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3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primary gastrointestinalmalignant lymphoma,PGIML)是指原发于胃肠道的结外淋巴瘤,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溜为一种临床上少见、原发于胃肠壁内淋巴滤泡的恶性肿瘤,是结外恶性淋巴瘤最为好发部位.本文通过分析42例PGIML的内镜检查资料及病理特征,总结其相关特点.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primary gastrointestinalmalignant lymphoma,PGIML)是指原发于胃肠道的结外淋巴瘤,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溜为一种临床上少见、原发于胃肠壁内淋巴滤泡的恶性肿瘤,是结外恶性淋巴瘤最为好发部位.本文通过分析42例PGIML的内镜检查资料及病理特征,总结其相关特点.  相似文献   
3.
复方阿嗪米特治疗胆囊切除术后并发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复方阿嗪米特治疗胆囊切除术后并发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将胆囊切除术后并发消化不良的133例随机分为研究组67例及对照组66例。对照组应用抑酸、促动力药常规治疗;研究组除进行常规治疗外,加周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2粒,3次/d),疗程2周。观察治疗前后消化不良症状积分改变。结果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可明显改善胆囊切除术后并发消化不良症状,治疗2周腹胀、腹痛、食欲不振、嗳气症状积分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食欲不振、腹胀、嗳气、腹痛症状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9%、90.1%、80%、86.9%对照组分别为50%、66.7%、52.2%,50%,2组治疗腹胀、食欲不振、腹痛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嗳气的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阿嗪米特肠溶片是治疗胆囊切除术后并发消化不良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4.
钟谷平  熊朝亮  范慧珍  李川 《江西医药》2011,46(10):924-926
目的探讨肝源性糖尿病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89例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肝源性糖尿病多隐性起病,糖尿病的"三多"症状因受肝病的影响常不典型,70例通过饮食控及治疗肝病血糖控制理想,空腹血糖降至6.0mmol/L以下(78.6%);19例饮食控制无好转患者通过胰岛素治疗后血糖得到控制(21.3%)。结论肝源性性糖尿病首先以控制饮食和治疗肝病为主,必要时使用胰岛素治疗。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primary gastrointestinalmalignant lymphoma,PGIML)是指原发于胃肠道的结外淋巴瘤,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溜为一种临床上少见、原发于胃肠壁内淋巴滤泡的恶性肿瘤,是结外恶性淋巴瘤最为好发部位.本文通过分析42例PGIML的内镜检查资料及病理特征,总结其相关特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联合腹腔置管引流对肝胆手术后胆漏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接受ERCP和腹腔置管引流治疗的24例肝胆手术后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ERCP联合腹腔置管引流治疗肝胆手术后胆漏的效果.结果 24例胆漏患者中,肝内胆管漏6例,胆总管漏8例,胆囊管残端漏10例,所有患者均先行腹腔置管引流术再行ERCP,其中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10例,行胆管内支架引流术(ERBD)8例,行ERBD+ENBD术6例,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胆总管取石4例,2例治疗失败,包括1例ERBD,1例ENBD,转外科手术.ERCP联合腹腔置管引流治疗胆漏有效率为95.8%(23/24),胆漏愈合时间为6~57 d,胆囊管残端漏有效治愈率最高,为100%,愈合时间最短,为5~11 d;胆总管漏愈合率为87.5%(7/8),肝内胆管漏愈合率83.3%(5/6);ERBD+ENBD术患者胆漏全部治愈.结论 ERCP联合腹腔置管引流治疗肝胆手术后胆漏安全有效,治愈率高,尤其对于胆囊管残端漏效果更好,根据胆管漏口位置及漏口大小行ENBD或ERBD,必要时可行ENBD+ERBD联合腹腔置管引流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超声胃镜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与治疗价值.方法 应用超声胃镜对118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进行检查及引导治疗.结果 118例上消化道隆起病变位于食管38例,其中食管平滑肌瘤23例、食管平滑肌肉瘤2例、食管息肉4例、食管囊肿2例、食管癌3例、食管孤立性静脉瘤1例、食管脂肪瘤1例、食管腔外压迫2例;位于胃80例,其中胃间质瘤26例、胃平滑肌瘤14例、胃脂肪瘤4例、胃底静脉瘤2例、异位胰腺4例、胃壁外压迫26例、未见异常4例,胃壁外压迫病变主要为脾脏(16/26,61.5%),其次是肝左叶、胆囊、胰腺囊肿、胰腺囊腺癌等.118例中行内镜下手术治疗45例,有3例(6.6%)发生创面边缘少量渗血,无一例发生大出血及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38例,创面均已愈合良好,无复发病例.术后病理确诊41例,超声胃镜与手术病理结果符合率为91.1%(41/45).结论 超声胃镜诊断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较为准确,能对病变的性质及起源做出诊断,并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匹维溴铵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腹泻型IBS的临床疗效及对IL-1B和IL-10的影响.方法 选择9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给予匹维溴铵口服50mg tid,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口服0.2g,tid共4周,对照组45例给予匹维溴铵口服50m,tid共4周,并测定治疗前后IL-1B和IL-10的含量,在治疗的第4周末对每例患者进行随诊.结果 治疗组及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71.1%,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中的IL-1B降低明显(P<0.05),IL-10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 匹维溴铵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腹泻型IBS能有效消除或减轻患者消化道症状,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primary gastrointestinalmalignant lymphoma,PGIML)是指原发于胃肠道的结外淋巴瘤,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溜为一种临床上少见、原发于胃肠壁内淋巴滤泡的恶性肿瘤,是结外恶性淋巴瘤最为好发部位.本文通过分析42例PGIML的内镜检查资料及病理特征,总结其相关特点.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primary gastrointestinalmalignant lymphoma,PGIML)是指原发于胃肠道的结外淋巴瘤,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溜为一种临床上少见、原发于胃肠壁内淋巴滤泡的恶性肿瘤,是结外恶性淋巴瘤最为好发部位.本文通过分析42例PGIML的内镜检查资料及病理特征,总结其相关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