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6 毫秒
1.
目的以pGBKT7-CT813作为诱饵质粒与HeLa细胞酵母GAL4AD融合cDNA文库进行酵母双杂交试验,以进一步探讨沙眼衣原体包涵体膜蛋白的生物学功能。方法根据STD基因库提供信息设计引物,用PCR法获取目的基因片段CT813,经酶切处理的CT813和pGBKT7质粒,在T4连接酶作用下连接,连接产物转入感受态细胞BL-21,培养后进行菌落PCR验证,对阳性质粒进行测序分析。质粒转化入酵母菌株Y187和AH109中,检测其有无自激活及毒性作用。阳性重组酵母菌株AH109与cDNA文库菌株Y187进行配合,待三叶草(或米奇)形状合子形成后涂布于腺嘌呤、组氨酸、亮氨酸、色氨酸缺陷型培养基和铺有X-Gal的SD/-Ade/-His/-Leu/-Trp平板上初筛,再经过2次筛选,收集阳性菌落。将阳性菌液点种在滤纸上,在液氮中反复冻融2次,然后浸泡在Z缓冲液-β巯基乙醇-X-Gal混合液中室温温育8h。对筛选出的显色阳性菌液进行PCR验证。选取22个PCR阳性菌液提取酵母质粒,将22个质粒再转入感受态细胞E.coli,BL-21,对阳性菌落提取质粒,进行回交试验,对验证阳性的菌落对应的质粒进行测序。结果成功构建了pGBKT7-CT813诱饵质粒,该质粒的表达产物对AH109和Y187均无自激活和毒性作用。将回交试验筛选的阳性菌落对应的质粒进行测序,对测序结果做BLAST检索分析,确定筛选出与pGBKT7-CT813特异性相互作用的基因可能编码的蛋白是:半乳糖凝集素-1(LGALS1)、环腺苷酸应答原件结合蛋白3(CREB3)、核糖体核糖体蛋白L10a(RPL10a)和微管蛋白37E-16(RP1-37E16)。结论筛选出的4种蛋白可能与沙眼衣原体的致病机制相关,但仍需要进一步验证。pGBKT7-CT813编码产物与多种蛋白有相互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棒状体蛋白18(ROP18)与ROP12的复合基因真核表达重组质粒,并检验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重组质粒p VAX1-ROP18和p VAX1-ROP12分别经Bam HⅠ和XbaⅠ双酶切,将ROP12基因克隆至p VAX1-ROP18重组质粒。经菌落PCR、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的重组表达质粒p VAX1-ROP18-ROP12转染至He La细胞。同时设空质粒组、p VAX1-ROP18转染组和p VAX1-ROP12转染组。提取各组He La细胞的总RNA并逆转录为c DNA,分别进行管家基因β-肌动蛋白和ROP18-ROP12复合基因的RT-PCR鉴定;同时,采用间接荧光免疫法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重组质粒p VAX1-ROP18-ROP12瞬时转染He La细胞后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重组质粒p VAX1-ROP18-ROP12的菌落PCR电泳显示在约2 373 bp处出现特异性扩增片段,与预期大小相符。提取重组质粒经HindⅢ、Bam HⅠ和XbaⅠ单酶切、双酶切及三酶切鉴定均正确。测序结果显示,p VAX1-ROP18-ROP12重组质粒与已发表的弓形虫RH株ROP18基因(登录号为AM075204.1)序列一致性为100%,与弓形虫RH株ROP12基因(登录号为DQ096559.1)序列一致性为99%。脂质体转染后各组β-肌动蛋白的RT-PCR扩增产物均为613 bp,与预期大小相符。p VAX1-ROP18-ROP12转染组的ROP18-ROP12复合基因扩增产物大小为2 373 bp,而其他组未见条带。间接荧光法检测显示,在重组质粒转染的He La细胞胞浆中观察到黄绿色荧光,而对照组无黄绿色荧光。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显示,融合蛋白ROP18-ROP12相对分子质量(Mr)约为85 000。结论构建了重组质粒p VAX1-ROP18-ROP12,该质粒能在真核细胞中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刚地弓形虫棒状体蛋白10(ROP10)、棒状体蛋白18(ROP18)复合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VAXDROP10-ROP18,并在HeLa细胞内表达目的蛋白。方法设计ROP10、ROP18基因特异引物,采用RT-PCR扩增ROP10、ROP18基因并测序,将ROP10和ROP18基因分别定向插入双启动子真核表达载体pVAXD的多克隆位点中,构建单价质粒pVAXD-ROP10和pVAXD-ROP18,然后将ROP18基因插入pVAXD-ROP10中构建双启动子真核表达载体pVAXD-ROP10-ROP18。经PCR和双酶切验证后将pVAXD-ROP10-ROP18转染至HeLa细胞内,提取细胞总RNA并逆转录为cDNA,以此为模板分别进行ROP10基因和ROP18基因的RT-PCR鉴定;采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验ROP10和ROP18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成功克隆ROP10、ROP18基因片段并构建了重组质粒pVAXDROP10-ROP18,测序、双酶切和PCR验证重组质粒构建正确。分别将3种重组质粒转染至HeLa细胞后经RT-PCR鉴定,pVAXD-ROP10-ROP18组可同时扩增出1 761bp(ROP10基因)和1 665bp(ROP18基因)2个片段,而pVAXDROP10组和pVAXD-ROP18组分别扩增出1 761bp和1 665bp的目的片段;IFA显示pVAXD-ROP10组和pVAXDROP18组均有绿色荧光,即分别表达ROP10和ROP18蛋白。结论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VAXD-ROP10-ROP18、pVAXD-ROP10和pVAXD-ROP18质粒可在真核细胞中分别表达ROP10和ROP18两种蛋白。  相似文献   
