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目的 比较双源高分辨螺旋CT及彩超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2例脑梗死患者,使用双源高分辨螺旋CT和彩超对患者的颈动脉狭窄程度、颈动脉不同部位的血管斑块检出情况及颈动脉斑块类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双源高分辨螺旋CT和彩超对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血管狭窄程度的分析基本一致,无显著差异.但双源高分辨螺旋CT对脑梗死患者的颈内动脉血管及颈外动脉血管的斑块的检出数量显著高于彩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06,P=0.0001;χ2=18.73, P=0).同时双源高分辨螺旋C T对软斑及溃疡斑的检出数量也显著高于彩超组(χ2=9.16,P=0.0025;χ2=9.48, P=0.0021).结论双源高分辨螺旋C T及彩超均对颈动脉血管狭窄程度检测具有很好的灵敏性,但是双源高分辨螺旋CT能够对颈内不同部位的血管斑块及斑块的类型进行深入分析,对脑梗死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使用多普勒彩超技术对颈动脉内膜厚度(IMT)、颈动脉狭窄程度及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进行分析,从而为脑梗死的复发提供监测及预防脑梗死的复发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102例脑梗死患者,分为初发脑梗死患者和复发脑梗死患者两组,使用多普勒彩超技术对颈动脉内膜厚度(IMT)、颈动脉狭窄程度及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质进行检测。结果初发组的IMT厚度为(0.95±0.19)mm,复发患者的厚度为(1.06±0.15)mm,复发患者颈动脉内膜增厚并且显著厚于初发组。同时复发组的斑块总例数、不稳定斑块例数以及颈动脉血管狭窄程度要显著高于初发组。结论通过多普勒彩超技术对颈动脉内膜厚度(IMT)、颈动脉狭窄程度及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进行监测,可以作为脑梗死复发的预报指标,是预防脑梗死复发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