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2017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邵路明  王琦  曹原  邹龚  吴春华 《九江医学》2002,17(4):194-194
患者男25岁,后复发作胸闷、心慌多年,发作时心电图示:分支型室性心动过速,呈完全性右束支及左前分支阻滞图形,提示室速起源位于左后分支远端,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未见器质性心脏病,为一特发性室速。采用根治性射频导管消融治疗:①消融靶点定位;②射频导管消融。根据体表心电图,判断室速起源于左室左后分支区域,行股动脉穿刺,置心内电极导管,入左室左后分支区域,即左室间隔左面后下方,进行心内膜标测,术中连续心电监测,并做好随时可电除颤和药物急救准备。用激动顺序标测法对室速起源处定位。……  相似文献   
2.
经颈内静脉床旁紧急临时起搏1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5例经右颈内静脉床旁紧急临时起搏。在床旁无X线透视下将球囊漂浮电极送至右室 ,1 4例均获成功 ,1例失败。在体表心电图指导下 ,使用球囊漂浮电极经右颈内静脉送入右室进行心脏临时起搏是一项安全有效的起搏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加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9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常规治疗加低分子肝素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各46例,两组均以15天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症状改善程度及心电图改善情况。结果:治疗15天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4.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6.7%(P〈0.01),心电图改变总有效率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应用低分子肝素加用舒血宁注射液可明显改变心绞病症状,有效控制心绞痛发作。  相似文献   
4.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和健康。对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及时正确诊断和治疗,积极合理预防.有助于降低心脏性事件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其意义非常重大。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选择性冠脉造影术被广泛用于冠心病人的诊断及胸痛病人的诊断。多项研究表明,门诊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介入治疗安全、有效。本院自2006年1月开始,于门诊经桡动脉行选择性冠脉造影92例,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为评价门诊经桡动脉行选择性冠脉造影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作者就本资料分析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非糖尿病患者心肌梗塞时血糖增高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非糖尿病患者急性心肌梗塞时血糖增高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1990年-2005年8月在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116例,无糖尿历史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根据早期空腹血糖水平分A组(空腹血糖〈6.2mol/L);B组(空腹血糖:6.2~11mol/L)IC组(空腹血糖〉11mol/L)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每例出现心律失常、泵衰竭、心源性休克、病死情况进行统计。结果:A组(58例),其中心律失常11例(19.96%)I泵衰竭13例(22.41%);心源性休克4例(6.90%);病死2例(3.45%)。B组(35例),其中心律失常9例(25.71%),泵衰竭11例(31.43%);心源性休克3例(8.57%)I病死2例(5.71%)。C组(23例),心律失常12例(52+17%);泵衰竭11;例(47.83%);心源性休克5例(21.74%);病死6例(26.09%)。C组的心律失常、泵衰竭及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P均〈0.05),C组病死率非常显著高于A组(P〈0.01),B组与A组心律失常、泵衰竭、心源性休克及病死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非糖尿病患者急性心肌梗塞出现血糖增高,应引起高度重视。可以认为是预后不良的信号。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33岁,以“反复胸闷心慌6年”为主诉入院。曾在他医院及本院门诊诊断风湿性心脏病伴二失瓣狭窄。查体:P82次/分,R20次/分,BP125/85mmHg,无颈静脉怒张,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83次/分,律齐,心尖部可闻及隆隆样DM、二尖瓣区可闻及Ⅲ级吹风样SM,主动脉瓣区可闻及舒张期杂音,腹平软,肝剑下4.5cm可及,双下肢不肿。实验室检查:抗“O”阴性,血沉12mm/h。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示:风心联合瓣膜病变(二狭、主闭、三闭),左房、右房、右室扩大。胸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胺碘酮和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 选取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共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胺碘酮治疗,观察组采用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再住院率为10.4%,心脏事件发生率为2.1%,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美托洛尔用于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室性心律失常,能够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