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9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运用应变/应变率成像技术评价高血压病合并心房颤动(房颤)时心房肌的收缩舒张特性,探讨高血压病和房性心律失常特别是阵发性房颤对心房肌收缩舒张特性的影响。方法 32例健康志愿者和110例高血压病患者被纳入研究,分为4组:对照组(A组),单纯高血压病组(B组),高血压病合并短阵房性心动过速组(C组),高血压病合并阵发性房颤组(D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超声心动图和应变/应变率成像检查。结果 与A组相比,D组心率校正的舒张晚期应变率达峰时间、舒张早期应变率差值(AESR)、舒张晚期应变率差值(AASR)和心率校正的舒张晚期应变率达峰时间差值(ATASRc)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B组相比,D组的收缩期应变率(SSR)、△ASR、△TASRc、△ESR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血压病合并阵发性房颤时,左心房心肌储存器功能受损表现为储存血液势能的能力不变,而效率下降;阵发性房颤损伤了高血压病患者心房肌的传导性,降低了左心房整体的助力泵功能,同时增加了左心房行使管道功能的时间。应变率指标能够无创性定量评价高血压病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左心房的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2.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白细胞介素18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测定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和稳定型心绞痛外周静脉血中白细胞介素18的浓度。观察其与心绞痛的临床相关性。方法 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0例和对照组20例。均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和超声心动图检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外周血清白细胞介素18浓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心绞痛组患者白细胞介素18浓度明显增高。冠心病左心室射血分数≤50%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18浓度显著高于左心室射血分数〉50%组的心绞痛患者。但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与稳定型心绞痛组之间白细胞介素18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白细胞介素18浓度随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和心功能降低而升高。但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无关。白细胞介素18的浓度可能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诊断及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左心房功能的变化与频发室性期前收缩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应变率成像技术对32例健康人、70例单纯高血压病患者及43例高血压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左房局部功能进行定量评价。结果与正常人相比,高血压病组的舒张早期应变率峰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病合并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组的收缩期应变率峰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纯高血压病组相比,高血压病合并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组的收缩期应变率峰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血压病合并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时,左房心肌储存器功能受损,左房管道功能下降;应变率指标能够可靠灵敏地反映高血压病合并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时左房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 环肺静脉电隔离术已成为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一种有效手段,但是心房-肺静脉电位传导恢复是环肺静脉电隔离术需要克服的一个难关.本研究的目的 是明确环肺静脉电隔离术的效果以及影响心房-肺静脉电位传导恢复的因素,以提高消融术成功率,预防复发.方法 232例两次行房颤射频消融的阵发性房颤和持续性房颤患者,采用Lasso环状电极导管标测,明确其心房-肺静脉电位恢复部位,并在CartoTM系统指导下予以消融.并分析患者年龄、性别、房颤病史、体重指数、左心房内径、左心房舒张末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各合并症与心房-肺静脉电位传导恢复的关系.结果 232例第2次消融术病例术中标测示44例次(19.0%)无心房-肺静脉电位传导恢复,且术中心房-肺静脉电位传导恢复部位(Gap)多存在于左肺静脉前上部65例次(28%)、前下部49例次(21.1%)、右肺静脉后上部59例次(25.4%)及后下部61例次(26.3%).年龄是房颤消融术后心房-肺静脉电位传导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2),且性别、房颤病史、体重指数、左心房内径、左心房舒张末期内径、LVEF恢复组与未恢复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环肺静脉隔离术后,经长时间随访有约80%的患者心房-肺静脉电位传导恢复,并且心房-肺静脉电位传导存在易恢复区,多集中于左肺静脉前上部、前下部、右肺静脉后上部及后下部.年龄是房颤消融术后心房-肺静脉电位传导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永存左上腔静脉是少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在无其他先天性心脏结构异常的人群中发生率约为0.3%.与其他入心大静脉类似.永存左上腔静脉有心肌袖分布,因此也可能导致房性心律失常.然而因其发生率较低,左上腔静脉起源心房颤动(房颤)消融报道少见,其安全性有待评价.现报道一例左上腔静脉起源房颤消融导致延迟性心脏压塞的治疗经过.  相似文献   
6.
目的明确环肺静脉电隔离术的长期效果以及心房-肺静脉电位传导恢复的具体部位,以提高手术成功率,预防复发。方法 232例再次行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射频消融的患者,采用Lasso环状电极标测,明确其心房-肺静脉电位恢复部位,并在CARTOTM系统指导下予以消融。结果 232例第2次手术病例术中标测示44例(19.0%)无心房-肺静脉电位传导恢复,且术中心房-肺静脉电位传导恢复的部位多存在于左肺静脉前上部65例(28%)、前下部49例(21.1%)、右肺静脉后上部59例(25.4%)及后下部61例(26.3%)。28例行第3次手术,术中标测示无心房-肺静脉电位传导恢复的有16例(57.1%)。5例第4次手术术中标测仅有1例左下肺静脉电位恢复。结论环肺静脉隔离术后,随着随访时间延长肺静脉电位传导有恢复的趋势,并且心房-肺静脉电位传导存在易恢复区,多集中于左肺静脉前上部、前下部、右肺静脉后上部及后下部。部分心房-肺静脉电位传导经多次手术可达完全隔离。  相似文献   
7.
