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2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我国血吸虫病综合防控的重要措施之一,可提高流行区居民参与血防工作的依从性,有效避免或减少人群血吸虫感染。近年来,我国血吸虫病综合防控成效显著,已实现了传播控制目标,正向传播阻断乃至消除目标迈进。本文就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在我国血吸虫病防控中的作用及当前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在消除阶段推进血吸虫病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桔梗有效部位对糖尿病大鼠血管并发症的干预作用。方法 :体外实验:采用高糖或H2O2进行血管内皮细胞造模,MTT法进行细胞活力测定,观察桔梗多糖或醇提上清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同时设计体外蛋白糖基化反应体系,NBT法测定糖基化蛋白,观察桔梗醇提上清对蛋白糖基化形成的干预作用。体内实验:采用STZ腹腔注射得到糖尿病模型小鼠,分别以含生药量2、4、8 g/kg的药物水溶液、拜唐苹或纯净水进行28 d灌胃实验,观察小鼠TG、TC、HDL、LDL等血脂指标及肾脏的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 :体外实验表明,桔梗多糖部位对高糖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呈剂量依赖关系;桔梗水提醇沉上清部位能有效对抗H2O2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且能抑制体外蛋白糖基化的形成。体内实验表明,高剂量(8 g/kg)的桔梗水提醇沉上清部分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脂水平并有效抑制肾脏并发症。结论 :桔梗能通过降低高糖和H2O2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并降低蛋白糖基化的形成,有效抑制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和肾脏的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2015年全国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数据,为进一步控制和消除血吸虫病、开展风险监测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 (2014年版)》的要求,在全国所有的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和三峡库区潜在流行县(市、区)共设立457个国家级监测点,按照不同流行类型对当地常住居民、流动人群、家畜的血吸虫感染情况,以及钉螺分布和感染情况等进行监测,并对监测数据进行汇总、整理和分析。 结果 2015年全国457年监测县(市、区)共开展本地常住居民血吸虫血清学筛查共133 350人,发现血检阳性者4 468人,其中4 457名血检阳性者接受了血吸虫病原学检查,发现病原学阳性者71人,主要为中、老年组的渔船民和农民;监测点常住居民总的血吸虫感染率为0.05%。共开展流动人群血清学筛查85 047人,发现血检血吸虫阳性者977人;其中966名血检阳性者接受了血吸虫病原学检查,发现病原学阳性者16人;监测点流动人群总的血吸虫感染率为0.02%;浙江、湖南、湖北省和安徽省在监测点流动人群中发现了输入性血吸虫感染者。2015年所有监测点均无急性血吸虫病病例报告。监测点共检查家畜13 406头,查出血吸虫感染家畜(牛)5头,监测点家畜总的血吸虫感染率为0.04%。监测点共调查各类环境面积22 295.13 hm2,查出有螺环境面积7 426.63 hm2;其中新发现钉螺面积3.47 hm2,分布于江苏省和上海市;在除湖北省和广东省以外的监测点发现了钉螺复现环境82.22 hm2;所有监测点均未发现感染性钉螺。结论 全国血吸虫病监测点常住居民总的血吸虫感染率继续保持稳中有降的态势;流动人群中存在输入性血吸虫感染者。牛仍是主要的血吸虫感染家畜。虽未发现血吸虫感染性钉螺,但钉螺分布仍面广量大,且仍有新发现和复现有螺环境。各地应按照《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2014年版)》的统一要求,进一步完善监测体系,提高监测工作的科学性、敏感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