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2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19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颈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多为动脉粥样硬化所致,早期干预有利于降低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减轻症状,文章综述了近年来有关颈动脉狭窄诊断和治疗方面的措施和进展。  相似文献   
2.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易被误诊.现对9例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男2例,女7例;年龄15~54岁,平均31.5岁;病程8~41 d,平均17 d.既往患有Ⅰ型糖尿病、慢性中耳炎、溃疡性结肠炎及妊娠晚期各1例,4例系产褥期.有6例误诊,曾误诊为脑炎2例、出血性脑梗死2例、脑出血1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例.  相似文献   
3.
我科自2005年6月至2008年5月对内科治疗效果不佳、以眩晕为主要临床表现的72例患者进行了全脑血管造影检查,被明确诊断为“后循环缺血”,符合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入选标准18例,最终对其中12例15处狭窄进行了支架置入治疗,经短期随访,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4.
孙志琴  杨海燕  丁钟琴  曹音  陈卓友 《护理研究》2007,21(36):3308-3310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帕金森病(PD)病人抑郁、焦虑心理的长期影响。[方法]将在神经内科住院的PD病人筛选出52例,分为干预组27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只给予一般的健康宣教,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并延续至出院后半年。采用自评抑郁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在入院时、出院时、出院1个月、3个月、6个月时评估病人。[结果]两组SDS、SAS均分在入院时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SDS均分在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下降明显,与入院时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SAS均分在出院后3个月、6个月下降明显,与入院时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SAS、SDS均分在各个时段虽有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PD病人进行有针对性的、连续性系统化的健康教育,对病人的抑郁、焦虑情绪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干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影像学的关系。方法选择首发脑干梗死患者52例,将28例典型脑干梗死作为典型脑干梗死组,24例不典型脑干梗死患者作为不典型脑干梗死组,对2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及体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头颅影像学表现相对照。结果 52例患者中,脑桥梗死36例,占69.23%;高血压40例,占76.92%。不典型脑干梗死组糖尿病比例明显高于典型脑干梗死组患者(62.50%vs 28.57%,P<0.05),病灶位于脑桥比例明显高于典型脑干梗死组(95.83%vs 46.43%,P<0.01)。结论脑干梗死部位多见于脑桥;对于表现为大脑半球病变临床症状,特别是伴有糖尿病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应考虑到脑桥梗死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家系1) 先证者(Ⅲ1),女,51岁,因"双下肢无力6年,构音不清、饮水呛咳半年"入院.患者6年前,开始感到左下肢麻木无力,走路发僵,以后逐渐好转,5年前症状又有加重,行走时左下肢拖行,3年前右下肢行走也无力,双上肢活动不灵活,1年前因行走不能需用轮椅代步,半年前出现饮水呛咳,反应迟钝,记忆力、计算能力明显下降.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家族史.  相似文献   
7.
吴银艳  吴臣义  陈卓友 《江苏医药》2012,38(23):2853-2854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和纤维蛋白原(Fg)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 根据颈动脉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结果将7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无斑块组(14例)、不稳定斑块组(34例)和稳定斑块组(22例),测定Hcy和Fg水平.结果 不稳定斑块组Hcy和Fg为(21.76±9.82) μmol/L、(3.78±0.58) g/L,均显著高于无斑块组的(14.09±3.05)μmol/L、(3.12±0.36) g/L和稳定斑块组的(16.79±3.56) μmol/L、(3.52±0.42) g/L(P<0.05,P<0.01).随着Hcy和Fg水平的升高,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发生率升高.结论 颈动脉斑块的发生及其稳定性与Hcy和Fg水平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肥厚性硬脑膜炎(hypertrophic cranial pachymeningitis,HCP)的临床表现、病理和MRI特征.方法 对1例HCP患者的临床、病理和MRI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其特点.结果 HCP多慢性起病,临床以头痛和多颅神经麻痹为主要表现.MRI可见受累硬脑膜T1相呈等或略低信号,T2相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后增厚的硬脑膜明显均匀强化,硬脑膜病理检查可见纤维组织内炎症细胞浸润.激素治疗有效,MRI复查硬脑膜变薄,累及范围缩小,强化减轻.结论 HCP以头痛、多脑神经受累为主要临床表现.MRI扫描可见特征性的硬脑膜强化改变.病理学检查是确诊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多巴胺转运体(DAT)99mTcTRODAT1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脑显像(SPECT)对早期帕金森病(PD)与特发性震颤(ET)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28例早期PD、15例ET、8例ET合并PD(ETPD)患者和15名健康志愿者进行99mTcTRODAT1SPECT显像,勾画出各组脑内感兴趣区[双侧纹状体(ST)及枕叶(OC)],计算机自动给出各区的放射性计数,计算左、右侧特异性放射性摄取比值(STOC/OC)及不对称指数,并加以比较。结果DAT特异性放射性摄取比值:正常对照组左侧为0.58±0.16、右侧为0.56±0.32,ET患者左侧为0.55±0.22、右侧为0.56±0.24,两侧及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ETPD组左侧为0.44±0.33、右侧为0.45±0.18,早期PD组症状肢体对侧为0.40±0.33、症状肢体同侧为0.51±0.12,以上两组与正常对照组和ET组比较呈显著性降低(P<0.01,P<0.05);且PD组症状肢体的对侧低于同侧,差异有显著性(P<0.05)。非对称性指数:PD组高于ET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99mTcTRODAT1SPECT显像有助于早期PD与ET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多发性肌炎(PM)大多表现为四肢无力、疼痛,而以吞咽、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的病例少见,现报告2例如下。1病例1.1例1女,61岁。3个月前无明显原因进食时有梗噎感,并有呛咳,逐渐加重,1个月后出现吞咽困难,乃至不能进食,于2004年9月13日拟诊“贲门癌”收住胸外科。查体:消瘦,两下肢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