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通过建立脑不对称动物模型,探讨大脑皮质-氧化氮(nitric oxide,NO)水平与脑不对称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选用雌性4周龄Balb/c健康小鼠,用伸爪取食法根据右利分(right paw entry,RPE)将小鼠区分为左利、右利和双利3组.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腹腔注射2 h后分别取左右侧大脑皮质制作匀浆液,采用Greiss重氮化反应法检测其NO水平.结果:1)生理状况和LPS刺激下右侧大脑皮质NO水平均高于左侧大脑皮质(P<0.01).2)脑不对称小鼠:正常生理组右侧大脑皮质NO水平为双利组显著高于右利组和左利组,左侧皮质为双利组显著高于右利组(P<0.05);LPS刺激后左右侧大脑皮质NO水平在左利、双利和右利3组小鼠间无明显差异.3)大脑皮质NO水平与小鼠右利分有一定的相关性,其随右利分的变化趋势多为双利>右利和左利,形成一以双利小鼠为高峰的倒U形曲线.结论:大脑皮质NO水平与脑不对称性有一定的相关性,且与脑不对称的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MRI观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联合室壁瘤切除术+异位心脏移植术后心脏结构、功能等变化。方法对5例行自体心脏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联合室壁瘤切除术+异位心脏移植术患者,采用1.5T超导MRI扫描仪对心脏形态、功能、心肌灌注、延迟增强等进行综合评价。3例术前行MRI检查,5例术后1~17个月先后3次行心脏MRI扫描。结果5例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3例手术后自体心脏左心室腔均较术前缩小,仅1例心功能明显提高,LVEF从18.4%提高到47.2%。移植术后5例患者中2例自体心脏左心室功能明显改善,LVEF分别上升至47.2%和52.1%,其供体心脏左心室收缩功能低下,LVEF分别为18.4%和22%;3例自体心脏功能恢复不佳的患者,供体心脏左心室收缩功能良好。所有供体心脏心肌首过灌注与延迟增强均无异常信号;所有自体心脏心肌首过灌注与延迟增强均无显著变化。结论MRI一站式无创性检查方法是异位心脏移植术较理想的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3.
影像学诊断先天性左冠状动脉主干闭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像学诊断先天性左冠状动脉主干闭锁(LMCAA)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LMCAA患者,男3例、女3例,1例成人、5例婴幼儿。6例均接受超声心动图、多排螺旋CT(MDCT)及心血管造影检查。结果 1例超声提示左冠状动脉内径偏细,起源显示欠清晰,不除外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1例超声提示左冠状动脉近段发育细,似壁内走行、开口狭窄;另4例超声仅提示二尖瓣脱垂并大量反流,冠状动脉未探及异常。5例经MDCT明确诊断为左冠状动脉主干闭锁,1例不除外左冠状动脉主干开口重度狭窄或闭锁。6例经心血管造影检查均明确诊断为LMCAA。结论 LMCAA属罕见先天性心脏病,超声可提示该病;CT对多数患者可明确诊断;心血管造影检查是诊断LMCAA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4.
目的:初步探讨68Ga标记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抑制剂(68Ga-FAPI)PET/CT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图像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5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其中男性3例,平均年龄(61±6)岁。均进行68Ga-FAPI PET/CT显像,分别计算左心室心肌和血池(左心房)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并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心脏磁共振成像(cMRI)用于测定心肌室壁厚度,并同时进行延迟增强(LGE)成像。采用χ2检验分析各心肌节段68GaFAPI摄取的SUVmax与LGE的关系。结果:5例患者均有显著高于血池的心肌68Ga-FAPI摄取[SUVmax分别为(8.83±2.72)和(1.11±0.12),P=0.003],心肌摄取68Ga-FAPI的范围明显大于LGE区域(P<0.001),仅有68Ga-FAPI摄取的区域常位于LGE边缘。透壁LGE区的68GaFAPI摄取强度低于非透壁LGE区。结论: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心肌有显著的68Ga-FAPI高摄取,且摄取范围明显超过cMRI-LGE区域,初步提示68Ga-FAPI PET/CT对早期鉴别纤维重构可能具有临...  相似文献   
5.
