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人体抗结核免疫保护机制极其复杂,CD4 T细胞在抗结核菌保护性免疫中起着关键作用,同时也参与了结核病的病理反应。随着对CD4 T细胞各亚群的研究逐渐深入,近年来的研究认为抗结核免疫是Th1/Th2/Th17/Treg四个不同细胞亚群形成网络相互调节的结果。这其中,新近发现的Th1细胞的新亚群即多功能Th1细胞就是一个重要的参与者,研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检测TLR2-/-小鼠和WT小鼠脾脏CD4+T淋巴细胞在TLR2结核菌配体刺激下IL-17的表达水平,阐明TLR2对Th17细胞的作用及其在抗结核免疫的意义。方法选取TLR2-/-小鼠和WT小鼠各6只,分离出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与TLR2结核菌配体(19KD脂蛋白、Mtb、Pam3Cys-SK)共刺激培养3 d,通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CD4+T细胞IL-17的表达水平。结果在TLR2结核菌配体刺激下,WT小鼠的CD4+T细胞分泌的IL-17高于TLR2-/-小鼠,在Mtb刺激下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结核菌通过TLR2直接影响IL-17表达,从而发挥抗结核免疫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浆和胸水中抑瘤素-M在肺结核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24例健康体检者、21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血浆和10例结核性胸膜炎胸水中OSM的水平。结果肺结核患者血浆中OSM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水中OSM高于肺结核患者血浆中OSM水平,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OSM是局部病灶炎症反应的重要作用因子,可能参与了肺结核的免疫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初步建立B细胞分群技术,并了解健康对照者、结核潜伏感染者、结核患者B细胞亚群的分布情况。方法根据B细胞表面CD19/CD5/CD1d标识将B细胞分为四群。利用流式细胞技术比较健康对照、结核潜伏感染者、结核患者外周血B细胞及B细胞分群表达的差异。结果结核患者外周血B细胞较健康对照者减少,但结果无统计学差异。结核患者外周血CD19+CD5+CD1d+B细胞显著高于健康对照及结核潜伏感染者(P<0.05);CD19+CD5-CD1d+B细胞高于结核潜伏感染者(P<0.05);CD19+CD5-CD1d-B细胞低于结核潜伏感染者(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外周血中存在着B细胞亚群的紊乱,尤其是CD19+CD5+CD1d+B细胞增多最为明显,而CD19+CD5-CD1d+B/CD19+CD5-CD1d-B细胞只比结核潜伏感染者显著增多或降低,提示B细胞亚群在结核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6.
目的:利用高通量飞行时间质谱来探讨IL-22基因多态性与肝癌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收治的病理确诊的肝癌患者55例,同期在本医院体检科体检的健康人60例为对照组,采用美国Sequenom公司建立的Massarray检测平台分析IL-22基因4个SNP位点(rs2227472、rs2227478、rs2227483、rs2227473)基因型,统计两组人群各个SNP等位基因频率;应用ELISA方法检测不同基因型肝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培养上清液中IL-22浓度。结果:IL-22基因rs2227472位点存在GG、GA和AA 3种基因型,病例组等位基因G频率(57.2%)高于健康对照组(5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3个位点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s2227472位点GG基因型肝癌患者的PBMC培养上清液中IL-22浓度为(40±6)ng/L,明显高于AA/GA基因型肝癌患者(17±5)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22基因rs2227472多态性与肝癌易感性有相关性,其等位基因G可能和肝癌发生有关;rs2227472多态性影响机体PBMC的IL-22的分泌,在肝癌的免疫学机制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辅助性T细胞17(Th17)和CD4+CD25+CD127 low调节性T细胞与结核病的发病及抗结核治疗转归的关系。 方法 纳入对象包括32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25例Mtb潜伏感染者、45例健康对照者。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7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L-17和CD4+CD25+CD127 low调节性T细胞表达强度。结果以x±s表示,所有数据均使用Prism 4.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非配对t检验,多组间的比较采用ANOVA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肺结核患者组治疗前IL-17表达为(3.25±1.68)%,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4.62±1.46)%](F=6.633,P<0.0001)。比较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组IL-17表达在治疗前、治疗3个月[(4.17±2.27)%]、治疗6个月[(5.58±1.66)%]时的检测结果,发现治疗3个月时高于治疗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2.244,P=0.057);而治疗6个月时明显高于治疗前(F=12.244,P<0.0001)和治疗3个月时(F=12.244,P=0.004)。健康对照组CD4+CD25+CD127 low调节性T细胞表达为(4.97±1.60)%,与Mtb潜伏感染组[(5.00±1.0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986,P=0.937);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组治疗前表达为(6.59±1.73)%,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及Mtb潜伏感染组(F=11.986,P<0.0001)。比较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8.28±2.04)%]、治疗6个月[(7.46±1.87)%]时的CD4+CD25+CD127 low调节性T细胞表达,发现治疗3个月时的表达明显高于治疗前(F=6.458,P=0.001);治疗6个月时的表达低于治疗3个月时(F=6.458, P=0.08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个月与治疗前的表达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6.458,P=0.068);治疗6个月CD4+CD25+CD127 low调节性T细胞表达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t=6.255,P<0.0001)。 结论 结核病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明显减少,经有效抗结核治疗后,Th17细胞逐渐增加,表明Th17细胞在抗结核免疫中起保护作用。结核病患者外周血CD4+CD25+CD127 low调节性T细胞明显增多,经抗结核治疗后CD4+CD25+CD127 low调节性T细胞逐渐减少,进一步说明CD4+CD25+CD127 low调节性T细胞在抗结核免疫中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人体抗结核免疫机制非常复杂。CD4T细胞在抗结核菌感染免疫、结核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认为,抗结核免疫应答是CD4T细胞各个亚群及其细胞因子形成网络相互调节的结果。其中,白介素-22细胞因子(interleukin-22,IL-22)就是结核病发生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参与者,它由激活的Th1细胞、Th17细胞、NK细胞、NKT细胞、以及新近发现的Th22细胞产生,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的人类同源物2(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ue 2,EZH2)对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化疗耐药的影响并研究其潜在分子机制。方法:首先使用RT-PCR和蛋白印迹方法检测SCLC初治和耐药患者组织标本、敏感细胞株(H446)和耐药细胞株(H446DDP)的EZH2表达差异;再通过CCK8方法检测敲低EZH2后的耐药SCLC细胞株对化疗药物半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值变化;最后通过RNA测序和验证方法筛查EZH2的下游靶基因以及CHIP-qPCR方法检测EZH2敲低后其靶基因启动子区的EZH2表达变化。结果:SCLC化疗耐药患者EZH2阳性表达水平(80%)高于化疗敏感患者,耐药细胞株(H446DDP)的EZH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敏感细胞株(H446)(P<0.01,P<0.001);敲低EZH2表达后,耐药SCLC细胞株对化疗药物IC50值降低;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1A(Cyclin...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