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通过对在校中学生进行预防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为青少年防治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信息和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与群体抽样相结合方法,选择两所学校在校学生480名,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4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发放宣传册,实验组采用传统教育结合网络教育进行艾滋病知识宣教,1年后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对两组青少年进行相关艾滋病知识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回收调查问卷480份,回收率100%.实验组对艾滋病知识掌握程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传统教育基础上结合网络平台教育模式进行艾滋病知识宣教,是遏制艾滋病蔓延的有效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制针式拉钩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脐下缘切口插入10mm Trocar探查。耻骨联合左上方插入5mm Trocar,插入腹腔镜,找到阑尾后于右下腹近阑尾根部经皮肤刺入自制的针式拉钩,提起阑尾,电凝切断或结扎后切断阑尾系膜,结扎切除阑尾,用标本袋或直接将阑尾从脐部切口取出。结果:126例中125例顺利切除阑尾,1例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36min,平均住院时间5.2d,2例(1.59%)出现脐部切口感染,经换药后痊愈,未发现其他并发症。结论:在二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使用自制的针式拉钩,手术显露好,操作简便,且更加微创,值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碘伏灌洗在左半结肠癌并肠梗阻手术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间收治的76例左半结肠癌并肠梗阻行Ⅰ期切除吻合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中灌洗液不同分为碘伏组和甲硝唑组。结果碘伏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腹腔感染、吻合口漏、局部复发、远处转移等发生率均低于甲硝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半结肠癌并肠梗阻手术治疗中采用碘伏灌洗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结肠癌患者应用全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20例结肠癌患者临床病历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组为对照组(传统根治术)与观察组(全结肠系膜切除术),各160例.统计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统计2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情况及术后并发症,随访2个月,统计2组患者病灶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引流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淋巴结、阳性淋巴结、左、右半结肠淋巴结清除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为2.50%(4/1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13%(21/160),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10.63%,P<0.05.结论 全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患者疗效显著且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淋巴结的清扫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到2011年6月我院及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收治的85例行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围术期无死亡病例。手术切除标本长度为(17.32±8.26)cm,淋巴结清扫数目为(16.6±4.5)枚。73例行辅助化疗,辅助化疗率85.9%。随访率95.3%,中位随访时间为31(12-46)个月,随访期间有4(4.7%)例发生肿瘤局部复发,3(3.5%)例远处转移,总复发率8.2%。3年累计生存率90.5%,3年无病生存率81.5%。结论: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在融合筋膜间隙平面内完成肿瘤切除及淋巴结清扫,符合结肠癌外科的肿瘤学要求。  相似文献   
7.
肖进  邓修民  钟腾猛  陆炳站 《微创医学》2015,(1):118-119,58
目的分析右半肝切除术中应用选择性出入肝血流阻断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行右半肝切除术的11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8例。对照组予以全肝血流阻断技术,研究组予以选择性出入肝血流阻断技术,对比分析两组基本手术指标、术后肝功能指标、并发症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的术中失血量、血流阻断时间及手术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血清白蛋白(ALB)及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与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半肝切除术中应用选择性出入肝血流阻断技术能有效控制术中出血,有利于术后肝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规则性肝切除与非规则性肝切除术后肝癌肝内复发情况。方法选取我科2007-2012年行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患者共120例,按照术式分为规则性肝切除组和非规则性肝切除组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手术情况、术后6个月肝功能和术后1年复发率、生存率。结果规则肝切除组的切除肿瘤直径、切除肝脏体积、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切除肝段数目显著高于非规则肝切除组(P<0.01)。规则肝切除组术后6个月的血清白蛋白(ALB)显著高于非规则肝切除组,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和直接胆红素(DBIL)显著低于非规则肝切除组(P<0.01)。规则肝切除组术后1年复发率显著低于非规则肝切除组,术后1年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显著高于非规则肝切除组(P<0.05)。结论规则性肝切除虽然手术损伤较大,但切除肿瘤范围大,术后肝功能恢复好,复发率低,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邓修民  孙凯  肖进 《广西医学》2013,(5):623-625
目的探讨老年结直肠癌患者Ⅰ期手术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结直肠癌225例患者,其中进行Ⅰ期手术173例,Ⅱ期手术52例,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进食流质时间、心血管意外发生率、肺部感染、切除标本长度、清扫淋巴结数量、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3年累积总生存率、3年累积无瘤生存率、术中术后主要并发症发生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治疗费用方面,Ⅰ期手术组显著低于Ⅱ期手术组(P<0.05)。结论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掌握好手术时机,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实施Ⅰ期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正>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在全球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居恶性肿瘤的前列,确诊时多为中晚期胃癌,绝大多数肿瘤已发生转移。以根治性切除为主的综合性治疗[1]是目前的主要治疗手段,规范彻底的胃周淋巴结清扫是胃癌根治术的重要环节。随着胃癌根治术的推广和淋巴清扫范围的扩大,胃癌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