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目的此次研究分析采用质量控制管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样本从本院血液透析患者中选取,共选取100例,研究时间为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按照不同护理管理方式分为2组,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分别采用质量控制管理与常规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感染与卫生情况。结果将两组患者感染率进行对比,以此判断两种方法的护理效果,实验组感染率相对而言明显较低,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将两组患者卫生指标进行对比,以此判断两种方法的护理质量,实验组患者卫生指标相对而言显著优异,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过本次研究后得知,质量控制管理模式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应用,在护理效果与护理质量上具有改善效果,视为优质护理方案。  相似文献   
2.
β2—微球蛋白在高危妊娠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46例正常孕妇及95例高危孕妇进行血、尿β_2-MG监测,提示正常孕妇参考值分别为2019.74±667.98ng/ml及338.4±109.49ng/ml,而高危妊娠(特别是妊高征)患者的血尿β_2-MG含量明显升高(P<0.01),且较尿素氮(BUN)、肌酐(Cr)及尿蛋白变化出现早、敏感性高。  相似文献   
3.
许丽红 《吉林医学》2010,(26):4569-4570
在临床工作中,患者大量的标本采集都由护理人员完成。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采集方式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检验结果。笔者作为1名多年在临床一线工作的护理人员,对此深有体会,在这里与大家浅谈细菌培养标本的正确采集,为临床抗生素的使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背景:以往研究已证明胚胎干细胞可被诱导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但诱导时间较长,大部分需要1个月左右.目的:体外联合应用激活素A、全反式维甲酸、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烟酰胺4种生长因子,观察能否在较短的时间内将小鼠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设计:细胞观察实验.单位:上海市内分泌及代谢病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材料:实验于2004-10/2006-02在上海市内分泌研究所完成.清洁级孕12.5~14.5d龄昆明小白鼠2只,由上海斯莱克实验动物有限公司提供,动物质量合格证号2004A034,实验过程中对动物的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小鼠胚胎干细胞株由法国里昂CNRSUMR5641实验室张昌贤教授提供.激活素A为R&D公司产品;全反式维甲酸,烟酰胺由Sigma公司提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由Gibco公司提供.方法:取孕鼠胚胎,除去头部和内脏,将剩余组织剪碎,胰酶消化后制备细胞悬液,取上层离心重悬,按3×108L-1接种培养,传2~3代时作为滋养层细胞.将鼠胚胎干细胞接种到新鲜滋养层上,加入含白血病抑制因子的knockout DMEM培养基,常规培养两三天后按1:3~1:6传代,当细胞与细胞之间分开时加入含血清的培养液终止消化,离心弃上清,制成单细胞悬液按2.5×104密度接种,加入不含白血病抑制因子的培养液,24~48h后收集形成的胚胎体,铺于Matrigel铺底的培养皿中.胚胎体贴壁后,在含有100μg/L激活素的10% FBS/DMEM中培养24h,再将培液换为10% FBS/DMEM培养6~8h作为间隔,然后把分化的胚胎体在含10-6mol/L全反式维甲酸的10% FBS/DMEM中培养24h,在含10μg/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10% FBS/DMEM中培养3~5d,在含N2、 B27、1μg/L层粘连蛋白、10μg/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mmol/L烟酰胺的DMEM/F12培液中培养3~5d.诱导结束后,采用双硫腙染色、免疫荧光染色、RT-PCR检测分化细胞胰岛素的表达.主要观察指标:[1]胚胎干细胞的诱导情况.[2]双硫腙染色及免疫荧光染色.[3]RT-PCR检测.结果:[1]滋养层上的小鼠胚胎干细胞呈集落状态贴壁生长,集落边缘清晰,细胞之间的界限不明显.胚胎体形成后转至matrigel板上2d即贴壁.激活素A和全反式维甲酸间歇诱导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培液中的细胞大部分变为上皮细胞样;经含N2、B27、层粘连蛋白、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烟酰胺的DMEM/F12培液作用后,细胞形成小的簇状结构.[2]诱导生成的胰岛素分泌细胞经双硫腙染色呈暗红色,免疫荧光染色呈红色,均为阳性反应.[3]经激活素A、全反式维甲酸、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烟酰胺四种生长因子诱导2周后,分化细胞不表达Insulin 1mRNA,表达Insulin 2, Pdx1, Nkx6.1, Nkx2.2, PP, LAPP, Glutt2, Somastatin, Hnf3 β及Neuro D mRNA.结论:体外联合应用激活素A、全反式维甲酸、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烟酰胺4种生长因子,能够将小鼠胚胎干细胞成功诱导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且诱导时间缩短至2周.  相似文献   
5.
