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移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细胞源性因子-1(SDF-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心脏功能的变化。方法 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筛选法获得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实验动物随机分为2组:细胞移植组即实验组(n=8)、无细胞移植组即对照组(n=8)。于移植4周后处死动物,免疫组化检测VEGF、SDF-1、TGF-β1及Buxco 系统测大鼠的心功能。结果 实验组在移植4周后免疫组化显示VEGF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15.02±1.87 VS 5.45±0.90,P<0.05), SDF-1较对照组明显升高(20.02±3.87 VS 8.24±1.17, P<0.01)、TGF-β1较对照组降低(13.24±2.07 VS 26.33±4.17,P<0.01);心脏功能亦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结论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到梗死心肌后可以干预VEGF、SDF-1、TGF-β1的分泌促进梗死后心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背景:前期实验已证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存在整合素受体,但血管生成素1是否能通过整合素受体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存、抗凋亡目前尚不明确。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1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黏附、活力、抗凋亡的影响,并初步分析其信号转导机制。 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对照观察,于2008-01/10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开放实验室完成。 材料:清洁级SD大鼠40只,由中科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提供。人血管生成素1为R&D公司产品。 方法: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分离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第3~6代细胞用于实验。分别以不同的基质包被24孔培养板1 h,清洗后再加入单细胞悬液,设立7组:第1组作为对照,以含0.1%牛血清白蛋白的PBS包被;第2~4组分别以玻粘连蛋白、纤维粘连蛋白、血管生成素1包被;第5~7组单细胞悬液预先分别与乙二胺四乙酸、β1抗体、RGD抗体孵育10 min后再加入24孔板,行血管生成素1包被。 主要观察指标:通过黏附测定、锥虫蓝染色、MTT试验、Hoechst染色和Annexin V/PI法检测血管生成素1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黏附、活力、抗凋亡等生物学效应,结合整合素抗体和信号转导阻滞剂通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B、总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B、Bcl-2和β-actin水平。 结果:成功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流式细胞仪鉴定其纯度达98.3%。黏附试验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培养1,2, 3 d血管生成素1均能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黏附(P < 0.01),该效应能被乙二胺四乙酸、整合素亚单位β1抗体和RGD抗体所抑制(P < 0.01)。血管生成素1能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血清饥饿下的存活(P < 0.01)、增殖(P < 0.01)和提高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B、Bcl-2的表达来拮抗紫杉醇诱导的凋亡(P < 0.01),RGD抗体能抑制上述作用。 结论:血管生成素1可与整合素受体结合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黏附、存活和增殖,并通过上调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B和Bcl-2的表达发挥抗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3.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易于被外源基因转染,且具有向损伤组织趋化聚集的特性,便于将目的基因导入其中并发挥治疗性作用,可以通过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修复损伤的血管内膜.目的:探讨慢病毒载体介导的血管牛长素1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对大鼠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02/2008-05在福建省高血压研究所及福建医大附属第一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4周龄雄性SD大鼠32只,8只用于制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剩余24只随机分为3组;模型对照组、空载体组、血管生长素1转染组,8只/组.方法:以重组慢病毒为载体构建血管生长素1基因工程干细胞,以绿色荧光蛋白为报告基因,调整细胞密度为(1.0~2.0),1010 L-1.3组大鼠均采用球囊损伤法+高脂饮食构建颈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造模后即刻,空载体组将未感染的0.1 mL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注入颈总动脉外膜,分3点注射;血管生长素1转染组同法注入等量重组慢病毒感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饲养2个月后处死大鼠,取颈动脉组织.主要观察指标:Western blot法检测转基因干细胞中血管生长素1的表达,荧光免疫组织化学及苏木精-伊红染色检测动脉内膜/中膜面积比.结果:24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血管生长素1转染组表达血管生长素1蛋白,另2组无血管生长素1蛋白表达.移植后2个月,荧光显微镜下空载体组、血管生长素1转染组动脉壁内均可见绿色荧光蛋白阳性细胞;各组均可见动脉内膜增生,斑块形成;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空载体组内膜面积,中膜面积值无明显变化(P>0.05),血管生长素1转染组内膜面积,中联面积值明显减小(P<0.05).结论:经血管生长素1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明显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估房室旁道消融过程中二尖瓣峡部阻滞的发生率,并探讨其电生理特性。方法 以2003年7月至2011年1月本中心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的左侧房室旁道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旁道分布特点、手术方法、手术时间、成功率及术中峡部阻滞的影响因素,探讨不同类型峡部阻滞的电生理特性。 结果 在402例患者中共有8例出现峡部阻滞现象(2. 0% )。 峡部阻滞多数出现于左侧游离壁旁道消融过程(87. 5% );多于房间隔穿刺法消融术中出现(87. 5% );其手术时间更长[(213.6±36.5) min vs (76. 4±23.5) min,P<0. 05],更可能是再次接受射频消融治疗患者(62. 5% vs 1. 5% , P<0. 05)。术中峡部阻滞时可出现冠状窦电极VA间期延长或心房激动顺序改变,但局部His束电极上VA间期及心动过速周长不变;旁道附近的VA间期不变。 结论 左侧旁道消融过程中可伴发二尖瓣峡部阻滞,并有其相应电生理特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并发左前降支近段病变的多支血管病变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 (PCI)的安全性及远期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6 2例行PCI的多支血管病变患者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期间及远期随访期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再次血运重建术发生率。比较并发左前降支近段病变患者 (A组 )与未并发者 (B组 )PCI的安全性及远期效果。结果 :A组患者PCI成功率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与B组相比无明显差异 ,远期随访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再次血运重建术发生率亦无明显差异。结论 :PCI是并发左前降支近段病变的多支血管病变患者安全、有效的血运重建方法  相似文献   
6.
