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8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观察单纯性肥胖者白天和夜间自主神经的活动特征。方法采用美国PI(Preideal Instruments)公司生产的十二导联动态心电记录仪,对102例单纯性肥胖者和49例正常体重健康志愿者,记录24h心电信号,进行白天和夜间心率变异分析。结果①白天肥胖组RR间期标准差(SDNN)、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均显著高于对照组;LF/HF肥胖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②夜间肥胖组SDNN、RMSSD、LF、H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LF/HF两组之间无差异,p>0.05,③对照组LF/HF夜间显著低于白日,p<0.05;肥胖组LF/HF夜间与白日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肥胖者无论是白日还是夜间,迷走神经功能始终处于亢进状态。迷走神经活性增高,可能是导致胃动力亢进,肥胖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慢性心力衰竭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也是最重要的死亡原因。目前药物治疗主要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正性肌力药物、利尿剂及血管扩张剂等,但病死率仍然较高。近年来,在心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片和辅酶Q10胶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片对老年人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疗效。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阿托伐他汀10mg组(A组)和20mg组(B组),共12个月,监测治疗前、治疗后2、6及12个月时血脂水平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结果: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后,两组的TC、TG、LDL-C均明显降低,HDL-C均明显升高(P<0.05),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也明显减低(P<0.05);且在20mg组效果更明显优于10mg组。但在应用12个月时,10mg组和20mg组阿托伐他汀钙降低血脂效果、升高HDL-C无明显差别(P>0.05)。且20mg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个月后明显高于10mg组。结论: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钙片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均有效,对于老年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建议20mg应用6个月后改为10mg持续服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先安对应用洋地黄无效及不适于应用洋地黄的房颤患心室率的控制效果。方法:心先安注射液加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分别观察用药前和用药后每4h的即时心电图和心率。结果:50例患,2天的有效率32/50为60%,总有效率为94%。结论:心先安对房颤患心室率的控制效果满意,且副作用少,安全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慢性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6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艾娟  赵英丽  赵文霞 《右江医学》2004,32(6):541-542
目的 探讨慢性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方法 通过详细问诊 ,体格检查 ,常规心电图描记 ,血气分析 ,血清电解质测定 ,部分病人动态心电图观察 ,对 187例慢性肺心病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并发心律失常 62例 ,发生率 3 3 .2 % ,死亡 19例 ,病死率 3 0 .6% ,心律失常的发生以激动起源异常为主。结论 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心衰、缺氧、感染、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药物不良反应等因素有关 ,病死率较非心律失常组明显增高 ,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单纯性肥胖者机械性胃扩张模拟进餐过程中自主神经的变化特征,探讨其与肥胖者胃内脏感觉异常的关系.方法:采用电子恒压器和动态心电记录仪,对67例单纯性肥胖者与32例正常体质量健康志愿者进行胃底机械性扩张,模拟进餐过程,记录其进餐过程中的心电信号,通过心率变异分析,观察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结果:机械性胃扩张前静息状态肥胖组TP、ULF、LF、H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初始饱感状态静息状态TP、ULF、LF、HF差值差异显著(P<0.01),肥胖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最大耐受饱感状态与静息状态TP、ULF、LF、HF差值差异显著,肥胖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肥胖者较正常体质量者胃容积增加,顺应性增高,容受性增强及饱感延迟发生与自主神经功能异常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在扩张性心肌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26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每天一次,共6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心肌耗氧指数、LVEDD、LVEF和6MWD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LVEDD、心肌耗氧指数均明显下降,而LVEF和6MWD均明显提高,各指标治疗前后比较P〈0.05。结论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效果显著,服用方便。  相似文献   
8.
病毒性心肌炎是临床当中较常见的一种器质性心脏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是造成心脏病患者心源性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在青壮年当中较为多见,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我们自2000年5月至今,采用心先安和黄芪注射液联用治疗病毒性心肌炎5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胸外科术后舒适护理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100例,均为我院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胸外科手术患者,随机按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40例划分,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方案护理,观察组加强术后舒适护理干预,回顾分析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3%,对照组为80%;观察组并发症率为1.7%,对照组为1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胸外科术后舒适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率,加快机体康复进程,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冠心病严重心力衰竭患者心肌缺血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严重心力衰竭患者56例,随机分为A、B两组各28例。A组给予经桡动脉介入治疗,B组给予经股动脉介入治疗,比较两组对心肌缺血的改善作用。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心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的各心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各心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治疗1周后显著改善,三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中,心室颤动2例、穿刺点血肿1例、假性动脉瘤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4/25);B组患者中,心室颤动2例、穿刺点血肿2例、假性动脉瘤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5/2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冠心病严重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肌缺血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