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1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选择性肝动脉栓塞(TAE)治疗外伤性肝破裂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术后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2015年5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83例外伤性肝破裂患者,41例接受腹腔镜手术,42例接受腹腔镜手术联合TAE治疗。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外伤性肝破裂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在术后1 w,联合组患者有效止血率为90.5%,显著高于腹腔镜手术组患者的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38,P<0.05);联合组发生术后感染3例(7.1%),腹腔镜手术组发生感染11例(26.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34,P=0.017);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肝损伤程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糖尿病和手术方法为外伤性肝破裂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手术联合TAE治疗肝破裂出血患者止血有效率较高,针对合适的患者采用联合手术方案,能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背景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由于下食管括约肌功能障碍引起胃内容物反流导致的一系列慢性症状和食管黏膜损害,可引起胃灼热、胸痛、反酸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GERD通常需要长期的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常用的手术方式为toupet胃底折叠术,疗效较好。已有研究显示Stretta射频治疗可明显改善GERD症状和患者生活质量。目的 对比Stretta射频治疗与toupet胃底折叠术治疗GERD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于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汉阳医院确诊为GERD并行toupet胃底折叠术或Stretta射频治疗的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行toupet胃底折叠术者73例(toupet胃底折叠术组),行Stretta射频治疗者45例(Stretta射频治疗组)。分析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反流情况,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治疗后6个月DeMeester计分、食管下括约肌(LES)压力,疾病转归。结果 随访结束时,toupet胃底折叠术组失访3例,Stretta射频治疗组失访2例,最终共113例患者纳入本研究。两组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反流时间、反流次数、酸反流时间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方式与时间在DeMeester计分、LES压力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治疗方式、时间在DeMeester计分、LES压力上主效应显著(P<0.05)。Stretta射频治疗组治疗后6个月DeMeester计分低于toupet胃底折叠术组,LES压力高于toupet胃底折叠术组(P<0.05)。两组吞咽困难、腹胀、腹泻、慢性疼痛、GERD复发、因GERD严重并发症死亡发生率、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比例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后6个月反流次数〔RR=1.202,95%CI(1.729,3.981),P=0.031〕、DeMeester计分〔RR=1.567,95%CI(1.132,2.170),P=0.001〕、LES压力〔RR=1.302,95%CI(1.809,2.096),P=0.037〕是toupet胃底折叠术组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治疗后6个月反流次数〔RR=1.583,95%CI(1.168,2.145),P=0.022〕、DeMeester计分〔RR=1.792,95%CI(1.422,2.258),P=0.004〕、LES压力〔RR=1.653,95%CI(1.365,4.477),P=0.015〕是Stretta射频治疗组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论 与传统toupet胃底折叠术相比,Stretta射频治疗在不增加预后风险的情况下,同样能够明显改善GERD患者食管内pH及压力,有望进一步广泛应用于临床作为顽固性GERD的有效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