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正> 内蒙古是以蒙古族为主体以汉族为多数的多民族自治区。交通不便,经济不发达。居住在乡镇以下的农村、牧区人口,占总人口的80%以上。农村、牧区的急慢性传染病的发病人数,占总发病数的80%以上。各种地方性疾病的病区都分布在农村、牧区,目前全区有1100多万人口受着地方性疾病的威胁。有75.76%的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是不符合卫生标准的三级水。农村、牧区等基层的预防保健机构不健全,缺乏适宜人才。加之群众文化卫生素质低,缺乏预防保健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畜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自治区有蒙古旱獭、达乌尔黄鼠、布氏田鼠和长爪沙鼠四个类型的鼠疫自然疫源地,面积为33万多km~2,占内蒙古总面积的28.6%。“八五”期间,积极开展了以保护人群为目的,主动监测鼠间疫情,及时处理疫区的综合鼠疫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1 鼠疫监测和防治工作1.1 人间 防止发生人间鼠疫是鼠防工作的根本目的。各级政府对鼠疫防治工作给予了很大的重视和支持,把宣传教育工作当作预防人间鼠疫的重要措施。坚持深入开展鼠疫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以提高群众的鼠防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强调了““三不”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结核病控制项目的卫生经济学评价,为卫生资源投入与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成本一效果分析、成本一效用分析、成本一效益分析方法对2005—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结核病控制项目资金的投入与效果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结果2005—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DOTS策略后共挽回DALY1555672.3年,共获得22003个完整生命;减少新发传染性肺结核病人73805110708例,避免了新发病例DALY损失777836.16~1166751.61年。DOTS策略每治愈1例结核病人需花费1825.72元,节省费用4574.28元,总计节省费用67521.28万元。结论DOTS策略减轻了肺结核患者的经济负担,是一项低投入高效益、高效果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的河套地区,是内蒙古 高原长爪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组成部分。近半个世纪以 来,随着以农田水利建设为主的人类经济活动的逐渐加剧,使 那里的生态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现已不具备保存鼠疫自 然疫源性的条件。本文旨在回顾该地区环境变迁过程的基础 上,以大量的调查资料论证疫源性消除的根本原因及依据。 1 疫史及自然概况 于本世纪的1917、1920、1921、1941年,曾于河套平原发生 过人类鼠疫流行。据疫史考证,其中有当地原发性腺鼠疫病 例,说明早年…  相似文献   
5.
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的河套地区,是内蒙古高原长爪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组成部分.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以农田水利建设为主的人类经济活动的逐渐加剧,使那里的生态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现已不具备保存鼠疫自然疫源性的条件.本文旨在回顾该地区环境变迁过程的基础上,以大量的调查资料论证疫源性消除的根本原因及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近几年内蒙古自治区布氏杆菌病的空间分布、空间自相关性及其流行蔓延趋势,为布病的有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内蒙古自治区2006~2012年各市级行政单位布氏杆菌病发病资料,运用ArcGISl0.0对其年均发病率进行发病率分布图的绘制,并利用空间统计方法,分析布氏杆菌病的空间聚集性及自相关性。结果:布氏杆菌病发病率地图和局部空间统计分析发现在中东部地区存在空间聚集,MORAN散点图显示应对锡林浩特市进行重点防控,以减少对周边城市的影响。结论:空间分析技术对布氏杆菌病发病空间特征的探讨结果可以为布病的有效防治提供有价值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预测内蒙古自治区2013-2018年布氏杆菌病发病趋势。方法:利用内蒙古自治区2006-2012年布氏杆菌病疫情资料建立灰色模型GM(1,1)。结果:内蒙古自治区布氏杆菌病发病率(1/10万)的灰色数列模型为:Yt=(33.23+43.66/0.06)e0.06t-43.66/0.06(t=0,1,2,…,7),拟合检验显示本模型拟合精度合格(C=0.46,P=9.11),能较好地预测布氏杆菌病发病率的中长期趋势。结论:2013-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布氏杆菌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2006年至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空间分布、空间自相关性及其流行蔓延趋势,为乙肝的有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内蒙古自治区2006年至2012年各市级行政单位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资料,运用ArcGIS10.0对其年均发病率进行发病率分布图的绘制,并利用空间统计方法,分析乙肝的空间聚集性及自相关性.结果 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地图和局部空间统计分析发现该病不存在空间聚集,MORAN散点图显示应对阿拉善盟和兴安盟进行重点防控,以减少对周边城市的影响.结论 空间分析技术对乙肝发病空间特征的探讨结果可以为乙肝的有效防治提供有价值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