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目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血后期低热不退。方法:治疗急性血吸虫病采用吡喹酮120mg/Kg体重,5日杀虫治疗,每日2次,每次600mg。后期低热不退中西医结合治疗,西医对症治疗,中医辨证:余热未净,气津俱伤。治以清补元气,生津益胃方药:薛氏参麦汤加味。结果:治疗临床症状消失,停药后无反复治疗为治愈,治愈率为100%。结论:中西医结合对治疗急性血吸虫病后期低热不退有显著疗效外,对于一般急血病后期恢复治疗都能起到较好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2.
安县位于四川盆地边缘,龙门山脉中段山前地带,系平原、山区、丘陵兼有的地区,年平均气温16.3℃,年平均降雨量1280.3mm,境内沟河众多,塘堰、水库、冬水田形成密集的水系流域,具有华支睾吸虫中间宿主栖居繁殖的自然条件。华支睾吸虫病是人生食或半生食含有华支睾吸虫囊蚴的淡水鱼  相似文献   
3.
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不良反应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解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不良反应情况,以便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对安县1995~2001年口服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不良反应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在已达到国家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后,选择一种更有效的、准确的诊断方法用于血吸虫病传染源的监测,巩固已取得的防治成果。方法用检测血吸虫循环抗原(ScAg)和检测血吸虫抗体(ScAb)的几种常用方法,对历史疫情较重,现已达到传播控制的流行村作平行检测,与历史检测结果作比较研究,并以病原学检查的毛蚴孵化法和Kato-Katz法检查对照。结果应用皮内反应试验(SK)检测皮肤型IgE抗体阳性率为22.6%和20年前(1985)检测阳性率23.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间接血凝法(IHA)检测SK试验阳性者为25.5%与过去(1985)检出阳性率29.1%相比,降低较少,酶免疫试验(ELISA)检测抗体仍有28.6%的阳性;采用一步酶免疫法(EIA)检测血吸虫循环抗原(ScAg),对粪检阳性的血吸虫病患者和正常健康人血清的有效诊断率达96.0%,平行检测上述血清阳性率为6.5%,与控制前(1998)的22.2%相比下降15.7%(P<0.01),而经粪检查出阳性的3例均在ScAg检出阳性者之内。结论检测血吸虫皮肤型IgE的SK只能反映历史的流行状况,检测血吸虫ScAb的IHA、ELISA,在反复化疗取得防治成效的流行区只能反映既往感染情况,特异性低,粪便检查受排卵因素影响漏检率高,检测血吸虫ScAg准确性高又能反映治疗后的效果,适合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后用于疫情监测及传染源控制的有效查病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