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居家安宁疗护(HBPC)是安宁疗护的服务模式之一,智慧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技术,为HBPC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目前国内外已有研究报道将智慧医疗应用至HBPC中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本文围绕智慧医疗的概念,对HBPC的应用形式、应用效果、应用困境及对策进行综述,旨在为我国医务人员在HBPC中深入开展智慧医疗照护模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虚拟现实技术在生命末期患者中应用的相关研究进行范围综述,为我国医护人员在生命末期照护领域深入开发和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提供参考。方法 以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提出的范围综述指南为方法学指导,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CINAHL、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服务平台和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8月。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筛选并提取资料。结果 共纳入13篇文献,均为英文文献,虚拟现实技术干预类型主要为基于沉浸式的观影或游戏体验等,干预总时长为1 d至4周不等,4~60 min/次;结局指标主要包括对生命末期患者疼痛水平、症状困扰、心理或精神健康水平、生活质量、生理参数的影响,以及可行性与可接受性等指标。结论 虚拟现实技术在生命末期患者中应用具有较强的可行性与较高的可接受度,未来仍需要开展大样本、高质量的研究来验证虚拟现实技术在生命末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制订符合我国生命末期群体特点的最佳虚拟现实技术干预方案提供循证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方便门诊肿瘤患者快捷精准就诊,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方法 引入光学字符识别、人工智能信息技术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建立肿瘤专科分诊网络平台,于2020年9月开始用于肿瘤专科医院门诊就诊患者;统计2021年应用实况及患者(调查230例)满意度。结果 2021年使用网络平台预约就诊1 140例,分诊预约准确率为95.00%;患者预约满意度得分为8.52±1.85。结论 人工智能肿瘤专科分诊网络平台用于门诊,有利于肿瘤患者精准预约,改善就医体验。  相似文献   
4.
研究Bcl-1、Survivin、CD44V6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HPV16/18感染的相关性,以探讨宫颈癌的发生机制,指导其诊断预后;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和正常宫颈组织的石蜡标本进行Bcl-2、Survivin、CD44V6的检测,同时采用TUNEL法和PCR技术检测细胞凋亡指数和HPV16/18感染情况;结果:Bcl-2、Sur—vivin、CD44V6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与CIN、正常宫颈组织有显著性差异,且随着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的升高,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其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有关。HPV16/18在正常宫颈、CIN和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率逐渐升高,差异有显著性,但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转移无关。AI在宫颈癌中显著高于CIN和正常宫颈组织,差异有显著性,且其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有关。Bcl-2、Survivin和AI均与HPV16/18感染有相关性;结论:Bcl-2、Survivin、CD44V6在宫颈癌组织中的异常表达与HPV16/18感染有关,与宫颈癌的恶变程度有关,可作为筛查宫颈癌和判断预后的有利指标。  相似文献   
5.
对智慧医疗技术在生命末期病人生存期评估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介绍了智慧医疗技术在生命末期病人生存期评估中的应用形式与实施现状,并对其应用困境进行分析,为在生命末期病人生存期评估中更好地应用智慧医疗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取并汇总成人安宁疗护共同照护管理的相关证据,为我国医护人员开展生命终末期患者安宁疗护共同照护提供循证支持。方法:系统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或网站中关于成人安宁疗护共同照护管理的所有证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1月。由研究者进行文献质量评价、证据审校与提取,并经循证研究小组讨论后整合证据。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其中临床决策3篇、指南6篇、专家共识1篇、类实验研究4篇。从团队组成、适用对象、服务流程、服务内容、启动时机及照护期限、注意事项、效果评价、质量控制8个方面汇总25条证据。结论:临床医护人员应用本研究汇总的成人安宁疗护共同照护管理证据时,应结合我国文化背景,进行本土化调适并关注证据的更新,以为患者提供标准且规范的安宁疗护共同照护服务。  相似文献   
7.
目的 构建安宁疗护患者远程居家照护方案并进行初步应用,为开展安宁疗护远程居家照护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以支持性照护模型为理论指导,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质性访谈初步拟订安宁疗护患者远程居家照护方案。2023年3月进行2轮函询,征询专家意见并修订方案,形成终稿。2023年4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湖南省长沙市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安宁疗护病房即将出院的10例患者初步应用该方案,采用不良事件发生例数、远程照护满意度评价方案应用效果。结果 共16名专家完成2轮函询,其权威系数为0.928。2轮函询的有效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4.12%、100%,专家意见提出率分别为100%、25.00%,条目评分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05~0.18、0~0.16,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093、0.210(P<0.001)。最终构建的方案包括症状管理、生活照护、心理及精神照护、社会信息支持4个维度,疼痛管理、呼吸困难管理、胃肠道症状管理、咳嗽/咳痰管理等17个模块,涵盖37项具体实施内容。方案应用期间脱落1例患者,最终纳入9例。患者均未发生不良事件,其远程照护满意度问卷得分为(60.22±7.41)分,处于高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