4.
提取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gondii)RH株速殖子总RNA,根据棒状体蛋白11(ROP11全长编码序列(登录号为DQ077905)的开放阅读框设计引物并进行逆转录PCR(RT-PCR)扩增,PCR产物经EcoRI和NotI酶切后与原核表达载体pGEX-6P-2连接,重组质粒转化大肠埃希菌(E.coli)XL-Blue,阳性菌落经PCR和双酶切鉴定,并测序。对所得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RT-PCR扩增产物约为1500bp。菌落PCR及双酶切结果正确。测序结果显示,获得的ROP11基因片段为1548bp(登录号为KC456639),与GenBank上已有的弓形虫ROP11序列相比,序列一致性为99%。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ROP11编码蛋白质的预期相对分子质量为M57020,包括有12个保守结构区域,其前26个氨基酸残基构成信号肽,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催化区域位于170~511氨基酸,且有2个潜在的N-糖基化位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棒状体蛋白11(ROP11)的真核表达重组质粒并在真核细胞中表达目的蛋白。方法设计合成弓形虫ROP11基因引物,运用RT-PCR方法扩增ROP11基因并克隆至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cDNA3.1-ROP11。将重组质粒转染HeLa细胞,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目的蛋白表达。结果 RT-PCR扩增弓形虫ROP11基因片段为1 548bp,与预期大小相符。构建的重组质粒pcDNA3.1-ROP11经PCR及EcoRⅠ和NotⅠ双酶切鉴定正确。重组质粒测序后与GenBank报道的ROP11基因比对,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和推导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为99%。免疫荧光检测显示,在重组质粒转染的HeLa细胞胞浆观察到黄绿色荧光,对照组无荧光。结论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ROP11,该重组质粒能够在真核细胞中表达目的蛋白,为弓形虫核酸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微小脲原体UP3-00750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对其编码的蛋白进行表达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利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设计引物,利用PCR方法扩增UP3-00750基因,经限制性内切酶双酶切后与同酶消化的pGEX-6p2于16℃在T4连接酶作用下连接16 h,连接产物转入大肠埃希菌XL1-Blue中,IPTG诱导GST-UP3-00750融合蛋白的表达,并采用相关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对构建的pGEX-6p2-UP3-00750重组质粒测序,所得序列与NCBI中序列比对,与U.parvum strain hebnu uu3序列的同源性为100%。诱导的融合蛋白经SDS-PAGE分析显示其分子质量与GST-UP3-00750融合蛋白的预期大小一致。生物信息学分析该假设蛋白由159个氨基酸组成,分子式为C_(86)0_(H1369)N_(223)O_(254)S_(2),理论等电点(pI)为6.43,不稳定指数为36.70,脂肪族指数为112.14;其二级结构中α-螺旋(Hh)占39.62%,β-折叠(Ee)占19.50%,无规则卷曲(Cc)占40.88%,无β-转角;属于无信号肽的跨膜蛋白;蛋白质互作提示该基因编码的蛋白与atpA-1、atpD-1、UU044、UU045、UU046、UU047、UU048、UU049、UU050、UU052相关联。结论成功构建了GST-UP3-00750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GST融合蛋白。该蛋白为无信号肽的跨膜蛋白,可能参与ATP合成代谢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刚地弓形虫棒状体蛋白10(ROP10)、棒状体蛋白18(ROP18)复合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VAXDROP10-ROP18,并在HeLa细胞内表达目的蛋白。方法设计ROP10、ROP18基因特异引物,采用RT-PCR扩增ROP10、ROP18基因并测序,将ROP10和ROP18基因分别定向插入双启动子真核表达载体pVAXD的多克隆位点中,构建单价质粒pVAXD-ROP10和pVAXD-ROP18,然后将ROP18基因插入pVAXD-ROP10中构建双启动子真核表达载体pVAXD-ROP10-ROP18。