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63基因作为p53基因家族的成员,参与肿瘤的发生过程,其剪切体之一△P63具有癌基因的作用,为了探讨△NP63和肿瘤生长的关系,我们用CD105作为微血管密度判断指标。分析了△NP63表达和肿瘤血管密度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免疫功能对食管癌淋巴结微转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食管癌免疫功能与微转移关系的研究,了解免疫功能在食管癌微转移中的作用与地位.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比值,选取食管胸中段鳞癌常规病理检查未发现癌细胞转移者淋巴结,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微转移,将无微转移和有微转移分为两组,对其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进行对比.结果 有微转移组CD3+、CD4+水平及CD4+/CD8+比值明显低于无微转移组,CD8+水平明显高于无微转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T淋巴细胞亚群与微转移密切相关,低水平CD3+、CD4+和高水平CD8+提示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3.
食管癌术后局部复发的再手术治(附33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食管癌术后局部复发的再手术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3例何妨主后再次手术治疗的结果。结果:平均复发时间14个月。吻合口复发20例,残留食管癌复发5例,纵隔癌残留复发侵及胸胃1例。21例(62%)于术后2年内复发。根治性切除20例,姑息性切除6例,术后无瘤生存1年摧6例,3年内7便,7例无瘤生存5年以上。结论:首次手术应按外科肿瘤原则行扩大切除并提倡颈部吻合。局部复发者经适当选择,外科  相似文献   
4.
食管癌是河南区域高发肿瘤,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医疗负担。手术治疗在非晚期食管癌治疗中占主导地位,但食管癌病灶内癌细胞具有较强的浸润性,术后复发率和转移率均很高,亟需更为有效的全身综合治疗来改善预后。我们组织32家河南省各级医院,52位食管外科、肿瘤科、病理科、影像科及放疗科医师,结合国内外循证医学证据及临床实践经验,反复磋商和充分讨论,制定《河南省食管癌新辅助免疫治疗诊疗路径》,从目标人群、患者评估、方案选择、手术时机、术后管理、器官保留、总则等7个角度提出了7条推荐意见,供食管癌外科相关医务人员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T检查淋巴结短径评估胸段食管鳞癌左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09年10月至2016年12月2家医疗中心收治的628例(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36例、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392例)胸段食管鳞癌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男462例,女166例;中位年龄为62岁,年龄范围为38~85岁。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和左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及转移情况。(2)CT检查左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短径评估术后左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效能。(3)最佳截断值确定。(4)不同诊断标准的检测情况。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的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检测方法的效能。约登指数最大值对应最佳截断点。结果(1)手术情况和左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及转移情况:628例病人中,572例行二野淋巴结清扫,56例行三野淋巴结清扫;408例行微创手术,220例行开放手术。628例病人中,60例发生左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628例病人共清扫左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1666枚,其中左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75枚,转移率为4.502%(75/1666)。(2)CT检查左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短径评估术后左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效能:CT检查左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短径预测左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的AUC为0.854(95%可信区间为0.792~0.916,P<0.05)。(3)最佳截断值的确定:分别以CT检查左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短径为5、6、7、8、9、10 mm作为最佳截断值,其对应的约登指数分别为0.556、0.384、0.258、0.063、0.003。确定CT检查左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短径5 mm为最佳截断值。(4)不同诊断标准的检测情况:分别以CT检查左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短径≥5 mm和≥10 mm作为胸段食管鳞癌左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标准,两者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漏诊情况分别为66.3%和5.0%、92.3%和99.8%、89.5%和90.7%、46.3%和75.0%、96.0%和90.9%、20和57例。结论CT检查淋巴结短径可用于评估胸段食管鳞癌左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以淋巴结短径≥5 mm作为胸段食管鳞癌左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标准时,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GFBP2),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将226例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组织为非小细胞肺癌组;选取其癌旁正常组织为癌旁对照组。