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詹增土 《医学综述》2010,16(14):2095-2098
白质损伤在临床上十分常见,近年研究表明其与认知功能障碍、痴呆有着密切联系,有关白质损伤的研究正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慢性脑缺血是血管性痴呆、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等多种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病理状态,是造成白质损伤的重要原因。现就慢性脑缺血白质损伤在模型、行为学、病理、机制和药物干预方面的实验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百乐眠胶囊治疗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的治疗效果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收治的帕金森病睡眠障碍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其中对照组的患者仅用抗帕金森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的患者用抗帕金森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百乐眠治疗,2组患者经过2个月治疗后,对治疗前后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 0. 05),2组患者经过2个月的治疗,观察组的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所有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 0. 05)。结论:在临床治疗帕金森病失眠患者时,在使用抗帕金森药物的基础上加用百乐眠进行治疗,能够使患者失眠得到明显改善,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手指点穴配合机械辅助排痰对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46例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4例。治疗组采用手指点穴配合机械辅助排痰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机械辅助排痰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简化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评分)、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CPIS量表评分、Fugl-Meyer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CPIS量表评分、Fugl-Meyer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PIS量表评分与Fugl-Meyer评分呈负相关性,CPIS量表评分与改良Barthel指数也呈负相关性。结论手指点穴配合机械辅助排痰能有效改善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的肺部症状,有利于卒中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BTX-A注射唾液腺改善脑卒中流涎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住院的30例脑卒中后流涎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吞咽康复训练12周,治疗组在常规吞咽康复训练基础上予超声引导下100U BTX-A双侧腮腺和颌下腺分别注射35U及15U。采用流涎频率评分、教师流涎分级法(TDS)、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法中关于流涎的分级标准于BTX-A治疗前、治疗12周后评估各组患者的流涎程度。结果 BTX-A注射唾液腺12周后,治疗组的流涎频率评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P<0.05);治疗组TDS评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P<0.05);治疗组Frenchay流涎评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常规吞咽训练配合BTX-A注射唾液腺明显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流涎症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及副作用少,对改善患者形象及生活自信建立帮助巨大,值得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舌三针为主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脑神经机制的影响。方法将130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配合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舌三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吞咽功能(洼田饮水试验评分)、精神状态[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表面肌电图各项指标[平均振幅值(AEMG)、持续时间(t)]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HAMA评分及HAMD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HAMA评分及HAMD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空吞咽时及吞咽5 mL水时sEMG各项指标(颏下肌群及舌骨下肌群的AEMG和t)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空吞咽时及吞咽5 mL水时sEMG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误吸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16.1%和17.7%,对照组分别为36.2%和32.8%,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舌三针配合康复训练及低频脉冲电刺激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缺血性中风的不同中医证型分布,并总结其与血脂、颈动脉超声征象及同型半胱氨酸(Hcy)之间的关系,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6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体检的缺血性中风患者280例作为研究对象,参照2011年中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对纳入者进行证型分类,并对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酗酒史、血脂水平、颈动脉斑块性质、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等进行分类比较。