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郑宗富  黄丹 《广东医学》2006,27(6):876-876
患者,男,37岁。2005年1月5日以急性黄疸性肝炎入住我院传染科,肝功能检查:ALT 2 610 U/L,AST 2 977 U/L,GGT 83 U/L,ALP 510 U/L,TP 66·7 g/L,ALB 42.9 g/L,TBIL 440.2μmol/L,DBIL142.4μmol/L。HBsAg(+),HBeAb(+),HBcAb(+),AFP定量730μg/L。血常规:WBC 13·2×109/L,Hb 165 g/L,Plt 227×109/L,中性粒细胞比0·84。入院后的治疗方案:①补充能量,维生素,维持水、电解质平衡;②抗感染:头孢曲松+氧氟沙星;③抗肝昏迷:精氨酸,门冬氨酸,鸟氨酸。2005年1月25日,体温38·5℃,胸片示两肺野见大片状模糊阴影,两侧肺门增…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福州地区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的过敏原种类,为该地区过敏性疾患的治疗和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欧泉印迹法体外检测血清中的吸入性及食入性特异性抗体,并对过敏原进行分析。结果:福州地区以吸入性过敏原为主,分别为蟑螂、螨虫组合、屋尘,其阳性率分别为66.7%、43.2%、39.5%。食物组中淡水鱼组合、虾阳性率较高,分别为24.7%、21%。结论:福州地区吸入性过敏原组发病率较高,以蟑螂的阳性率最高。对于过敏性患者而言,找出变应原,减少接触,对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郑宗富  黄丹 《广东医学》2007,28(1):52-52
例1,男,37岁,2005年6月15日因发热,畏寒伴咽痛2 d入院,2 d前淋雨后发热,畏寒,发病以来自行口服立克舒,症状略好转.T 39.3℃,WBC19.1×109/L,GN 88.5%,LY8.7%,Hb158 g/L,胸片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4.
无痛性导尿剂的研制及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使用自行研制的地卡因凝胶(即无痛性导尿剂)进行的导尿术与常规石蜡油进行的导尿术,患者对其心理承受和疼痛等有无差异。方法 将120名需导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常规使用石蜡油后进行导尿术,实验组在使用地卡因凝胶后进行导尿术。导尿时,观察患者疼痛程度、插管难易、尿道粘膜损伤、一次性成功率及患者的心理承受力。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各项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 为了减少患者导尿术中、术后的疼痛,提高心理承受力,使导尿管顺利插入,减少尿道粘膜的损伤,提倡使用地卡因凝胶进行无痛性导尿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酶的测定对判断颅脑外伤患者病情及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患者分为轻型、重型颅脑外伤组,并与健康人做对照分析。结果:50例患者血清酶值较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测定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LP)、谷胺酰转肽酶(GGT)、淀粉酶(AMY)能辅助判断病情和预后,为临床诊疗提供快速、准确、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17株亚胺培南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相关耐药基因及分子流行病学状况。方法采用Hodge试验检测碳青霉烯酶表型;采用PCR法检测碳青霉烯酶、I类头孢菌素酶(AmpC)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耐药基因,进行测序及网上比对确定基因型;采用肠杆菌科基因间重复序列(ERIC)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对菌株进行同源性和遗传相关性分析。结果 15株肺炎克雷伯菌检出KPC-2、TEM-1、SHV和CTX-M型基因,SHV12和CTX-M-24为主要基因亚型;2株大肠埃希菌检出KPC-2基因,其中1株大肠埃希菌检出TEM-1和CTX-M-24基因,另一株大肠埃希菌检出CMY-42和OXA-1基因;17株菌未检测到IMP、VIM和NDM碳青霉烯酶。