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血清骨硬化蛋白(Sclerostin)、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ndocan)与2型糖尿病(T2DM)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SAS)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1年3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7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T2DM患者SAS发生情况;分析血清Sclerostin、Endocan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CIMT)的相关性;分析T2DM患者发生SAS的影响因素;分析血清Sclerostin、Endocan预测T2DM患者发生SAS的价值。结果117例T2DM患者中有68例(58.12%)出现SAS。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2DM患者SAS的发生与年龄、T2DM病程、合并高血压、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纤维蛋白原、CIMT、Sclerostin、Endocan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LDLC、CIMT、FPG、Sclerostin、Endocan均是T2DM患者发生SAS的影响因素(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clerostin、Endocan与CIMT均呈正相关(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clerostin、Endocan及二者联合预测T2DM患者发生SAS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1(95%CI:0.616~0.926)、0.712(95%CI:0.493~0.929)、0.827(95%CI:0.657~0.988)。结论 T2DM患者并发SAS的风险较高,血清Sclerostin、Endocan与T2DM患者发生SAS有关,二者联合可以预测T2DM患者SAS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硫辛酸对糖尿病足Wagner 2、3 级患者氧化应激与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 年 8 月—2017 年12 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糖尿病足Wagner 2、3 级患者100 例,将其分为对 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 例,分别行常规治疗和硫辛酸治疗。对比两组疗效、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因子改善情 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高级氧化蛋白产物、丙二醛低于对照 组(P <0.05),SOD 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 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硫辛酸能促进糖尿病足Wagner 2、3 级患 者溃疡愈合,降低氧化应激与炎症反应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脑干脑炎疾病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对8例病毒性脑干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患儿中痊愈3例,留有症状性癫痫1例,严重肢体瘫痪1例,呼吸机依赖1例,一侧眼球不能外展1例,死忙1例.结论:早期采取积极阻断措施尤为重要;早期、足量使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效果确切,在排除外周细菌感染前提下加用甲泼尼龙冲击治疗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血清脂肪因子瘦素(Leptin)、抵抗素(Resistin)、内脂素(Visfatin)及Apelin与骨转换生化指标的关系。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287名40~80岁健康绝经后女性血清Leptin、Resistin、Visfatin和Ape-lin,以及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onealk aline phosphatase,BAP)和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cross-linked N-telopep-tide of type I collagen,NTx);用双能X线骨密度扫描仪(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EXA)测定总体、腰椎正位、左前臂、总髋部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以及体脂、瘦体质量;以方差分析、直线相关(Pearson)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BAP与总体BMD、腰椎BMD、髋部总体BMD、前臂BMD均呈负相关(r=-0.210、-0.236、-0.223、-0.226,P0.05),校正年龄和BMI后,相关性都依然存在(r=-0.168、-0.187、-0.169、-0.175,P0.05)。NTx与总体BMD、腰椎BMD、髋部总体BMD、前臂BMD均呈负相关(r=-0.238、-0.232、-0.239、-0.221,P0.05),校正年龄和BMI后,相关性依然存在(r=-0.201、-0.189、-0.193、-0.185,P0.05)。Leptin、Resistin、Visfatin、Aplein与BAP、NTx相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绝经后骨质疏松女性与健康对照组间血清Leptin、Resistin、Visfatin、Apelin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eptin、Resistin、Visfatin及Apelin不是骨代谢的关键调控因子。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长沙市女性骨密度及骨质疏松患病情况,并研究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长沙三个社区,以参加调查的1168名20~80岁女性为研究对象,调查其个人史、月经史、生育史及日常活动情况,并进行体格检查和测量骨密度。分析受试者骨质疏松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对其的影响。结果(1)长沙市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为17.0%,且随着年龄增长、绝经年限的延长,骨质疏松的患病率也相应增加;(2)初潮年龄晚、生产次数多的女性骨质疏松的患病率较高;(3)体重指数高和经常运动的女性不易发生骨质疏松。结论长沙市社区女性骨质疏松发病率较高,这与多种因素有关,应考虑采取相应综合措施进行防制。  相似文献   
6.
脂噬是细胞通过活化自噬相关分子,选择性识别和降解脂滴胆固醇酯和甘油三酯形成游离胆固醇、脂肪酸和甘油的过程,其主要作用是降解脂质、防止细胞内脂质过度蓄积,但在不同疾病中脂噬的作用有一定区别。本文就脂噬在多种脂代谢疾病中的调控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血清脂联素(Adiponectin)与骨转换生化指标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287名40~80岁健康绝经后女性血清脂联素以及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P)和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cross-linked N-telopeptide of type I collagen,NTx);用双能X线骨密度扫描仪(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EXA)测定总体、腰椎正位、总髋部骨、左前臂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以及体脂、瘦体质量;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BAP与总体骨密度、腰椎BMD、髋部总体BMD、前臂BMD均呈负相关(r=-0.210、-0.236、-0.223、-0.226,P0.05),校正年龄和体质指数后,相关性都依然存在(r=-0.168、-0.187、-0.169、-0.175,P0.05)。NTx与总体BMD、腰椎BMD、髋部总体BMD、前臂BMD均呈负相关(r=-0.238、-0.232、-0.239、-0.221,P0.05),校正年龄和体质指数后,相关性都依然存在(r=-0.201、-0.189、-0.193、-0.185,P0.05)。脂联素与BAP、NTx均呈正相关(r=0.202、0.215,P0.05),校正年龄和体脂后,相关性都依然存在(r=0.169、0.183,P0.05)。脂联素与BAP以二次方程模型拟合程度最好,其最大决定系数(R2)为0.055;脂联素与NTx以二次方程模型拟合程度最好,其最大决定系数(R2)为0.089。绝经后骨质疏松(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女性血清脂联素水平较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对照组增高(P0.05)。结论血清脂联素水平与骨转换生化指标呈正相关,提示脂联素可能为新型骨转换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并分析对早产儿实施早期营养支持在其神经发育方面的治疗效果。方法本院近年来共有早产儿96例,对其实施早期营养支持,观察在其神经发育方面的治疗效果。结果在临床中对早产儿实施针对性的早期营养支持治疗之后,其神经发育状况明显好转。结论在临床中对早产儿实施早期营养支持,能够显著提升早产儿的大脑发育程度,明显提升其神经发育状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两种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激素对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2012年收治的84例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大剂量组、小剂量组和对照组,三组均接受地塞米松及常规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大剂量组加用丙种球蛋白400 mg/(kg·d),小剂量组加用丙种球蛋白200 mg/(kg·d),比较三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大剂量组血小板开始上升时间为(3.17±1.42)d,小剂量组为(3.09±1.87)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5.46±2.13)d(P〈0.05)。大剂量组血小板升至正常时间为(7.42±2.78)d,小剂量组为(7.67±2.94)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短于对照组的(9.83±3.21)d(P〈0.05)。大剂量组总有效率为96.4%,小剂量组为9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1%(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对儿童ITP疗效确实,能迅速升高血小板及控制出血倾向,小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与大剂量相当,但治疗成本更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