经PCR和双酶切验证后将pVAXD-ROP10-ROP18转染至HeLa细胞内,提取细胞总RNA并逆转录为cDNA,以此为模板分别进行ROP10基因和ROP18基因的RT-PCR鉴定;采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验ROP10和ROP18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成功克隆ROP10、ROP18基因片段并构建了重组质粒pVAXDROP10-ROP18,测序、双酶切和PCR验证重组质粒构建正确。分别将3种重组质粒转染至HeLa细胞后经RT-PCR鉴定,pVAXD-ROP10-ROP18组可同时扩增出1 761bp(ROP10基因)和1 665bp(ROP18基因)2个片段,而pVAXDROP10组和pVAXD-ROP18组分别扩增出1 761bp和1 665bp的目的片段;IFA显示pVAXD-ROP10组和pVAXDROP18组均有绿色荧光,即分别表达ROP10和ROP18蛋白。结论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VAXD-ROP10-ROP18、pVAXD-ROP10和pVAXD-ROP18质粒可在真核细胞中分别表达ROP10和ROP18两种蛋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检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33(IL-33)、可溶性受体ST2(sST2)表达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6月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进行诊治的47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及50例健康对照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中IL-33和sST2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IL-33和sST2水平[226.30(27.10~699.40)pg/ml和3.77(1.42~12.68)μg/m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20.50(9.30~67.50)pg/ml和0.07(0.03~0.12)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异常组患者IL-33和sST2水平明显高于ALT正常组,且IL-33和sST2水平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ALT水平呈正相关(r=0.479,P<0.05;r=0.383,P<0.05).结论 检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IL-33和sST2水平有助于了解患者免疫状态及肝脏损伤情况,为疾病诊治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构建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棒状体蛋白11(ROP11)的真核表达重组质粒行在真饮细胞中表达目的蛋白。方法设计合成弓形虫ROP11基因引物,运用RTPCR方法扩增ROP11基因并克隆至真干发表达质粕pcDNA3.1(+),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cDNA3.1-ROP11。将重组质粒转染HeLa细胞,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目的蛋白表达。结果RT—PCR扩增弓形虫ROP11基因片段为1548bp,与预期大小相符。构建的重组质粒pcDNA3.1-ROP11经PCR及EcoRI和NotI双酶切鉴定正确。重组质粒测序后与GenBank报道的ROP11基因比对,核什酸序列同源性和推导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为99%。免疫荧光检测显示,在重组质粒转染的HeLa细胞胞浆观察到黄绿色荧光,对照组无荧光。结论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ROP11,该重组质粒能够在真核细胞中表达日的蛋白,为弓形虫核酸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Cpn0147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为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与其相互作用的蛋白奠定基础。方法: 应用PCR扩增技术获得Cpn0147基因片段,克隆入pGBKT7载体,鉴定构建是否成功,确定构建成功后将重组载体pGBKT7-Cpn0147转入AH109及Y187酵母中,进行诱饵载体的毒性及自激活活性分析。结果:Cpn0147诱饵载体构建成功,且该诱饵载体无自激活活性,对两种宿主酵母细胞无毒性。结论:诱饵载体pGBKT7-Cpn0147可用于酵母双杂交系统,为进一步筛选与之相互作用蛋白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