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胸腹联合伤是指胸腹腔脏器损伤合并隔肌破裂的多脏器伤,伤情复杂,病情危重。我院自1988年4月至1996年6月共收治43例胸腹联合伤,收到满意疗效。1临床资料本组年龄6~62岁。男34例,女9例。钝性伤23例,刀器伤16例,火器伤4例。致伤部位:隔肌破裂43例,裂口长2~15cm不等(左38例,右5例)。脾破裂24例,肝、胃破裂7例,小肠破裂3例,胰腺损伤2例,上腔静脉破裂、食道破裂各1例,下腔静脉破裂并腹膜后血肿五例。全组好例均有中少量血气胸。术中发现腹腔出血40O~2800llil不等,胸腔出血200~2000ml。结果:39例痊愈出院,2例重度创伤失血…  相似文献   
2.
李文灿  陶选  江威霖  吴稚晖  陈崇伟 《安徽医药》2012,16(12):1840-1842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患者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处理及手术风险。方法选取2002年8月—2011年10月于该院行心脏手术患者共260例,其中65岁以下患者200例(I组),65岁以上患者60例(Ⅱ组),分析两组患者术前一般状况、合并症及手术策略,并对比两组间术后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分布、NYHA分级、择期手术率及手术种类无明显差异,Ⅱ组患者术前患高血压、糖尿病、COPD及脑血管疾病数目显著多于I组(P<0.05)。Ⅱ组术后治疗时间、慢性肾功能衰竭及肺部感染发生率要显著高于I组,同时某些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术前合并症有关。两组患者死亡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重视老年患者心脏手术围术期危险因素,并制定个性化策略,缩短体外循环时间,积极预防并正确处理围术期并发症,以减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3.
急性阑尾炎与结肠直肠癌并存作为后者的一个临床征象,国内尚少见报道。我院曾遇8例,对其诊疗过程及处理意见提出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4.
外伤性心包压塞死亡率高 ,本院自 1990年 5月至2 0 0 0年 10月共收治本病 16例 ,现将其早期诊断及急救处理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6例 ,男性 14例 ,女性 2例。平均年龄 2 8.7(16~ 6 1)岁。刃器伤 13例 ,枪伤 2例 ,坠落伤 1例。休克 13例 ,神志改变 10例 ,奇脉 9例 ,颈静脉怒张 12例 ,心音遥远 11例。术中发现心包裂口长 0 .5~ 3cm ,心包腔积血 10 0~ 30 0ml,胸廓内动脉断裂 3例 ,右室破裂 5例 ,右房贯穿伤 4例 ,左房破裂 2例 ,升主动脉破裂 1例 ,心肌切割伤 (未破心内膜 )1例。 11例分别合并肺、肝、膈肌等复合…  相似文献   
5.
闭合复位陈旧性髋关节脱位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髋关节脱位是一种常见的创伤性疾病,脱位时间超过3周以上者为陈旧性髋关节脱位,治疗上国内外多主张手术切开复位。笔者自1995年-2004年收治陈旧性髋关节脱位31例,其中有21例试行闭合复位,15例复位成功,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是治疗终极膝关节病变的有效方法,能有效缓解疼痛,纠正畸形,改善功能,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患者的满意程度越来越被认为是评价TKA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膝前痛作为初次TKA后的常见并发症,是指发生于膝前或者髌骨周围的疼痛,这严重影响了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改善和其对手术的满意程度.因此,膝前痛的减轻成为TKA的重要目标.目前,认为膝前痛的主要机制是髌股关节的高接触应力造成的软骨下骨内压升高和并发于髌骨运行轨迹异常导致的髌骨周围软组织病变.近年来针对如何预防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前痛的发生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至今为止不管是髌骨置换,保留髌骨行髌骨周围去神经化,还是活动平台体都不能取得确切而良好的效果.由此可见,初次TKA后膝前痛的防治仍然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此问题的解决,需要对膝前痛发生原因、膝关节假体及髌股关节生物力学特性做进一步研究,并经过大规模的随机对照试验的论证.  相似文献   
7.
伸膝制动骨关节炎动物模型软骨内胶原变化的观察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 对骨关节炎(OA)早期软骨内胶原变化进行动态观察,探时胶原变化与OA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 采用兔膝关节伸直位制动OA模型,对制动10、20、30、40d的关节软骨进行透射电镜观察,Ⅱ型胶原原位杂交,I、Ⅱ、Ⅲ型胶原的免疫组织化学测定。结果 电镜观察显示OA关节软骨的破坏从切线层的细胶原纤维网开始,而切线层的细胶原纤维网不含细胞;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显示OA早期Ⅱ型胶原的表达和含量增加,而且增加主要发生在移行层和深层上部,二者染色灰度值随时间的变化是先递增,之后逐渐减少;OA关节软骨内有Ⅲ型胶原分泌,并呈增加趋势,但无I型胶原的分泌。结论 OA关节软骨的退变从切线层开始,切线层胶原破坏后难于修复可能是软骨退变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青年人大肠癌的临床表现非本病所特异,常易误诊。 本文就我院1976~1984年间14例青年人大肠癌误诊进行分析,并探讨误诊原因。 临床资料 1.年龄,性别:≤30岁,最小14岁,平均24.1岁,男11例,女3例。 2.肿瘤部位与类型:直肠4例,乙状结肠4例,降结肠2例,横结肠2例,回盲部2例。病理类型:粘液腺癌10例,低分化腺癌1例,腺癌3例。 3.发病至确诊时间:(从初诊到确诊相距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化疗前血浆中microRNA-21(miR-21)表达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影响以及对指导Ⅲ期肺癌患者临床治疗的意义。方法以80例确诊为Ⅲ期的NSCLC患者(病例组)和3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病例组患者化疗前采取外周血标本,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观察血浆中miR-21表达与正常对照组中的表达差异;两个周期铂类药物化疗后观察化疗前血浆中miR-21表达与其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病例组患者血浆中miR-2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病例组患者化疗前血浆中miR-21在(PD+SD)组的表达量高于(CR+PR)组(P<0.05)。结论血浆miR-21在Ⅲ期非小细胞肺癌中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铂类药物化疗的疗效相关,提示非小细胞肺癌Ⅲ期患者化疗前血浆中miR-21表达检测可成为预测新辅助化疗敏感性指标,为指导Ⅲ期肺癌患者临床治疗方案,为个体化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帕瑞昔布对骨科术后镇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在骨科术后镇痛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1~12月间骨科四肢手术后24 h内急性疼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肌注帕瑞昔布(40mg)组和肌注哌替啶(50mg)组,对比分析两组的急性疼痛缓解程度、疼痛缓解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选择2009年1~12月间骨科全麻术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肌注帕瑞昔布(40 mg,bid)组和自控静脉镇痛泵组,观察两组术后24 h内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疼痛程度。结果在术后急性疼痛镇痛中,肌注帕瑞昔布40mg的效果与肌注哌替啶50mg相当,但帕瑞昔布比哌替啶起效快,且疼痛缓解时间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在术后24 h内镇痛中,肌注帕瑞昔布(40mg,bid)的效果与使用静脉镇痛泵相似,但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帕瑞昔布具有高效和安全的镇痛特性,适合于骨科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