超声心动图对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评价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红伟  黎莉 《河北医药》2005,27(3):225-227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引起心力衰竭的原因之一。研究表明,几乎大部分高血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左室舒张功能异常,而且常发生于左室收缩功能障碍之前。因此,对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评价远较对收缩功能的评价重要。超声心动图可实时显示心脏的解剖结构、室壁动度和血流信息,已成为评价左室舒张功能的常用无创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非洛地平逆转代谢综合征(MS)心肌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33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2只)和代谢综合征组(21只),采用10%高果糖饮水8个月建立MS动物模型,随机将9只代谢综合征组大鼠给予非洛地平。并采用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法检测大鼠左室心肌胶原含量,RT-PCR法检测心肌白细胞介素-18(IL-18)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MS大鼠左室心肌组织胶原含量升高(P<0.01);IL-18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1);应用非洛地平干预治疗后,上述异常均减轻。结论 非洛地平通过抑制IL-18表达在逆转MS心肌纤维化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孙丽萍  谭红伟  黎莉  刘新  刘军杰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6):52-54,i0002
目的:脉冲多普勒及组织多普勒显像技术是临床常用的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的方法,用脉冲多普勒及组织多普勒显像技术评价西尼地平对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择2004—03/2004-11解放军第八十八医院门诊收治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40例,男34例,女6例,根据左心室质量指数〉116g/m^2(男)及左心室质量指数〉104g/m^2(女)将患者分为左心室肥厚组15例,非左心室肥厚组25例;健康对照组16例,13例,女,3例。测定二尖瓣血流频谱E波速度、A波速度、E波速度/A波速度、E波减速时间、等容舒张时间,并用组织多普勒显像技术测量二尖瓣环侧壁收缩期运动速度、舒张早期运动速度、舒张晚期运动速度及舒张早期运动速度/舒张晚期运动速度。以左心室质量指数将高血压患者分为非左心室肥厚组及左心室肥厚组,比较3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高血压组患者经2周导入期,给予西尼地平(安徽丰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5mg/片、H20020577)5mg,1次/dH服。每2周随访患者1次,测量坐位收缩压、坐位舒张压及心率。若2周后舒张压仍大于95mmHg(1mmHg=0.133kPa),则增量至10mg,1次/dH服,共治疗8周。治疗后亦测量上述指标,与治疗前进行比较,观察降压效果及对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结果:高血压患者40例,其中1例因头痛,2例因欠合作.而退出,共37例进入结果分析;对照组16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非左心室肥厚组及左心室肥厚组E波速度/A波速度、舒张早期运动速度/舒张晚期运动速度比对照组降低(0.93&;#177;0.19,0.82&;#177;0.18,1.18&;#177;0.38;0.90&;#177;0.23,0.72&;#177;0.11,1.15&;#177;0.40,F=8.17~9.81,P〈0.01),且左心室肥厚组舒张早期运动速度/舒张晚期运动速度与非左心室肥厚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9.81,P〈0.05);左心室肥厚组舒张早期运动速度比对照组和非左心室肥厚组均降低[(7.42&;#177;1.45),(9.66&;#177;2.56),(9.33&;#177;1.75)cm/s,P〈0.01]。②西尼地平治疗8周后两组高血压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下降[(129&;#177;10),(148&;#177;13),(86&;#177;6),(99&;#177;3)mmHg,t=3.77-13.63,P〈0.001]。③西尼地平治疗8周后两组高血压患者E波减速时间、等容舒张时间较治疗前降低[(158.53&;#177;27.09),(170.85&;#177;32.59)ms;(88.12&;#177;14.45),(101.54&;#177;20.20)ms;P〈0.05-0.001],E波速度、E波速度/A波速度、舒张早期运动速度、舒张早期运动速度/舒张晚期运动速度均较治疗前升高[(71.06&;#177;13.34),(66.63&;#177;12.45)cm/s;(0.92&;#177;0.19),(Q87&;#177;0.18);(9.21&;#177;2.02),(8.44&;#177;1.80)cm/s;(0.93&;#177;0.20),(0.82&;#177;0.21);P〈0.0l~0.001]。 结论:与正常入相比高血压患者存在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组织多普勒显像技术测量二尖瓣环侧壁组织运动速度在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方面较二尖瓣血流频谱更准确;西尼地平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具有良好的降压作用,能改善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肥胖对于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影响。方法:选择在本中心接受导管消融治疗并能按计划完成随访的持续性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体质指数(BMI)将患者分为正常体重(24.0kg/m2)、超重(24.0~27.9kg/m2)及肥胖(≥28.0kg/m2)3组。在接受初次导管消融术后,所有患者由固定医生进行随访。通过单变量及多变量回归分析评估肥胖与术后复发间的相关性。结果:342例患者纳入本研究。随访时间为(12.5±9.7)个月,在接受1次消融术后,137例在随访期复发,故本组1次消融成功率为59.9%。根据BMI,分别有109、167、66例属于体重正常、超重、肥胖组。3组间术后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多变量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左房容积(OR,1.006;95%CI,1.00~1.01;P=0.04)及房颤持续时间(OR,1.06;95%CI,1.03~1.08;P0.001)是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肥胖及超重对于持续性房颤导管消融结果无明显影响。仅有房颤持续时间及左房容积可预测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