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6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9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为探讨胆汁返流性胃炎的发病机理和应用中药治疗此病的效果,作者进行了胃粘膜超微结构观察。在治疗前、后取胃粘膜做光、电镜检查,发现本病胃粘膜变化突出的特点是淋巴细胞侵入腺细胞内,溶解腺细胞,破坏细胞间联接装置,使腺腔破溃,腺管萎缩。以上变化可占全部病例的87.5%。另一特点是腺细胞内出现微囊(8例中有4例),这在慢性胃炎尚未见有电镜观察报道。作者认为胆汁返流性胃炎可以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前驱,而腺体萎缩的原因是由于淋巴细胞的浸润破坏;这为由细胞介导引起的胃腺细胞损伤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患者 ,女性 ,2 9岁。因持续性上腹痛并恶心呕吐 4天于2 0 0 2年 5月入院。患者于 4天前劳累后出现头痛头昏伴持续性上腹隐痛、恶心呕吐 ,与进食关系不明显 ,每日呕吐 10余次 ,无腹胀、腹泻 ,予静滴甲氢米胍、胃复安等效果欠佳。查体 :无突眼 ,甲状腺无肿大 ,双肺呼吸音清 ,心率 90次 /分 ,律齐 ,心前区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 ,腹平软 ,上腹中度压痛 ,余无特殊。入院后查血尿便常规、血尿淀粉酶、生化全套、血沉、血癌胚抗原均正常。腹透示 :结肠内少量积气。腹部B超示 :肝实质回声光点增粗、增强。经颅多普勒示 :大脑双侧中动脉、椎动脉血管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ERCP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急性胰腺炎(RAP)诊治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15例不明原因RAP患者.其中男5例,女10例,年龄25 ~ 65岁,中位年龄38岁,病程1 ~ 2年,发病次数2 ~ 5次.10例在急性发作期,5例在发作间期行ERCP诊治.结果 15例患者经ERCP明确病因者6例(3例胆管微结石,1例胆总管末端小囊肿,1例胰管小结石,1例胰管蛋白栓子),可疑病因者6例(乳头旁憩室2例,十二指肠乳头炎4例),未明确病因者3例.根据ERCP检查结果,9例行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6例行胰管括约肌切开术.术后随访2年,15例患者均未复发胰腺炎.ERCP和EST术后2例出现一过性高淀粉酶血症,无其他并发症.结论 ERCP对不明原因RAP有明确病因和指导治疗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苦参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65例代偿期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患者,苦参素联合治疗组33例,拉米夫定对照组32例,观察第0、3、6和12月肝功能、Child-Pugh评分、肝纤维化指标(PCⅢ、HA、LN、Ⅳ-C)和HBV DNA定量,并行肝穿病理检查.结果:苦参素联合组在疗程结束时,肝功能(ALT、TBIL)均较对照组明显好转(t=2.267,2.256,P<0.05);两组4项肝纤维化指标(PCⅢ、HA、LN和Ⅳ-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组间比较联合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显著(t=2.358,2.367,2.236,2.2 17,P<0.05).乙肝病毒定量第6和12月联合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有显著差异(t=2.235,2.326;P<0.05),.治疗后两组肝细胞坏死、汇管区炎细胞浸润分级均较治疗前明显减轻(t=136,P<0.05;t=144.5,P<0.01).结论:苦参素具有改善肝功能、减轻肝脏炎症及增强拉米夫定的抗病毒作用,减轻或延缓肝肝硬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及其对食管、胃、结肠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例健康体检者,39例疑患小肠疾病的患者进行胶囊内镜检查。结果44例患者进行了45次胶囊内镜检查,1例因胶囊内镜滞留在胃内而进行第二次检查,检查过程中患者无任何不适。胶囊内镜顺利通过回盲辩41例,2例胶囊行至回肠末端,1例胶囊滞留于胃内。全部胶囊在检查结束后.排出体外。检出了15种病变:食道静脉曲张、糜烂性胃炎、胆汁返流性胃炎、胃黄色瘤、十二指肠炎、十二指肠溃疡、小肠肿瘤、小肠血管畸形、克罗恩病、小肠单发及多发息肉、非特异性小肠炎、吸收不良综合征、小肠憩室、结肠黑病变、结肠癌。结论胶囊内镜检查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对消化道疾病尤其是小肠疾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我们用雷尼替丁加灭滴灵和硫糖铝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对象因上消化道症状来院做胃镜检查确诊为 DU,同时用尿素酶快速检测试剂盒(福建三明生化公司产)检测胃粘膜组织 HP 阳性的患者109例治疗组69例,男60例,女9  相似文献   
7.
对超声内镜诊断食管囊肿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25岁。因进食不畅、阻挡感,伴返食就诊。外院行胃镜示:食管下段可见4 cm×6 cm黏膜下隆起,表面光滑。钡餐检查提示食管外病变压迫食管。查体:BP 120/80 mm Hg,一般情况可,神志清,五官端正,颈软,心肺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腹平坦,无腹部压痛及反跳痛,肝脾未触及,肝肾区无叩痛,双下肢无水肿。患者病后精神可,无咳嗽、咳痰、胸闷、憋气。临床以食管下段黏膜下肿物收住院。入院后胸部CT示:双肺CT平扫及增强未见明显异常,食管下段黏膜下肿物,考虑良性病变。超声胃镜:食管壁超声第2层内无回声病变,…  相似文献   
8.
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及曲张程度的早期诊断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乙肝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胃镜、B超、血液检验等进行分析,探讨这些检查在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食管静脉曲张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148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合并或无门脉高压者)进行电子胃镜、腹部B超、血液检验,观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情况,测量门静脉主干内径、脾静脉内径及脾脏长径之间的差异,并分析这些指标与食管静脉曲张的关系。结果 食管静脉曲张发生率为61%,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越重,伴胃底静脉曲张比例越高;随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不同,门静脉主干内径、脾静脉主干内径及脾脏长径之间存在差异。血小板记数、脾脏长径、血小板记数/脾脏长径、Child—Pugh分级在合并有食管静脉曲张与未合并食管静脉曲张两组中存在明显差异。多因素分析发现,血小板记数/脾脏长径指数与食管静脉曲张的发生密切相关,独立性强。结论 门静脉主十内径、脾静脉内径、脾脏厚度可为判断门静脉高压提供参考,综合上述3点并结合胃镜检查结果可较准确判断有无食管静脉曲张及程度;血小板记数/脾脏长径指数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52岁.临床诊断:肝硬化失代偿期,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呼吸道和腹腔内感染,肝肾综合征,高血钾症(血钾8.3mmol/L),低血钙症(血钙2.0mmol/L),多器官功能衰竭.ECG(附图)示窦性P波,P-P间距0.4s,频率150次/min,p波后QRS呈2:1脱落,下  相似文献   
10.
1 病例资料  例 1:男 ,18岁。因黑便 2d ,昏倒 2h ,以“上消化道出血”收入院。查体 :体温 36 .7℃ ,脉搏 80次 /min ,血压 12 0 / 80mmHg。神志清楚 ,轻度贫血貌 ,心肺未见异常。腹部平坦 ,无压痛及反跳痛 ,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 8次 /min。既往有上腹不适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