MRI在心肌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冠心病的治疗取得很大进展,以内科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及外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为代表的三大治疗方法逐渐发展完善。但是在世界范围内,冠心病依然是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常规的治疗方法其基础都是通过挽救损伤但未坏死的心肌,以改善心脏功能,而无法恢复已梗死心肌的功能,因此不能够有效阻止或逆转冠心病的讲展.仅能缓解其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6.
限制型心肌病(restrictive cardiomyopathy,RCM)和缩窄性心包炎(constrictive pericarditis,CP)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学改变极其相似,但两者的治疗和预后截然不同.CP可以通过心包切除术治愈,而RCM只能采用内科保守治疗.目前主要是结合临床表现、观察心包厚度、评估心脏舒张功能和心室充盈类型、测量心腔压力或通过心内膜下心肌活检等综合判断,但还没有哪一项或两项诊断方法(指标)能够将两者完全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心脏房室腔内径及左右心室功能正常参数的MRI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使用MRI测量中国正常成人心脏各房室腔内径及心功能参数.方法 共269名正常志愿者,无线矢量心电门控下,采用单次激发半傅立叶快速自旋回波与真实稳态自由进动序列,分别获得标准心脏各长轴及短轴切面二维体层及电影图像.由2名医师独立分析MRI,分别测量心脏各房室腔径线及心功能后处理分析,获得包括射血分数(EF)、舒张末容积(EDV)、收缩末容积( ESV)及心肌质量(CM)等心功能参数.男性与女性相对应参数做非配对的t检验.结果 所有志愿者均完成MR扫描,平均扫描时间(15 ±3) min.心脏各房室腔主要参数为:左心房前后径(2.87±0.77) cm,右心房径(垂直于房间隔,3.61 ±0.57)cm,左心室舒张末横径(4.97±0.52) cm,右心室舒张末横径(2.65±0.48) cm,心功能主要参数为:左心室EF (60.62±7.08)%、EDV( 128.27±32.16) ml、ESV(46.02±15.72) ml、CM( 82.97±24.03)g;右心室EF (47.73±6.50)%、EDV(115.37±26.71) ml、ESV(67.7±21.07) ml、CM(48.24±13.42)g.除左心室ESV(P =0.144)、EDV指数(P=0.714)、ESV指数(P =0.113)、心脏指数(P=0.199)及右心室EF值(P=0.296)和ESV指数(P =0.093)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指标性别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RI以其高度的可重复性可获得正常中国人心脏形态与功能信息.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肥厚型心肌病(HCM)患儿心脏受累心肌MRI对比剂延迟强化发生率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HCM患儿71例,所有患儿均接受心脏MRI检查,并行对比剂增强心肌显像。根据左心室心肌是否存在延迟强化,将患儿分为延迟强化组和非延迟强化组,并进一步分析受累心肌对比剂延迟强化的范围及程度等。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两组患儿的预后差别,两组临床数据间的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结果71例HCM患儿中,9例(12.7%)患儿左心室为对称性肥厚,其中2例患儿进展至终末期。52例(73%)患儿出现心肌延迟强化,其延迟强化组患儿左心室质量高于非延迟强化组患儿[(112.7±57.9)g/m2 vs.(70.3±37.4)g/m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1,P=0.025);但两组左室室壁厚度[(19.4±6.3)mm/m2 vs.(18.1±7.9)mm/m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9,P=0.513)。HCM患儿随访(2.4±1.6)年显示,心肌延迟强化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χ2=4.77,P=0.029)。结论HCM患儿中,其心肌延迟强化发生率与成人患者接近,并且心肌延迟强化具有判断患儿预后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细胞因子与慢性炎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慢性炎症过程中,自始至终都伴有细胞因子的异常表达。顽固的细胞活化和伴随而至的组织损伤形成恶性循环,这是慢性炎症中最难解决的问题,而细胞因子与炎症细胞的渗出、激活、炎症病理性损伤、成纤维细胞的增殖等密切相关,直接或间接影响炎症的发生、发展及预后。  相似文献   
10.
在慢性炎症过程中,自始至终都伴有细胞因子的异常表达。顽固的细胞活化和伴随而至的组织损伤形成恶性循环,这是慢性炎症中最难解决的问题,而细胞因子与炎症细胞的渗出、激活、炎症病理性损伤、成纤维细胞的增殖等密切相关,直接或间接影响炎症的发生、发展及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