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
目的:阿司匹林属非甾体类抗炎药,常期以来被认为具有肾毒性。本文选取肾脏疾病中数量较多的慢性肾脏病(CKD)3期患者为观察对象,探讨阿司匹林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于我科门诊随访且资料完整的CKD3期患者。服用阿司匹林的指征为轻度头晕及胸闷(包括心电图ST-T改变),且无反指征(如上消化出血和严重溃疡病)。患者随机进入阿司匹林组(100 mg/d)和空白对照组,随访6个月。主要观查血小板聚集功能(ADP诱导法)、血肌酐(Scr)水平和肾小球滤过率(e GFR)(EPI及MDRD公式计算)以及尿蛋白量的变化。结果:最终进入统计的患者为36例(每组各为18例),其中男22例,女14例,平均年龄(56.6±9.8)岁,Scr(121.8±26.1)μmol/L,e GFR(53.4±12.3)ml·min-1·1.73 m-2(EPI公式),e GFR(50.5±10.3)ml·min-1·1.73 m-2(MDRD简化公式),24 h尿蛋白(0.748±0.27)g。(1)治疗前两组患者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血压、血小板计数、血尿素(BUN)、Scr、e GFR(EPI及MDRD公式计算)、24 h尿蛋白和尿白蛋白/尿肌酐比(AC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治疗前与治疗后3月、6月两组e GFR(EPI及MDRD公式计算)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EPI和MDRD自身比较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治疗后3月和6月两组24 h尿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自身比较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月和6月两组ACR和尿红细胞比较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3月和6月,阿司匹林组血小板聚集功能较对照组明显下降(3月64.6∶74.9,6月61.9∶75.1),P=0.000。(5)阿司匹林组:血小板聚集功能治疗后3月和6月较治疗前明显下降(3月64.6∶74.4,6月61.9∶74.4),P=0.000,而对照组没有明显变化。(6)两组治疗后粪隐血均为阴性,两组治疗后3月和6月腹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司匹林对CKD3期患者肾功能没有明显影响,可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2.
应当防范肺结核在高校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锡装 《中国校医》2010,24(2):98-98,100
肺结核在青少年人群中容易发生,痰菌阳性的肺结核患者是很重要的传染源。世界卫生组织把印度、中国、俄罗斯等22个国家列为结核病高负担、高危险的国家。我国年感染率0.72%,全国约5.5亿人曾受到结核病的感染,而随着环境质量的逐渐恶化,人们抵抗力的日趋下降,流动人员的日益增多,肺结核已有卷土重来、愈演愈烈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48岁。因月经增多伴经期延长4个月,于2007年2月11日入院,诊断为子宫肌瘤。入院时Hb37g/L,2月11日输注O型Rh阳性悬浮红细胞400ml,O型Rh阳性血浆200ml,2月14日再次输注O型Rh阳性悬浮红细胞400ml,O型Rh阳性血浆200ml,2月15日复查Hb61g/L。2007年2月16日手术拟输注悬浮红细胞800ml,与同型供血者的血相配(凝聚胺法)时发现主侧凝集,次侧不凝。  相似文献   
4.
生物索-抗生物索系统(Biotin-Avidin Sys-tem,BAS)应用到免疫实验中,能显著地提高试验方法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我室自1984年起进行标记抗生物素-生物素酶联兔疫吸附试验(LAB-ELISA)检测血清HBsAg方法研究,现将实验中有关问题报道于下。 一、材料和方法 抗-HBs IgG以离子交换层析法提取,生物素标记抗-HBs(B-抗-HBs)采用Guesdon报道方法制备;辣根过氧化酶标记抗生物素(A-P)制备采用成二醛双醛法;血清HBsAg诊断血球采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制品。  相似文献   
5.
金锡  陈鲲 《美中医学》2006,3(4):60-61
从法律的角度,浅述检验科各类原始资料的重要价值。从质量控制方面浅议“举证责任倒置”,与“循证医学检验”的潜在联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袢利尿剂联合噻嗪类利尿剂治疗老年慢性肾病伴严重水肿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4年4月入住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且随访资料完整的老年慢性肾脏病伴严重水肿的患者118例,根据是否联合应用噻嗪类利尿剂分为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55例),治疗组采用呋塞米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对照组呋塞米联合螺内酯治疗,利尿治疗1周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体质量、24h尿量、血Na和脑钠肽(BNP)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前后自身比较,治疗后体质量、收缩压和血Na均较治疗前下降,24h尿量和血白蛋白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舒张压,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醛固酮和BNP与治疗前自身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尿治疗后,治疗组水肿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00),重度水肿患者水肿消失。结论 大多数肾病伴严重水肿的老年患者能应用袢利尿剂联合噻嗪类利尿剂治疗效果较好,且对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金锡装 《中国校医》2009,23(2):212-212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大学生,"阴囊部出现皮疹、渗出、糜烂20余d",曾在某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诊治,予西替利秦口服,高锰酸钾坐浴及某中药外用,及静脉滴注林可霉素、氧氟沙星,未见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