15株肺炎克雷伯菌分为A、B和C三个ERIC类别,12株A类为ST11型,2株B类为ST290和ST147型,1株C类为ST967型,2株大肠埃希菌是同一ERIC类别。结论 17株菌亚胺培南耐药主要与KPC-2基因有关,产KPC-2肺炎克雷伯菌在本院神经外科病区呈克隆传播流行,ST11型为此次流行的主要型别;17株菌同时也是产ESBLs株或产ApmC酶株;首次在世界范围内发现ST290和ST967型产KPC-2肺炎克雷伯菌;临床科室应加强院内感染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与胰腺癌发病的相关性。方法:以12例HEV感染的胰腺癌患者(感染组)和47例非HEV感染的胰腺癌患者(非感染组)为研究对象,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包括胰腺、肝脏的病理表现等,分析HEV感染的胰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并且用HEVRNA直接测序技术对合并HEV感染的胰腺癌患者的胰腺组织进行HEV定位分析。结果:感染组合并肝癌、肝硬化的概率高于非感染组,感染组胰腺癌发病的平均年龄较非感染组提前8.5年,2例HEV感染的胰腺癌患者的胰腺组织中检测到HEVORF2片段。结论:HEV感染与胰腺癌发病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血清K^+、Na^+化学法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进行评价。方法在HITACHI 706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用K^+、Na^+化学法检测试剂盒与离子选择电极法进行实验比较。结果化学法与电极法K^+、Na^+相关系数分别为0.9885、0.9257,两种方法所得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K+、Na+化学法测定有较好的重复性、准确性、线性良好、抗干扰能力强,能满足临床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9.
背景:随着金属烤瓷技术的出现,镍铬合金成为应用最广泛的非贵金属类金属烤瓷用航?镍铬合金烤瓷冠金属边缘主要与牙龈接触,因此它对牙周组织可能有一定影响.目的:了解镍铬合金烤瓷冠对患牙牙周组织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病例分析,病例来自2006-01/2007-01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院四七六临床部口腔科.对象:采用镍铬合金烤瓷冠进行上颌切牙修复的患者19例,共23颗患牙,年龄(32.5±10.8)岁.选择健康的对侧同名牙作为对照.方法:所有临床操作均由同一位医生进行,在修复体制作过程中,严格遵守口腔修复原则.常规牙体预备,排龈线排龈,均为唇侧龈下肩台0.5 mm,圆凹形肩台厚度为0.5 mm.硅橡胶印模材取模,制作临时冠.全冠制作时,尽量恢复其正常的生理解剖外形,牙冠轴面突度的增加不超过0.2 mm.永久件粘结.主要观察指标:在镍铬合金烤瓷冠戴入6~9个月后复诊,进行牙周临床检查,分别采集患牙及对照牙的龈沟液并定量,在实验室对龈沟液中的C-反应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进行检测.结果:符合临床合格要求的镍铬合金烤瓷冠修复后,患牙的菌斑指数没有明显改变,但龈沟液量、探诊深度、龈沟内出血指数、龉狄耗贑-反应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牙(P<0.05).结论:镍铬合金烤瓷冠对患牙的牙周组织有一定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电穿孔法将pPIC9k-SSA重组质粒导入毕赤酵母菌SMD1168真核表达系统进行诱导表达,获得SSA重组抗原。方法以人白血病淋巴细胞HL-60株为模板扩增SSA基因,将其转入pPIC9k质粒构建pPIC9k-SSA重组质粒,采用电穿孔法将其导入毕赤酵母菌SMD1168真核表达系统进行诱导表达,获取目的蛋白。结果成功构建pPIC9k-SSA重组质粒并导入毕赤酵母菌SMD1168真核表达系统中,获得稳定整合目的基因的菌株;重组菌株经诱导表达出产物相对分子量约为50kDa的SSA蛋白,具有抗原性可与SSA抗体特异性结合。结论本实验室通过分子克隆技术,从毕赤酵母菌SMD1168真核表达系统中获得了人SSA抗原,为今后建立斑点免疫金渗滤法(DIGFA)法检测抗SSA抗体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