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3篇
药学   1篇
  2013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效应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成熟雄性新西兰大白兔42只,分为三组:空白组(n=10)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n=18)高脂饲料喂养;白藜芦醇组(n=14)高脂饲料加白藜芦醇[16 mg/(kg·d)]干预.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RT-PCR检测主动脉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PPARγ)、Fas、FasL及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ELISA测定血清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组织型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成功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白藜芦醇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明显减轻,可抑制斑块内细胞凋亡;PPARγ mRNA转录增高,Fas、FasL和Caspase-3 mRNA转录显著下降;MCP-1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TIMP-1蛋白表达增高.结论 白藜芦醇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这一作用类似PPARγ激动剂,可通过上调斑块内PPARγ的基因转录,降低Fas、FasL和Caspase-3 mRNA转录,以及降低MCP-1、MMP-9的表达同时促进TIMP-1的表达来实现.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人激肽释放酶腺相关病毒载体的构建,观察重组病毒感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后人激肽释放酶基因的表达。方法将人激肽释放酶基因定向克隆入AAV载体质粒pAAV-MCS中,并与两种辅助质粒pAAV-RC和pHelper共转染293细胞,包装成带有人激肽释放酶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收集病毒颗粒并测定病毒滴度。以不同滴度的病毒分别感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定量检测人激肽释放酶在该细胞中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内人激肽释放酶的含量。结果成功获得了重组人激肽释放酶基因AAV载体,重组病毒滴度为6.2×1010个/L。以滴度分别为1×109个/L、1×108个/L和1×107个/L的病毒感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人激肽释放酶的表达均有增加(P<0.05),但以1×109个/L组升高最明显(P<0.001)。结论带有人激肽释放酶的重组腺相关病毒滴度可以稳定地达到1010个/L以上,感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后,人激肽释放酶基因在宿主细胞中的表达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和高血压常合并存在,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性较大,易导致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肾功能衰竭等。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应基于靶器官损害的程度选择降压药物。本文介绍常用的降压药物及其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