绝经后妇女冠心病患者雌激素、凝血及纤溶系统的变化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 探讨绝经后女性冠心病患者血中内源性雌激素、凝血及纤溶系统的变化。方法 以正常绝经≥ 1年的 6 2例因胸痛收住本院并经冠状动脉造影的妇女为研究对象 ,且无雌激素替代治疗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与非冠心病两组 ,空腹测定血中雌激素、凝血及纤溶系统指标。结果 两组间年龄、绝经年数差异无显著性。冠心病组较非冠心病组雌二醇、孕酮明显降低(P <0 0 0 1,P <0 0 5 ) ,促卵泡刺激素和促黄体生成素升高 (P <0 0 1) ;而凝血系统中的纤维蛋白原、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 (vWF∶Ag)升高 (P <0 0 5 ) ;纤溶系统中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 (tPA)降低 (P<0 0 5 ) ,PAI 1升高 (P <0 0 5 )。结论 绝经后女性冠心病患者较非冠心病患者血中雌二醇水平降低 ,凝血功能亢进及纤溶功能低下  相似文献   
7.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易于被外源基因转染,且具有向损伤组织趋化聚集的特性,便于将目的基因导入其中并发挥治疗性作用,可以通过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修复损伤的血管内膜。 目的:探讨慢病毒载体介导的血管生长素1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对大鼠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02/2008-05在福建省高血压研究所及福建医大附属第一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 材料:4周龄雄性SD大鼠32只,8只用于制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剩余24只随机分为3组:模型对照组、空载体组、血管生长素1转染组,8只/组。 方法:以重组慢病毒为载体构建血管生长素1基因工程干细胞,以绿色荧光蛋白为报告基因,调整细胞密度为(1.0~2.0)× 1010 L-1。3组大鼠均采用球囊损伤法+高脂饮食构建颈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造模后即刻,空载体组将未感染的0.1 mL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注入颈总动脉外膜,分3点注射;血管生长素1转染组同法注入等量重组慢病毒感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饲养2个月后处死大鼠,取颈动脉组织。 主要观察指标:Western blot法检测转基因干细胞中血管生长素1的表达,荧光免疫组织化学及苏木精-伊红染色检测动脉内膜/中膜面积比。 结果:24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血管生长素1转染组表达血管生长素1蛋白,另2组无血管生长素1蛋白表达。移植后2个月,荧光显微镜下空载体组、血管生长素1转染组动脉壁内均可见绿色荧光蛋白阳性细胞;各组均可见动脉内膜增生,斑块形成;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空载体组内膜面积/中膜面积值无明显变化(P > 0.05),血管生长素1转染组内膜面积/中膜面积值明显减小(P < 0.05)。 结论:经血管生长素1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明显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房室旁道消融过程中二尖瓣峡部阻滞的发生率,并探讨其电生理特性。方法以2003年7月至2011年1月本中心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的左侧房室旁道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旁道分布特点、手术方法、手术时间、成功率及术中峡部阻滞的影响因素,探讨不同类型峡部阻滞的电生理特性。结果在402例患者中共有8例出现峡部阻滞现象(2.0%)。峡部阻滞多数出现于左侧游离壁旁道消融过程(87.5%);多于房间隔穿刺法消融术中出现(87.5%);其手术时间更长[(213.6±36.5)min vs(76.4±23.5)min,P0.05],更可能是再次接受射频消融治疗患者(62.5%vs 1.5%,P0.05)。术中峡部阻滞时可出现冠状窦电极VA间期延长或心房激动顺序改变,但局部His束电极上VA间期及心动过速周长不变;旁道附近的VA间期不变。结论左侧旁道消融过程中可伴发二尖瓣峡部阻滞,并有其相应电生理特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比研究左西孟旦(Levo)与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1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Levo组和rhBNP组。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48h和1周的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测量用药1周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两组在治疗后48h及1周后血浆BNP水平均较自身治疗前降低(P〈0.01);两组治疗后1周LVEF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增加(P〉0.05),LVEDD均有所下降(P〉0.05);但两组间的血浆BNP水平、LVEF、LVED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vo与rhBNP均能安全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功能不全的左室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慢性房颤导管消融中规则房速的发生机制与处理方法。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3年5月在厦门心脏中心确诊并接受导管消融治疗的慢性房颤患者102例,采用递进式导管消融策略,分析慢性房颤患者在消融中发生规则房速的可能机制并进行相应处理。结果102例患者中,4例(4.9%)在肺静脉电隔离过程中转为窦律,3例(2.9%)在行碎裂电位消融时转为窦律,46例经碎裂电位消融及心房线性消融过程中转为规则房速(45.1%),47例(46.1%)仍维持房颤。规则房速的发生机制为局灶自律性(17.6%)、折返性(77.8%)、其它(4.6%),消融成功率为81.6%。结论慢性房颤递进式导管消融中,规则房速的发生机制多为大折返性,导管消融此类房速成功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