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2004年1月~2006年6月,我们采用新式胸腔引流装置治疗自发性气胸32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明SYNPO2蛋白对狂犬病病毒复制的影响。方法 通过免疫印迹分析病毒感染后SYNPO2蛋白的差异表达情况;构建SYNPO2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和shRNA干扰载体,转染SK-N-SH细胞后进行病毒感染,免疫印迹分析过表达或干扰SYNPO2对病毒蛋白表达的影响,荧光定量PCR分析过表达或干扰SYNPO2对病毒基因组复制和转录水平的影响,病毒滴度测定分析过表达或干扰SYNPO2对感染性病毒粒子释放能力的影响;SYNPO2真核表达载体转染SK-N-SH细胞后进行病毒感染,或与构建成功的病毒M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共转染SK-N-SH细胞,间接免疫荧光实验结合激光共聚焦拍照技术分析SYNPO2与M蛋白在病毒感染或真核表达细胞中的亚细胞定位情况。结果 狂犬病病毒感染可诱导SYNPO2蛋白的下调表达;SYNPO2过表达可促进病毒M蛋白表达,但未影响病毒基因组的复制、转录及感染性病毒粒子释放的能力;干扰SYNPO2则在未影响病毒基因组复制和转录的情况下显著抑制了病毒M蛋白的表达和感染性病毒粒子的释放;进一步经共定位分析发现SYNPO2与病毒M蛋白存在明显共定位现象。结论 确定了SYNPO2蛋白对狂犬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2016年贵州省手足口病及其病毒基因型的时空聚集性,阐明手足口病的时空流行动态特征。方法 手足口病病例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病例,病毒基因型数据来源于同年对报告病例采样的检测结果。利用SaTScan v9.4.4软件完成时空扫描分析,并将结果可视化展示。结果 时空扫描统计分析显示,2016年贵州省手足口病共存在8个聚集区域:第1-16周在贵州省东南部出现聚集热点(P<0.01);第18-23周转移到中西部,并同时形成3个聚集区域(P<0.01);第22-29周在西南部聚集(P<0.01);第35-43周北部转移(P<0.01);第45-52周在东北部形成聚集热点(P<0.01)。病毒基因型的时空聚集性显示,EV71和Cox A16伴随在西部流行(P=0.001);第29-52周EV病毒在东部地区长期流行(P=0.001)。结论 贵州省手足口病及其病毒基因型存在时空聚集性。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生物制品的生物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高校肩负着在大学生群体中普及生物制品的生物安全相关知识的责任。近年来,许多高校已将生物制品的生物安全列为通识课程,但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比如缺乏通用教材、教师知识广度和深度不够、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基础薄弱以及缺乏主动思考。笔者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进行探讨,对高等院校通识教育水平的提升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我国狂犬病均由基因1型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RV)引起。本研究针对RV N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并合成了一套简并引物和Taqman探针,在优化反应条件的基础上,建立了检测RV核酸的一步法荧光定量RT-PCR(qRT-PCR)检测方法。方法与结果该方法能特异检测基因1型,不能检测基因2-7型和犬瘟热病毒(CDV)、犬细小病毒(CPV)、犬腺病病毒(CAV)、水泡性口炎病毒(VSV)、日本乙型脑炎病毒(JEV)等5种非狂犬病病原体,其检测灵敏度可达到4.68个TCID50的病毒含量。用该方法对29份新鲜和5份腐败的临床犬脑组织样品进行检测,并与国际金标准确诊方法狂犬病荧光抗体染色法(FAT)和乳鼠脑内接种试验(MIT)及本实验室建立的套式RT-PCR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所建立的qRT-PCR与套式RT-PCR的符合率为100%,二者均检测出12份阳性的新鲜样品和5份阳性的腐败样品,而FAT只检测出12份阳性的新鲜样品和1份阳性的腐败样品,MIT只检测出12份阳性,未检测出阳性腐败样品。检测中FAT和MIT确诊的所有阳性样品在qRT-PCR检测均是阳性,而在FAT检测为阴性的4份腐败样品在qRT-PCR为阳性,说明所建立的qRT-PCR方法准确性达到了FAT和MIT的水平,而且灵敏度更高,更适合于腐败样品的检测。结论研究结果表明该qRT-PCR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污染率低、操作简单,在我国动物狂犬病临床诊断上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狂犬病病毒基质蛋白第74位组氨酸(H)对全长病毒基质蛋白(M)定位至线粒体的影响。方法 通过构建野生型M蛋白或其74位氨基酸突变蛋白(H→P,H74P)C端或N端与V5(标签蛋白)-APEX2(改进型的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或APEX2-V5融合表达的真核表达载体,分别转染293T细胞,荧光染色结合激光共聚焦拍照技术分析M基因第74位组氨酸突变对全长M蛋白定位至线粒体的影响。结果 首先免疫印迹结果显示所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均能正常表达相应融合蛋白,在此基础上荧光染色实验结果显示74位aa的突变(H→P)未使得全长病毒M蛋白失去定位至线粒体的能力。结论 成功分析74位氨基酸位点对全长病毒M蛋白线粒体定位的影响,为M蛋白生物学功能和狂犬病病毒复制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