检测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IGF1、IGFBP2蛋白表达水平;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组织IGF1与IGFBP2蛋白表达相关性及其与预后的关系;并分析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IGF1、IGFBP2蛋白高表达率高于癌旁对照组(P<0.05)。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组织IGF1、IGFBP2蛋白表达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有关(P<0.05)。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组织IGF1与IGFBP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472,P<0.05)。IGF1、IGFBP2高表达患者五年生存率(33.33%、29.41%)低于低表达患者(69.23%、73.33%)(P均<0.05)。IGF1高表达、IGFBP2高表达、TNMⅢ~Ⅳ期是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IGF1、IGFBP2可能在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且IGF1、IGFBP2高表达与患者不良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35例食管癌伴肝硬化的手术治疗的经验。手术死亡率5.7%(2例各死于肝性脑病和肺部并发症),术后并发症:腹水、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和肺部并发症共5例次,发生率14.3%。作者对手术治疗的特点和并发症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纵隔神经源性肿瘤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胸腔镜微创治疗纵隔神经源性肿瘤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胸腔镜微创治疗的34例纵隔神经源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9例全镜下完成肿瘤切除,3例附加小切口完成手术.2例哑铃型神经源性肿瘤患者采用后正中切口联合胸腔镜辅助手术切除.术后恢复好,无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死亡发生.结论 胸腔镜微创外科创伤小,安全有效,可作为绝大多数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分析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定量参数、循环肿瘤细胞(CTCs)与食管鳞癌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探讨其预测食管鳞癌病理分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经活检病理证实为食管鳞癌的62例患者,入组患者术前均行食管MRI扫描及CTCs检测,得到食管DCE-MRI定量参数[包括容积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e)、血浆分数(Vp)、对比剂最大浓度值(MAX Conc)、时间信号曲线最大斜率值(MAX Slope)、增强后时间信号曲线下面积(AUC)]及CTCs总数及各亚型数目。采用CanPatrol TM CTC-二代分离富集技术将CTCs分为上皮型、间质型和混合型。分析术后病理标本得到食管鳞癌的病理分级(高、中、低分化),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Kruskal-Wallis H检验得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有效参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及Z检验分析比较有效参数及联合因素对低分化食管鳞癌的诊断效能。结果:62例食管鳞癌中高分化5例,中分化38例,低分化19例。DCE-MRI定量参数、CTCs与食管鳞癌病理分级均呈正相关。不同病理分级间的Ktrans、Kep、Vp、AUC、Max Slope、间质型CTCs、CTCs总数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间质型CTCs、Ktrans、Kep、Vp、Max Conc、AUC、Max Slope诊断低分化食管鳞癌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3、0.820、0.744、0.745、0.718、0.711、0.695,DCE-MRI参数中Ktrans的诊断效能最佳,优于间质型CTCs。DCE-MRI有效参数联合间质型CTCs诊断低分化食管鳞癌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13,优于任意单一因素的诊断效能。结论:食管鳞癌DCE-MRI定量参数及间质型CTCs均可预测食管鳞癌病理分级,且DCE-MRI定量参数的预测价值优于间质型CTCs,联合DCE-MRI定量参数及间质型CTCs预测低分化食管鳞癌的效能优于任意单一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lncRNA HEIH对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培养人正常肺上皮细胞BEAS-2B和肺癌细胞系A549、A427、H1299和TKB-1,RT-qPCR检测细胞中HEIH表达水平;分别转染si-HEIH和miR-98-5p mimics至A549细胞,沉默A549细胞中HEIH表达或过表达miR-98-5p;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CCND1、caspase-3、SHH、GLI-1、PTCH和SUFU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HEIH与miR-98-5p之间的关系。结果与正常肺上皮细胞BEAS-2B相比,肺癌细胞系A549、A427、H1299和TKB-1中HEIH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其中A549细胞中的HEIH表达最高。因此,后续实验选择A549细胞为研究对象。沉默HEIH表达或过表达miR-98-5p均可降低A549细胞培养12、48和72 h后吸光度值(A值)(P<0.05)(MTT法);升高凋亡率(P<0.05);抑制CCND1蛋白表达(P<0.05),促进caspase-3蛋白表达(P<0.05)。并且过表达miR-98-5p还抑制了A549细胞中SHH和GLI-1的mRNA和蛋白表达(P<0.05),促进了PTCH和SUFU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P<0.05)。过表达HEIH逆转了过表达miR-98-5p对A549细胞增殖、凋亡以及SHH、GLI-1、PTCH和SUFU的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论沉默HEIH表达可能通过靶向miR-98-5p经Hedgehog信号通路抑制肺癌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