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9 毫秒
1.
目的:应用超声多普勒探讨动脉粥样硬化(AS)与局部血流动力学的相关性。方法:对420例发生AS患者升主动脉、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髂总动脉、股动脉的斑块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照。结果:420例AS患者各部斑块发生率分别为颈动脉窦部85.12%,动脉分叉前(腹主动脉、股动脉下端)45%,动脉分叉后(颈内、髂总、股深动脉起始)内、外侧壁分别为51.98%、53.45%,动脉平直区(颈总、股动脉干)34.58%,升主动脉为1.4%(6/420);升主动脉内径增宽和运动幅度减低发生率为90.71%(381/420)。各观察区与动脉平直区比较AS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AS斑块分布有明显的倾向性,认为局部血流动力学异常是导致AS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正> 异常早期妊娠包括早期妊娠死胎(即妊娠12周内,胚胎在宫腔内死亡者。)、早期妊娠流产、异位妊娠、葡萄胎等。本文通过对192例早期孕期临床表现异常患者的回顾性研究,探讨B超检查在诊断异常早期妊娠中的应用。资料与方法 192例患者。年龄24~38岁,均有停经史和不同程度的妊娠反应,停经距就诊时间6~12周。主要有阴道流血、下腹疼痛,子宫大小与孕期不符等不同临床表现。使用Aloka SSD-280LS型线阵超声显像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MH_Z。结果本组192例,B超诊断异常早期妊娠147例占76.56%(147/192例),宫腔内早孕无异常者45例  相似文献   
3.
超声心动图鉴别诊断扩张型心肌病和缺血型心肌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UCG)对扩张型心肌病(DCM)和缺血型心肌病(ICM)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经冠状动脉造影及临床证实的35例DCM和47例ICM的UCG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心脏增大,左室容量增加,心功能减低,二、三尖瓣关闭不全,肺动脉高压等发生率及严重程度DCM组明显重于ICM组(P<0.001)。DCM左室增大短径超过长径的1/2,呈“球形”改变,心尖部不变薄,室壁厚度均匀,运动弥漫性减弱。ICM左室心尖圆钝变薄且运动明显减弱,呈“圆拱门形”改变,室壁厚度不均并呈节段性运动异常,主动脉内径增宽,颈动脉内-中膜增厚为主要声像图特征。结论UCG具有形态学诊断和血流动力判断意义,对DCM和ICM的诊断与鉴别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分别对78例乙醇性脂肪肝(AFL)、86例单纯肥胖性脂肪肝(NAFL)、85例糖尿病性脂肪肝(2-DM-FL)患者的血生化和相关炎性指标进行检测,并与88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比较.结果 三种脂肪肝患者多种检测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AFL组总胆红素(TBIL)、谷氨酰转肽酶(γ-GT)、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素氮(BUN)、尿酸(UA)较其他脂肪肝组明显增高(P<0.05,0.01);2-DMFL组血糖(GLU)、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较其他脂肪肝组显著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降低(P<0.05,<0.01);AFL、2-DMFL组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明显增高.认为不同病因脂肪肝患者呈现不同的病理生理学及分子病理学特征改变,AFL和2-DMFL与炎症及大血管病变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
自1993年以来,我们用精制蝮蛇抗栓酶(下称抗栓酶)下鼻甲粘膜下注射法治疗药物性鼻炎,收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134例以急性阑尾炎收治入院患者进行了B超检查,诊断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27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66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并脓肿形成21例;右侧输尿管下段结石2例;阑尾未显示18例。105例得到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发现B超对阑尾炎的阳性检出率: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为68%(19/28例);化脓性阑尾炎为100%(66/66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并脓肿形成为100%(7/7例);慢性阑尾炎为零(0/4例)。急性阑尾炎的声象特征: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为一具有盲端的“C”字型,手指状或蝌蚪头的管状  相似文献   
7.
赵淑芝  辛朝晖 《山东医药》2000,40(19):33-34
我们对 577例临床疑诊为冠心病的患者 (观察组 )行超声心动图 (UCG)和心电图 (ECG)检查 ,并与68例健康人 (对照组 )比较 ,旨在提高早期冠心病的确诊率。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观察组 577例患者中 ,男 432例、女1 45例 ,年龄 30~ 72岁 ,平均 50 .6岁。均因近期劳累过度、情绪不佳 (心情郁闷、恼怒等 )等诱发心慌、胸闷、心前区不适或隐痛。病程 2天至 3周 ,均排除高血压病等心脏疾患 ,临床疑诊冠心病。对照组为 68例健康成人 ,其中男 49例、女 1 9例 ,年龄 30~ 70岁 ,平均 51 .2岁。1 .2 检测方法 采用东芝 SSA- 350 A型彩色…  相似文献   
8.
B超在诊断肠梗阻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临床疑诊肠梗阻34例,经B超检查诊断为肠梗阻29例,急性胃扩张1例,胃扭转1例,十二指肠残端炎并肝圆韧带炎1例,右肾重度积水1例,肠胀气1例,均经临床或手术证实。充分肯定了B超在诊断肠梗阻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10.
血流剪切应力和剪切率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超声多普勒探讨剪切应力和剪切率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关系。方法:对180例患者,572个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观测血流剪切率与剪切应力。结果:572个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在颈动脉窦部及分叉处267个(46.68%),颈总动脉起始部188个(32.86%),颈总动脉中段26个(4.55%),肠系膜上动脉起始处15个(2.62%),肾动脉起始处9个(1.57%),髂总动脉起始部47个(8.2%),髂总动脉分叉处13个(2.27%),股动脉7个(1.22%),升主动脉没有斑块形成。斑块多发生在动脉分叉(起始)处、分叉周围及动脉增宽区。结论:血流剪切应力增高和剪切应力与剪切率减低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