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评价风寒方对咳嗽反射敏感性影响并探讨气道神经源性炎症的作用靶点。为进一步新药开发研究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枸橼酸引咳法建立咳嗽模型豚鼠, 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空白模型组、抗病毒口服液组、风寒方低剂量组、风寒方高剂量组。1周后对各组动物采用小动物体描仪测定豚鼠的咳嗽反射敏感性(CRS), 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各组豚鼠肺组织匀浆P物质(SP)水平。[结果]与空白模型组比较, 风寒方两组干预组显示出改善咳嗽反射敏感性的作用(P<0.05)。抗病毒口服液组、风寒方低剂量组、风寒方高剂量组间比较, SP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风寒方干预组具有改善咳嗽反射敏感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砭石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砭石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14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分为综合组、中药组和对照组,综合组49例采用砭石热熨背部、中药汤剂以及西医常规治疗,中药组48例采用中药汤剂配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48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临床总有效率综合组89.80%,中药组85.42%,对照组72.92%;综合组及中药组血气分析指标、肺通气功能指标的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入砭石疗法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疗效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用无氧阈(AT)制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运动康复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对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广东省中医院呼吸科收治的58例COPD患者进行研究,其中运动组30例,对照组28例,对治疗前后的肺功能、运动心肺功能、6min步行距离(6WMD)、症状及生活质量进行配对分析.结果 运动组康复治疗后最大摄氧量、6MWD、Borg评分及SGRQ计分均较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则无差异.结论 用AT指导COPD患者的运动康复疗效较好,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阐述以团队协作方式,成立由急诊科、麻醉科、ICU、呼吸科、耳鼻喉科等成员组成的快速气道反应小组,并以成功救治因误吸导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三段递进式(解除上气道梗阻、建立人工气道将异物推至单侧支气管保障气道通畅、内镜下解除病因)救治过程为案例,提出在急性气道事件发生时根据患者病情递进式进行紧急气道管理的多学科协作策略,能提高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感染后咳嗽中医诊治研究的现状。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等数据库至2009年止发表的中医或中西医治疗感染后咳嗽的文献,通过文献研究,总结各文献类型、证型特点、治疗特点、研究方法、疗效等各方面内容。结果:通过评述可见,感染后咳嗽以邪(风)袭肺卫、风寒袭肺、燥邪犯肺等外感咳嗽为主,发展至后期则肺气渐虚,出现痰、湿、瘀等病理因素,以致虚实夹杂,出现复合证型。药物治疗以止嗽散及小柴胡汤居多。结论:感染性咳嗽中医疗效理想,但临床研究方法存在很多不足,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的文献不多,研究水平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50岁,因发热6 d,气促4 d,于2009年10月9日拟右侧胸腔积液查因收入我院住院治疗.患者6 d前因劳累后出现发热,体温为39.0℃,在外院服用中药及退热药物后仍反复发热.4 d前开始出现气促症状,难以平卧,无咳嗽,但有少许黄黏痰,腹部膨隆,双下肢轻度浮肿,行胸片提示右侧胸腔中等量积液.B超提示右上腹肝区巨大囊性包块.既往为乙肝病毒携带者,近一年血压偏高,服药不详.  相似文献   
7.
目的简化诊断流程,验证中医治疗方案基层应用有效性,制定《感染后咳嗽简易诊治手册》,形成适宜推广的基层中医诊疗方案。方法简化诊断流程,初步制订《感染后咳嗽简易诊治手册》,在3个基层医院中纳入病例,采用协定中药方口服治疗,最后总结分析手册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通过描述性分析,明确疗效,形成适宜推广的感染后咳嗽基层中医诊疗方案。结果 100例患者治疗前后咳嗽症状评分有明显差异,好转率64.21%,痊愈率16.84%,治疗总有效率81.05%,其中77例治疗有效病例的平均缓解时间为(5.36±2.02)天。结论基层医院应用《感染后咳嗽简易诊治手册》,不仅简化了诊断程序,降低了诊断费用,也证实了在此诊断结果上采用的中医药治疗,能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手册仍有一定不足之处,主要是简化的诊断标准有可能因检查不足而导致误诊。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证候规律中的五脏相关性。方法:在前期文献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大样本COPD临床证候信息调查,总结COPD证候规律,探讨五脏关系。结果:COPD证候类型的脏腑定位均与肺相关,其次为脾、肾,再次为心、肝。脏腑传变模式以肺虚及脾为主,其次是肺虚及肾、脾虚及肺、肺虚及心、肾虚及肺。病位聚类分析结果提示肺与脾关系最为密切。结论:COPD的中医证型多为虚实夹杂,肺脾之间相关性最强,其次为肺脾肾,肺心也有一定的相关性,从临床角度印证了五脏相关学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