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 毫秒
1
1.
报告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orase chain reaction PCR)方法对89名性罪错青年女性采取宫颈分泌物进行淋球菌检测,同时用直接涂片和分离培养淋球菌,阳性率分别为51.69%、7.87%和16.85%。PCR法对淋球菌的检出率均较直接涂片法和分离培养法为高,其中15名分离培养阳性者,其PCR法也为阳性。笔者认为PCR法直接检测临床标本淋球菌具有特异、敏感、快速和简便的优点,该法无论对淋球菌检出率的提高和控制淋病的社会传播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方法对67名性罪错青年女性采取宫颈分泌物进行淋球菌检测,同时用直接液片检测和分离培养淋球菌,阳性率分别为53.73%、8.96%和17.91%PCR法对淋球菌的检率较直接徐片法和分离培养法均高,其中12名分离培养阳性者,其PCR法也为阳性。作者认为应用PCR法直接检测临床标本淋球菌具有特异、敏感、快速和简便的优点,目前已具备条件的医疗卫生单位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在流动小姐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价在流动小姐中开展预防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的效果,我们对旅服部门中的流动小姐于开展教育干预前、后两次分别对她们进行艾滋病、性病的知识、态度、信念、行为(下称KABP)调查。基线调查结果表明,这组人群知道艾滋病三条传播途径者为73%~78%,知道安全性行为者占44.3%。能在性活动中使用避孕套预防疾病者为19.2%。接受健康教育之后,对艾滋病的知识提高了11.3~18.8个百分点。对性病的知识提高了2.5~13.4个百分点。使用避孕套的比例较干预前增加了5~9个百分点。说明一次性干预尽管有效,但作用甚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