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肿瘤学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非激素依赖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213例1999年1月至2006年12月术前未接受任何治疗的ER、PR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随访追踪患者生存信息.应用组织微阵列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免疫荧光技术,检测HER2、CK5/6、CK14、EGFR、p53、p63、Vimenti...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对人胃癌细胞HGC-27生长及Fas相关因子1(fasassociated factor 1,FAF1)m RNA表达的影响,探讨Hp致胃癌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 人胃癌细胞HGC-27与不同浓度Hp标准菌株NCTC11637共培养24 h,根据感染复数(细胞/细菌比)分为1∶1共培养组、1∶50共培养组、1∶100共培养组、1∶200共培养组及对照组(未与Hp共培养),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0 h、12 h、24 h、48 h的OD值,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共培养24 h后以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 RT-PCR)技术检测HGC-27细胞FAF1 m RNA的相对表达量,比较不同浓度Hp感染前后FAF1 m 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经革兰氏染色及生化实验证实培养细菌为Hp。与对照组相比,共培养12 h时,1∶50共培养组细胞增殖活性升高(P〈0.05),1∶1共培养组、1∶100共培养组及1∶200共培养组细胞增殖活性低于对照组(P〈0.05);共培养24 h、36 h、48 h时,各共培养组细胞增殖活性均低于对照组(P〈0.05)。共培养24 h时,1∶1共培养组及1∶50共培养组细胞凋亡率及FAF1 m RNA的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1∶100共培养组及1∶200共培养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FAF1 m RNA的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Hp感染可导致胃癌细胞增殖凋亡失衡,下调胃癌细胞FAF1 m RNA的表达,FAF1m RNA的表达量与Hp的感染浓度有关,FAF1 m RNA的表达下调可能是Hp致胃癌发生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临床疗效评价与病理评价之间存在差异的病理学基础.方法 收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2005年6月至2007年12月施行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209例.新辅助化疗前均行核芯针穿刺活检.化疗结束后4周内实施乳腺癌根治术.新辅助化疗前后均对乳腺原发灶进行临床体检、乳腺X线检查和(或)超声检查.实施新辅助化疗后,依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版)对乳腺癌原发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依Miller和Payne(MP)分级系统进行病理评价.应用SPSS 15.0软件分析临床评价与病理评价的相关性.结果 (1)新辅助化疗后依临床体检结果进行临床评价:完全缓解33例,部分缓解124例,疾病稳定41例,疾病进展11例.(2)新辅助化疗前后均行乳腺X线检查87例,依乳腺X线检查进行临床评价: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42例,疾病稳定37例.(3)新辅助化疗后MP分级病理评价:1级14例,2级35例,3级106例,4级36例,5级18例.(4)临床体检相关的临床评价与病理评价存在统计学相关性(x2=33.668,P=0.001),乳腺X线检查相关的临床评价与病理评价存在统计学相关性(x2=22.404,P=0.004).(5)新辅助化疗病理评价与X线检查相关临床评价存在差异的病理学改变有:残存浸润癌以脉管瘤栓为主要表现形式;伴有大片黏液湖形成的黏液腺癌;导管内癌残存,伴明显沙砾样钙化及周围组织的沙砾样钙化;间质结节状纤维化等.结论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评价与病理评价存在统计学相关性.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相应的病理学基础.伴有大片黏液湖形成的黏液腺癌、导管内癌的残存伴沙砾样钙化及间质结节状纤维化可能是临床评价低估治疗疗效的原因之一;而残存癌表现为脉管瘤栓可能是临床评价高估治疗疗效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与进口PathVysion HER2试剂盒比较,评价国产金菩嘉GP HER2试剂盒检测乳腺癌患者HER2基因状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10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简称"乳腺癌")肿瘤组织标本,分别采用FISH技术与GP HER2试剂盒和PathVysion HER2试剂盒检测乳腺癌患者HER2基因表达水平,比较2种试剂盒检测乳腺癌患者HER2基因表达差异,并评价GP HER2试剂盒检测乳腺癌患者组织标本中HER2基因扩增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结果 GP HER2试剂盒和PathVysion HER2试剂盒检测乳腺癌患者组织标本中HER2基因扩增率分别为25.0%(27/108)和26.9%(29/108).与PathVysion HER2试剂盒相比,GP HER2试剂盒检测乳腺癌患者组织标本中HER2基因扩增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分别为89.7%(26/29)、98.7%(78/79)和96.3%(104/108),PPV和NPV均为96.3%(26/27,78/81).GP HER2试剂盒检出第17号染色体多倍体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分别为93.3%(14/15)、100%(93/93)和99.1%(107/108).结论 GPHER2试剂盒在检测乳腺癌患者组织标本中HER2基因状态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及准确性高,在临床评价乳腺癌HER2基因状态中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组织、癌旁乳腺组织及淋巴结的形态学改变,并提出相关鉴别诊断注意点。方法收集入组新辅助化疗病例119例,治疗前均行核芯针穿刺活检(CNB)。复习新辅助化疗后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切片,分别记录癌组织、癌旁乳腺组织及淋巴结的治疗后改变,并根据上述改变提出鉴别诊断的注意点。