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1991年 1月~ 1 999年 4月本院对 1 0 5例患原发性肝癌、肝血管瘤、肝内胆管结石、严重肝损伤、肝结核病、慢性肝脓肿的患者作肝脏切除术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男性 78例 ,女性 2 7例 ,年龄 2 1~ 5 9岁 ,平均39岁。原发病情况 :原发性肝癌 77例 ,肝血管瘤 1 0例 ,肝内胆管结石 8例 ,严重肝损伤 6例 ,肝结核病并感染 2例 ,慢性肝脓肿 2例。所有病例均经 B超、CT、MRI、病理检查证实。1 .2 手术方式1 0 5例患者均采用常温下间隙阻断入肝血流 ,阻断次数 1~ 3次 ,阻断时间 1 0~ 2 5 min,合并肝硬化者每次阻…  相似文献   
2.
因胆囊管或胆囊颈嵌顿结石或合并炎症引起肝总管狭窄所致梗阻性黄疸(Mirizzi综合征)者比较少见。Mirizzi综合征的特征为:(1)胆囊管与肝总管连接的解剖变异;(2)胆囊管或胆囊颈结石嵌顿;(3)胆总管因结石或炎症致部分梗阻;(4)黄疸,反复发作胆管炎,时间长可致胆汁性肝硬变。本文报告我院近10年来收治12例、均经手术证实的:Mirizzi综合征,12例术后均获满意效果,本文对此征术前诊断及每一病理阶段术中处理要点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困难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自引进中国以来,全国许多医院开展了此项手术,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但对急性胆囊炎、萎缩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胆囊颈结石嵌顿、有手术病史和术后肠粘连病史等困难的LC,各地医院开展情况不一,目前多数仍在探索当中.我们医院自95年开展LC以来,符合上述病史的病例共有68例,效果满意,无严重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5.
余岚  蔺兵虎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20):2947-2948
急性阑尾炎是妊娠期最常见的外科疾病。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发病率国内资料为0.5‰~1‰[1]。由于妊娠期间阑尾炎临床表现不典型,增加了诊断的难度,导致孕妇和胎儿的并发症、死亡率增加。如何正确及时地诊断,恰当地处理将直接影响妊娠的结局。本文对我院1988年至2004年收治的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49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9例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者,年龄21岁~32岁。早孕发病22例,中期23例,晚期4例。既往有慢性阑尾炎病史者12例。1.2临床特征右下腹疼痛和压痛均有,反跳痛31例,占63.2%;有转移性右下腹疼痛者仅18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对老年急性肠梗阻肠黏膜屏障功能、细菌移位及全身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03/2015-03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医院肛肠科收治的老年急性肠梗阻行手术治疗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对症支持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比较两组干预前后24 h尿99m Tc-DTPA排泄率、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内毒素水平、两组治疗后静息能量消耗及非蛋白呼吸商情况及治疗前后两组白介素(interleukin,IL)-6、肿瘤坏死因子-a(tumor necrosis factora,TNF-a)和血栓素B_2(thromboxane B_2,TXB_2)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24 h尿99m Tc-DTPA排泄率低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内毒素水平低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静息能量消耗及非蛋白呼吸商水平低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IL-6、TNF-a和TXB_2水平低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老年肠梗阻,使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能有效的恢复肠黏膜屏障功能,减少肠道菌群移位,减轻全身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错配修复蛋白MLH1、PMS2、MSH2、MSH6和Ki-67的表达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中的临床意义及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13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结直肠癌患者,回顾性分析4种错配修复蛋白和Ki-67的表达在结直肠癌中的临床意义,分析其与随访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在213例病例中, MLH1、PMS2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病变部位有关(P<0.05),Ki-67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病变部位、脉管内癌栓侵犯有关(P<0.05),在男性、未侵及固有肌层、肿瘤分期为Ⅰ期的结直肠癌,4种错配修复蛋白MLH1、PMS2、MSH2、MSH6和Ki-67的表达有相关性(P<0.05),对符合标准的患者定期随访,微卫星不稳定性、Ki-67的表达与患者的无疾病进展生存率有相关性(P<0.05)。结论错配修复蛋白MLH1、PMS2、MSH2、MSH6和Ki-67的表达在结直肠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且在一定情况下,错配修复蛋白MLH1、PMS2、MSH2、MSH6与Ki-67的表达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逆蠕动盲肠直肠吻合术与结肠全切除回直肠吻合术对重度顽固性慢性传输型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47例慢传输型便秘(STC)患者按照实际病情所采取的手术方式不同分为逆蠕动盲肠直肠吻合术组(观察组)25例和结肠全切除回直吻合术组(对照组)22例;综合评价两组患者术后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大便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主要并发症有切口感染、腹膜后淋巴瘘和小肠梗阻,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Wexner肛门失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GIQL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胃肠功能基本正常的重度STC患者,逆蠕动盲肠直肠吻合术的综合疗效要优于结肠全切术。  相似文献   
9.
对1990—01~2006—10我们收治的腹壁切口内膜异位症19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年龄22~35(平均28)岁。均有剖宫产手术史。本组中11例为纵切口,8例为横切口,发病时间距剖宫产时间11个月~5a,其中2次剖宫产者1例,其发病时间为第2次剖宫产后13个月。  相似文献   
10.
自1991年国内引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由于它的微创特点,广受医疗同行和患者的推崇.我院自1995年开展LC以来,早期LC中转的主要原因为Calot三角的水肿及粘连.通过不断总结积累经验,我院近五年来对LC中发现Calot三角明显水肿、粘连的236例患者,均用电凝钩结合吸引器解剖胆囊三角,分离显露胆囊管及胆囊动脉,顺利完成LC 229例,疗效满意.其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