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28例患者在心内放置2~8年的生物瓣置换标本,进行病理形态学分析,其中牛心包瓣20例,猪主动脉辦7例,硬脑膜辦1例。在28例置换的生物辦中,25例发生不同程度的撕裂;6例瓣叶增厚;12例有不同程度钙化,病变累及一个或数个瓣叶;4例瓣叶基部或中央穿孔,但均不伴有赘生物形成;10例瓣叶內有炎症反应,3例出现异物巨细胞,2例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28例中均未见生物辦上血栓形成。 生物瓣置换后的功能失效,除瓣膜退行性变外,瓣叶局部所受到的血液动力学因素的不同,可能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生物瓣的退行性变与免疫排导反应有关,但炎症和异物反应亦起重要作用。生物瓣钙化与瓣膜置换术后的病程长短密切有关。  相似文献   
2.
胆囊癌DNA含量、ER、PR、P53、P21表达与预后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DNA含量,ER、PR和P53、P21在胆囊癌中的生物学意义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HPIAS—1000DAN图像分析仪及即用型—抗 Envision微波加热免疫组化法,对18例胆囊癌行DNA检测,ER、PR和P53、P21表达分析,并随访。结果 胆囊高分化癌DNA含量为高二倍体,U值平均1.23;中分化癌为高二倍体至亚四倍体,U值平均1.55;低分化癌为四倍体,U值平均2.15。胆囊癌ER、PR阳性率为88.89%和72.22%;P53、P21阳性率均为66.67%。癌细胞分化越差,浸润越深,DNA多倍体及U值越高,ER、PR、P53、P21阳性率越高,预后越差。结论 DNA倍性改变及ER、PR和P53、P21阳性表达与胆囊癌的分化程度和浸润深度有关,对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ER、PR过度表达可能诱发P53、P21基因突变,两在胆囊癌发生发展中有密切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3.
乳癌组织中GST-Pi,ToPoII和PgP 耐药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乳癌组织中GST-Pi,ToPoII和PgP耐药基因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 采用即用型免疫组化微波加热法,检测52例乳癌GST-Pi,ToPoII和PgP耐药基因。结果 (1)52例乳癌中的GST-Pi,ToPoII和PgP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0%(26/52),17.3%(9/52)和11.5%(6/52);(2)浸润性导管癌对三种耐药基因均呈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较其它组织学类型的乳癌的耐药基因更为广泛。(3)乳癌中的GST-Pi,ToPoII和PgP阳性表达大多与年龄无明显关系,但40-49岁和60-69岁年龄组的三种耐药基因阳性表达较其他年龄组为高。结论 (1)部分乳癌患者的体内存在多向耐药基因,或癌细胞内(原发)存在GST-Pi,ToPoII和PgP,对抗癌药物已产生耐药性。(2)对乳癌患者在中前进行耐药基因检测,有助于联合用药的合理选择、提高疗效及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4.
给正常和高血脂草鸽静脉注射37kBq/g(1μci/g)的(?)H—胆固醇后,分别在2、4、5、6、8、和12小时对主动脉组织进行放射自显影示踪.结果表明在2小时时两组动脉壁内均未见显影颗粒;4小时后则均有银颗粒显示,实验组的银颗粒明显多于对照组;8小时后对照组的血管壁内银颗粒已消失,而实验组在12小时后外膜处仍可见少量银颗粒.实验结果提示血中胆固醇分子是由血管腔进入内膜和中膜层,然后再由外膜运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P16、nm23、C-erbB-2、PS2表达与腋下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即用型免疫组化对57例乳腺癌中P16、nm23、C-erbB-2、PS2表达与腋下淋巴结转移关系进行分析;结果:(1)57例乳腺中P16、nm23、C-erbB-2、PS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36.84%、40.35%、64.91%和75.44%;(2)57例乳腺癌均有2种以上基因蛋白表达,3种基因蛋白同时阳性表达为29.82%(17/57);(3)nm23表达与乳腺癌腋下淋巴结转移有关,P16、nm23、C-erbB-2、PS2表达无明显关系;结果:nm23表达与乳腺癌腋下淋巴结转移有关,可作为预后判断的一个有用指标。多种基因激活、突变失活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的CGA、SY、GAS、SS、5-HT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即用型免疫组化微波加热法对56例胃癌癌灶及癌旁3cm处正常胃组织中的CGA、SY、GAS、SS、5-HT等NE进行检测。结果:①胃癌旁3cm处正常胃组织中NE的CGA阳性表达率为55.35%(31/56),胃癌癌灶CGA阳性表达率为53.57%(30/56)。胃窦部以GAS多见,占55.55%(15/27);②不同组织学类型的胃癌中均有不等量的NE,分化差的胃癌中CGA和SY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50%(21/40)和30%(12/40);分化好的胃癌中CGA和SY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25%(9/16)和18.75%(3/16);③胃癌临床分期以Ⅲ期、Ⅳ期为多见,CG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15%(13/27)和80%(4/5)。结论:胃内不同部位发生的胃癌中均见不等量的NE,并构成胃癌的成分;分化差及临床Ⅲ期、Ⅳ期的胃癌中含阳性表达的NE多见;在化疗前对胃癌的NE检测,有助于临床联合用药的合理选择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大肠癌中胎盘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Pi)、拓朴异构酶—Ⅱ(TOPO-Ⅱ)和P—糖蛋白(PgP)耐药基因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方法 采用即用型免疫组织化学微波加热法,对98例大肠癌进行GST—Pi、TOPO-Ⅱ和PgP耐药基因检测分析。结果 ①98例大肠癌中的GST—Pi、TOPO-Ⅱ和PgP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92%、26.53%和11.22%。②大肠癌中GST-Pi的阳性表达与年龄呈正相关(r=0.92,P<0.005)。结论 部分大肠癌患者的体内存在多向耐药基因,或癌细胞内原发存在对GSr—Pi、TOPO-Ⅱ和PgP所介导的抗癌药物的耐药基因。对大肠癌患者在化疗前进行耐药基因检测,有助于选择合理的联合用药,提高疗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8.
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与血管内皮损伤及血管内膜通透性的改变密切有关。以往我们曾用伊文思蓝活体染色法检测血管内膜的通透性变化,但此方法仅限于肉眼对病变观察,并不能作为一种示踪剂进行超微结构方面的研究。硝酸镧曾被用以检测受损心肌和骨骼肌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的标志。本实验利用硝酸镧检测高脂饮食和注射肾上腺素后,兔血管内膜在超微结构上所显示的通透性改变。  相似文献   
9.
对14例经病理检查证实的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例进行了临床和病理分析,甚至包括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临床上常见的表现为下肢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间歇跛行、静息痛和下肢坏疽等。病理检查显示病变审内皮细胞受损,脱落,有泡沫细胞形成,脂质、胆固醇结晶和钙盐沉积等变化。10例有血栓形成,其中8例为新鲜血栓。上述血管病变为引起下肢缺血和坏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SBE)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脏病。新型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以及病菌的变异,使SBE的发生、发展和临床特点与以往相比有很大改变,这给早期诊断带来困难而延误治疗。本研究对经人工瓣膜置换手术的85例SBE患者进行临床病理分析。临床资料85例患者均系我所于1980~1995年间施行人工瓣膜置换术病例。其中男性65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33.4岁(13~57岁)。病程以发病到手术治疗为限,计1个月内4例,且个月至la56例,la以上万例。换瓣后治愈或好转刑例,死亡4例。85例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见附表。所有切除瓣膜均作大体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