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T2DM患者白蛋白尿的相关因素及与下肢动脉病变(LEAD)的相关性. 方法 将T2DM患者1342例分为UAlb/Cr< 30 mg/24 h组108例、UAlb/Cr 30~299 mg/24 h组1042例和UAlb/Cr≥300 mg/24 h组192例进行比较,分析白蛋白尿的相关因素. 结果 1342例患者中,UAlb异常率92.0%.UAlb/Cr 30~299 mg/24 h、UAlb/Cr≥300 mg/24 h组LEAD发生率分别为36.5%、45.8%,高于UAlb/Cr<30 mg/24 h组(14.8%).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腹围、SBP、BUN和血肌酐增高是T2DM患者产生白蛋白尿的危险因素,肾小球滤过率增高是保护因素. 结论 白蛋白尿排泄增高的T2DM患者LEAD发生率高,T2DM患者白蛋白尿与LEAD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并发急性肾损害的病因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慢性肾脏病并发急性肾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年龄将其分为Ⅰ组和Ⅱ组,分析两组患者基础病因、诱发因素和转归。结果:Ⅰ组患者急性肾损害的基础病因以糖尿病肾病(23.2%)、高血压肾损害(18.8%)、慢性肾小球肾炎(17.4%)为主,Ⅱ组患者急性肾损害的基础病因以慢性肾炎(26.3%)、高血压肾损害(18.4%)、狼疮性肾炎(13.0%)为主,诱发因素以感染、高血压、药物性肾损害为主。结论:慢性肾脏病并发急性肾损害的基础病因危险因素在两组中是不同的,Ⅰ组中的老年人更应重视感染、各种药物肾损害等,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