结果:1) 280例患者主要有风痰阻络、气虚血瘀及肝肾亏虚3个证型,其中风痰阻络的发病率所占比例最高,随之是气虚血瘀及肝肾亏虚。各证型中男性发病比例明显高于女性患者,各证型间年龄无统计学意义。2)男性酗酒或抽烟的例数明显高于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 619,P=0. 032 0. 05),但各证型之间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3)各证型血脂指标中仅HDL-C水平正常,其余TC、TG、LDL-C均表达异常,其中以风痰阻络型表达最高(P 0. 05),其次为气虚血瘀型(P 0. 05)和肝肾亏虚型(P 0. 05)。4)风痰阻络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最高,为80. 62%,继而是气虚血瘀,为74. 74%,最低为肝肾阴虚组58. 93%,各证型间斑块构成比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各证型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5)风痰阻络组患者的Hcy水平最高,随之是气虚血瘀型及肝肾阴虚组(P 0. 05)。结论:缺血性中风存在风痰阻络、气虚血瘀及肝肾亏虚3种证型,不同证型之间血脂、颈动脉超声征象及Hcy水平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体感游戏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患者认知、步态的影响。方法 2018年6月至2020年1月,35例PD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n=17)和实验组(n=18),其中5例脱落,两组各剩15例。对照组接受传统的步态训练4周,实验组在接受传统的步态训练基础上的增加游戏训练4周,治疗前、后采用帕金森综合评分量表第三部分(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 Ⅲ, UPDRS Ⅲ)、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 BBS)、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双负荷计时“起立-行走”测试(double test the time up and go, TUGTDT),10米步行测试对PD患者进行评分。30例患者完成了干预其中对照组15例,实验组15例。结果 实验组及对照组UPDRS Ⅲ、BBS、TUGTDT测试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10米步行测试、MoCA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改善(P<0.05)。结论 传统步态训练结合游戏较单纯传统步态训练更能改善帕金森患者的步态、平衡及认知。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曲池穴及足三里穴对MCAO模型大鼠行为学、超微结构及TGF-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的影响,探析针刺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将60只健康成年的Sprague Dawley大鼠(SD鼠)常规驯养3 d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针刺组,各20只。模型组及针刺组大鼠接受线栓法进行脑缺血模型制备,假手术组大鼠仅接受皮肤切开及血管剥离术,假手术组及模型组术后回笼继续饲养,每日模拟捉拿、穴位点触一次。针刺组接受针刺曲池穴及足三里穴,1次/d,30 min/次,连续干预7 d。治疗前后记录大鼠catwalk系统动静态指标的变化,TTC染色观察大鼠脑梗死体积的变化,透射电镜观察大鼠脑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TGF-β1浓度的差异。结果:1)Catwalk系统参数分析:造模组大鼠步行速度明显慢于假手术组,步行时间明显较针刺组长,其中针刺组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TTC及其图像软件分析:造模组大鼠存在明显脑梗死区域,针刺组脑梗死体积小于模型组(P0.05);3)透射电镜:假手术组大鼠脑组织神经元细胞结构基本正常,模型组神经元细胞结构受破坏,包括细胞膜不完整、细胞核肿胀、内质网减少等,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大鼠脑组织具有较为完整的细胞膜及细胞核结构,线粒体空泡病变现象亦有明显改善。4)Western blot:假手术大鼠脑组织的TGF-β1浓度明显高于2组造模大鼠,经过针刺干预后2组造模大鼠脑组织TGF-β1均高于假手术组,其中针刺组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曲池穴及足三里穴可通过上调TGF-β1浓度实现神经细胞增殖及结构修复,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对卒中相关性肺炎( SAP)的预防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332例伴高血压并有吞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分为两组。 A组96例全程口服 ACEI类降压药,B 组236例全程服用其它类降压药。比较两组28d内SAP的发生率。结果 A组有6例发生SAP,发病率为6.25%;B组有33例发生SAP,发病率为13.98%。 A组 SAP发病率低于B组(χ2=3.936,P=0.0473)。结论伴高血压并有吞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服用 ACEI降压比服用其它类降压药 SAP 的发病率低。ACEI对SAP可能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慢性全脑低灌注大鼠侧脑室旁白质改变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7(MMP-2和MMP-7)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20d组、40d组、60d组)共4组。模型组行双侧颈总动脉分期永久结扎术制备慢性全脑低灌注模型。透射电镜观察胼胝体和内囊超微结构变化;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星形胶质细胞变化;免疫印迹法检测髓鞘碱性蛋白(MBP)含量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印迹法观察和检测MMP-2和7表达变化。结果电镜观察可见模型20d组侧脑室旁白质有髓纤维髓鞘发生变形、板层结构疏松、崩溃等脱髓鞘改变,血管周围有明显水肿现象,而假手术组未见明显变化。各模型组见星形细胞胞体肥大、突触增粗、数量增多,随低灌注时间延长GFAP表达增多,而MBP减少,较假手术组差异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各模型组MMP-2和MMP-7表达均较假手术组增多(P0.01或P0.001),MMP-2和MMP-7表达与侧脑室旁白质损伤呈明显正相关。结论大鼠慢性全脑低灌注引起持续性的侧脑室旁白质缺血性损伤,MMP-2和MMP-7表达上调可能参与白质损伤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