液体外渗是静脉输液过程中的常见现象,外渗液体导致局部肿胀、疼痛,增加病人痛苦。临床上护士常采用硫酸镁湿热敷的方法,能达到消肿止痛的效果。我科为中西医结合科,于2006年2月-9月用活血祛淤中药对50例液体外渗的病人进行湿热敷,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简单可行的方法,我们检测了内异症87例与正常人41例的血清子宫内膜抗体(EMAb)及CA125值,报告如下。内异症87例,24~39岁,或经腹腔镜手术证实,或在我院行阴道B超检查明确有巧克力囊肿。正常对照41例为近期有盆腔手术史,但无内异症的就诊者。空腹抽取静脉血,应用放免法检测血清EMAb、CA125值。EMAb药盒由南京军区总医院免疫科提供,以阳性为异常;CA125值药盒由天津德普公司提供,以>26IU/ml为异常。统计学方法为χ2检验、t检验。结果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次氯酸消毒剂应用于全自动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机消毒纤维支气管镜的消毒效果。方法监测某院2018年6—7月(共计48 d)使用的7条纤维支气管镜。采用次氯酸消毒剂对临床使用后的纤维支气管镜进行机洗消毒5 min,分别采用ATP荧光检测法和滤膜法、倾注法对纤维支气管镜外表面及内腔面的消毒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价。结果 7条纤维支气管镜共送至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159次。分不同日期随机抽样30次,采用ATP荧光法检测表面洁净度,RLU范围10~64,中位数为22,合格率100%。共检测内腔面159次,滤膜法与倾注法检出菌落计数均为0~6 CFU/件,合格率均为100%。稳定性试验7个周期的结果显示,次氯酸消毒剂应用于全自动内镜清洗消毒机,有效氯的初始浓度为210 mg/L,经一周消毒后,处理内镜20~32条不等,有效氯浓度为74~106 mg/L。结论次氯酸消毒剂应用于全自动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机消毒纤维支气管镜可达到规定的消毒要求,次氯酸消毒剂机洗使用7 d时仍能保持有效浓度。  相似文献   
8.
多胎妊娠尤其是3胎或3胎以上者,不但并发症和围产儿死亡率明显高于单胎妊娠,而且极易早产。因此,对妊娠晚期孕妇采取措施预防早产在围产保健中具有重要意义。保胎的主要方法有二:一是使用胎儿兜;二是睡硬板床,同时配合积极治疗和细心护理。此法的临床效果比较明显,使孕周得以延长,新生儿存活率明显提高。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990年1月至1994年1月,共收治3例3胎,4例4胎。入院时股龄虽不相同,但宫高均超过单股足月妊娠水平。入院后,在病床上添加木板构成木板床,并指导孕妇缝制和使用胎儿兜,除1例4胎在孕34w时因合并严重上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感染科年轻护士护理培训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对年轻护士运用PDCA循环法进行科室护理培训。培训前后理论知识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培训前后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培训后技能考核合格率100%,理论知识考核合格率91.67%。结果运用PDCA循环对年轻护士进行护理培训具有科学性、实用性以及可操作性等特性。结论能够有效提高培训效果,减少培训频次,增强了年轻护士的临床操作能力及应对能力,有效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筛查工具在肝病患者营养状况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8月1日至2019年3月1日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214例肝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营养不良风险筛查量表(NRS2002)、生物化学指标(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前白蛋白)分别评估肝病患者的营养状况,比较不同评估方法间的差异。结果不同营养筛查指标显示肝病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分别为BMI 23.36%,NRS2002 38.79%,白蛋白45.79%,血红蛋白43.46%,前白蛋白85.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白蛋白与前白蛋白的相关性最高(r=0.3591,P 0.0001),BMI与NRS2002评分的相关性较高(r=0.3537,P=0.0001),NRS2002评分与白蛋白、血红蛋白及前白蛋白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693、0.1921、0.2262(P值分别为0.0321、0.0411、0.0031)。上述指标在肝硬化患者中筛查营养不良发生率均较非肝硬化患者高,其中两组BMI、白蛋白与前白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7.909、4.098、6.313,P值分别为0.005、0.043、0.012)。除了BMI在不同性别肝病患者营养状况筛查中有统计学差异(χ~2=8.677,P=0.003),其余各筛查指标对不同年龄、性别肝病患者的营养状况筛查均未见明显差异(P 0.05)。结论 BMI、NRS2002和生物化学指标(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前白蛋白)有明显相关性,均可用于临床肝病患者的营养评估;但NRS2002简便易行,重复性好,适用范围较广,较其他指标临床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