注射液静滴14d,辨证口服活血化瘀免煎颗粒21d,21d后口服脑血疏口服液至发病后3个月。观察两组血肿体积吸收情况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程度。结果:入组7d后血肿体积吸收情况与入组当天相比,治疗组吸收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结论:脑出血活血化瘀治疗方案可以很好地促进血肿吸收、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且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中医诊断学中运用案例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对临床病案的分析与讨论来树立和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与临床辨证的运用能力。考虑到传统病案教学存在学生参与度低、形式单一等局限性,故此文尝试将一种平行式思维训练方法——“六顶思考帽”引入到中医诊断学案例教学中来。这种方法以6种不同颜色的帽子来代表6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学生在思考问题时能够分别扮演6种不同的角色,从而让思考过程变得更有逻辑性和层次性,以期培养学生多维角度的思考模式,并同时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对目前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中量表的应用现状进行梳理及分析,发现现行基于量表的中医疗效评价缺乏统一标准,证候积分量表在统计评价方面存在弊端,且部分量表存在缺乏中医特色、与临床结合不紧密等问题。提出构建中医全证候量表的思路,系统、全面地从中医整体观角度对疾病各个维度进行证候评价与记录,并引入视觉模拟评分进行量表的量化设计。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技和互联网的发展,医学研究已步入大数据时代。在信息爆炸的大数据背景下,传统中医药研究逐渐显现出不足,而基于大数据的中医临床研究更适合真实世界研究。文章分析了大数据思维与中医思维相关性、梳理了目前中医药临床研究现状及存在的局限性,提出在大数据背景下应建立新的研究思路,即大数据临床研究(BCT),并且充分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索数据价值,以期为今后中医药研究方向提供一定的可行性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其与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关系密切。本研究基于中医古籍文献理论,梳理气机升降在脑病相关疾病中的辨治思路,探讨气机升降学说对于三种临床典型脑病(眩晕、抑郁、中风)的启示和应用,为进一步探索中医脑病的病机、创新治疗方法、改善临床疗效提供思路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试探中医心理学的人格观福州台江区医院(350009)陈子铨福州仓山区中医院(350007)戴月笙南空福州干休所中心门诊部(350002)陈澈水中医心理学虽是新兴不久的一门学科,但它和现代心理学一样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规律的科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用性均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治疗方案对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内科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醒脑静注射液静点14d,辨证服用活血化瘀免煎颗粒21d,21d后口服脑血疏口服液至发病3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评价血肿吸收情况、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良Rankin量表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9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能有效促进血肿吸收,3个月后改良Rankin量表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组低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少。结论脑出血中医活血化瘀治疗方案优于基于《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所制定的内科基础治疗,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