结果癌组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变及间质纤维化等多种反应,癌细胞的空泡变性、合体癌细胞等需与泡沫细胞、多核巨细胞等鉴别,免疫组化染色(AE1/AE3、CD68等)有助益。癌组织的间质反应可作为新辅助化疗后肿瘤完全消失的组织学线索。淋巴结存在与原发灶相似的治疗后改变,但出现比例较低。癌旁乳腺组织可出现导管上皮增生等改变,需与残存的导管内癌鉴别。结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的形态学改变会造成诊断困难,复习治疗前CNB切片、充分及必要的取材、免疫组化染色(AE1/AE3、CD68等)有助于诊断及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过表达FAs相关因子1(fas-associatedfactorl,FAF1)基因的慢病毒载体,探讨其对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RT-PCR法扩增FAF1cDNA,亚克隆至GV218质粒中,经酶切及DNA测序鉴定正确以后,把含有FAF1基因的重组质粒与pHelper1.0和pHelper2.0载体质粒转染至293T细胞包装慢病毒。用包装好的慢病毒感染人胃癌细胞HGD27,Realtime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转染前后FAF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的改变。结果:FAF1基因扩增产物长度为1996bp,酶切及测序结果鉴定GV218-FAF1质粒构建正确,成功包装的慢病毒滴度为2×10^8TU/mL。HGC-27细胞转染FAF1过表达慢病毒48h后,细胞形态由长梭形变得不规则。过表达FAF1慢病毒转染组FAF1基因mRNA表达水平2.436±0.538,是阴性对照组1.086±0.226的2.24倍,P〈0.001;是空载转染组1.182±0.381的2.06倍,P〈0.001。过表达FAF1慢病毒转染组FAF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1.515±0.377,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的0,P〈0.001;也显著高于空载转染组的0,P〈0.001。过表达FAF1慢病毒转染组凋亡率(84.66±5.92)%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的(4.60±3.80)%,P〈0.001;也显著高于空载转染组的(7.32±3.82)%,P〈0.001。结论:成功构建并鉴定FAF1基因过表达慢病毒载体,FAF1基因表达上调使胃癌细胞凋亡增加。  相似文献   
8.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组织学疗效评价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根治标本的组织学疗效评价标准.方法 收集2005年6月至2007年6月乳腺癌新辅助化疗154例档案,其中改良根治术139例,保乳手术15例.化疗结束后4周内实施乳腺根治术.按照Miller and Payne(MP)分级系统的标准规范进行取材、制片和按该系统组织学疗效评价标准进行分级评价,同时与既往应用的肿瘤治疗反应评价系统(既往评价系统)进行比较.对所有病例进行常规随访.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154例手术标本所获得的组织学疗效评价信息:MP分级系统1级12例(7.8%)、2级33例(21.4%)、3级64例(41.6%)、4级31例(20.1%)、5级14例(9.1%);既往评价系统分别为轻度治疗反应51例(33.1%)、中度治疗反应71例(46.1%)、重度治疗反应32例(20.8%).MP分级系统与既往评价系统各组病例比例之间存在统计学相关(X2=186.660,P<0.01).(2)154例患者中147例获得随访信息(95.5%),随访时间16~38个月;其中14例出现术后复发、远处转移或死亡.MP分级系统5个级别组与患者生存状态均相关(X2=11.612,P=0.020),既往评价系统3个级别组与患者生存状态均无关(X2=0.881,P=0.644).结论 MP分级系统可以用于肿瘤化疗后的组织学疗效评价,与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组合性抗体在乳腺癌继发肺内腺癌患者病理学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9例乳腺癌继发肺癌患者标本中乳腺珠蛋白(MGB1)等8种抗体的表达,另选266例已确诊的其他部位腺癌及肺内转移性腺癌为对照,评价其鉴别肺内转移性乳腺癌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阳性预测值。结果天冬氨酸蛋白酶(Napsin A)、肺泡表面活性蛋白A和B(SP-A和SP-B)在肺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4.2%、78.9%和42.1%,而在乳腺、胃肠道、肝胆胰、子宫及卵巢腺癌和肺内非乳腺来源的转移性腺癌中呈阴性表达;甲状腺转录因子(TTF-1)在肺癌中阳性率为86.8%,在乳腺癌中呈阴性表达。乳腺珠蛋白(MGB1)、大囊泡病液体蛋白-15(GCDFP-15)在乳腺癌中阳性率分别为62.9%和42.9%,在肺癌中呈阴性表达,并且显著高于其他部位腺癌(P<0.05);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在乳腺癌(88.6%和71.4%)表达显著高于肺癌(2.6%和2.6%)。将TTF-1、NapsinA、SP-A、SP-B、MGB1、GCDFP-15、ER和PR抗体组合检测39例乳腺癌继发肺癌患者,其鉴别肺内转移性乳腺癌的敏感度为87.5%,特异度为71.4%,阳性预测值为93.3%。结论组合性抗体TTF-1、NapsinA、SP-A、SP-B、MGB1、GCDFP-15、ER和PR有助于准确鉴别乳腺癌患者继发肺癌是转移性乳腺癌或肺原发癌,可为这类患者的临床分期和个体化治疗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晚期肾癌索拉非尼治疗后形态学改变二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晚期肾癌患者索拉非尼治疗后形态学及肾癌相关蛋白表达改变的特点.方法 晚期肾癌索拉非尼治疗后的组织2例,行HE染色病理学检查,应用国内常用组织学分级系统评价治疗反应,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原发性肿瘤组织与复发或转移灶索拉非尼治疗后的免疫表型改变. 结果 2例患者标本病理类型与治疗前无改变,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疗反应,表现为肿瘤细胞轻度退行性改变,肿瘤组织可见明显坏死及间质纤维化.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显示索拉非尼治疗前后肾癌相关抗原Vimentin、AE1/AE3、CK7、CK8、CK18及CD10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索拉非尼治疗后肾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VEGF受体-2(VEGFR2)、p53及Ki-67蛋白表达增强,而Bcl-2蛋白表达降低. 结论 索拉非尼治疗后可引起转移癌或复发肿瘤与原发肿瘤之间的形态学差异,以瘤细胞退行性改变及间质纤维化为主要表现,但转移性肾癌病理组织学类型无改变.VEGF、VEGFR2等表达的变化可能与索拉非尼疗效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