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内科学   2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日本血吸虫编码抱雌沟蛋白保守区cDNA核酸疫苗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为研究血吸虫性别特异性表达基因的核酸免疫特性。方法 本研究将所克隆的编码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抱雌沟蛋白基因保守区cDNA片段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 pcDNA3中 ,得到的重组质粒直接免疫昆明系小鼠 ,感染血吸虫尾蚴 ,7周后剖杀小鼠冲虫 ,进行成虫和虫卵计数。结果 其减虫率为 32 4 % ,肝脏减卵率为 4 6 9%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初步显示血吸虫抱雌沟蛋白基因DNA疫苗具有一定的核酸免疫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2.
血吸虫受发育调节的相关蛋白及其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吸虫生活史各阶段可作为血吸虫疫苗和药物介入的靶阶段。对血吸虫不同发育阶段蛋白分子和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的了解 ,有助于探索其生长发育的机制 ,为研制有效的阻断传播的疫苗和新的药物提供科学指导。本文就血吸虫受发育调节而呈阶段性表达的蛋白及其功能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由于虫卵在血吸虫病理学和血吸虫病传播上的重要作用,血吸虫虫卵及血吸虫雌虫产卵机制已成为药理性攻击研究和疫苗研制的重要对象。本文对近年来血吸虫卵壳蛋白基因的研究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4.
由于虫卵在血吸虫病理学和血吸虫病传播上的重要作用,血吸虫虫卵及血吸虫雌虫产卵机制已成为药理性攻击研究和疫苗研制的重要对象。本文对近年来血吸虫卵壳蛋白基因的研究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重组日本血吸虫脂肪酸结合蛋白在几种佐剂条件下的免疫预防效果。方法用E.coli表达日本血吸虫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制备日本血吸虫脂肪酸结合蛋白与GST的重组融合蛋白(rSj14/GST),分别以福氏完全佐剂(FCA)/福氏不完全佐剂(FIA)、卡介苗(BCG)和免疫刺激复合物(ISCOM)作为佐剂免疫昆明系小鼠,比较攻击感染后的减虫效果。结果以BCG为佐剂皮内免疫和以ISCOM为佐剂皮下免疫分别诱导了34.3%和36.0%的减虫率;而以FCA/FIA为佐剂进行免疫,虽然诱导了较高的抗体反应,但几乎没有产生明显的减虫效果(8.5%)。结论BCG和ISCOM均是rSj14/GST的适宜佐剂。  相似文献   
6.
目的 在昆虫细胞中表达获得可溶性的日本血吸虫SjPP重组蛋白。 方法 提取日本血吸虫成虫总RNA,通过RT-PCR扩增出SjPP基因的编码区序列,将其定向克隆到供体质粒pFastBac HT-B中,构建重组杆状病毒供体质粒pFastBac-SjPP,转化入大肠埃希菌DH10Bac进行转座,提取重组杆粒Bacmid-SjPP,用阳离子脂质体法转染粉纹夜蛾(TN5B1-4)细胞。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分析重组蛋白表达情况。 结果 构建了含日本血吸虫SjPP基因的重组杆粒Bacmid-SjPP,转染TN5B1-4细胞后,获得有感染力的重组杆状病毒,并在TN5B1-4细胞中成功表达SjPP蛋白。该重组蛋白可被抗SjPP蛋白的兔血清识别。 结论 成功构建SjPP基因重组杆状病毒,并在TN5B1-4细胞中表达,该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  相似文献   
7.
烯醇酶不仅是糖酵解的关键酶,还具有其他多种功能,不仅存在于细胞质中,还在细胞膜、细胞核中存在.它在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表面具有纤溶酶原受体的功能.参与病原体与宿主纤溶酶原的结合,与病原体对宿主的侵袭和感染有关,是一个潜在的保护性抗原;它在细胞核内参与了基因转录的凋榨过程,具备热激蛋白(heat shock protein)的功能.该文着重对烯醇酶在寄生虫感染宿主、寄生虫与宿主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介绍烯醇酶在一系列生物学和疾病过程中结构与功能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8.
丝/苏氨酸蛋白磷酸酶是一种调节蛋白质可逆磷酸化的酶蛋白,在细胞代谢、DNA复制、基因转录、RNA剪接、信号转导、细胞分化及凋亡、癌基因转化等细胞活动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该文着重对寄生虫的丝/苏氨酸蛋白磷酸酶的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9.
血吸虫生活史各阶段可作为血吸虫疫苗和药物介入的靶阶段。对血吸虫不同发育阶段蛋白分子和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的了解,有助于探索其生长发育的机制,为研制有效的阻断传播的疫苗和新的药物提供科学指导。本文就血吸虫受发育调节而呈阶段性表达的蛋白及其功能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日本血吸虫成虫噬菌体展示cDNA文库的构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构建日本血吸虫成虫T7噬菌体展示cDNA文库。 方法 用Trizol试剂提取日本血吸虫成虫总RNA,分离纯化mRNA,经随机引物反转录合成双链cDNA。在双链cDNA末端加上定向EcoRⅠ/HindⅢ接头,再用EcoRⅠ和HindⅢ消化,使其成为两端分别带有EcoRⅠ和HindⅢ粘性末端的双链cDNA。收集300 bp以上的双链cDNA片段,与T7Select 10-3b载体连接,经体外包装后,以大肠埃希菌BLT5403为宿主菌构建T7噬菌体展示cDNA文库。通过滴度测定及PCR技术鉴定文库质量,用7种特异性引物以PCR法从文库中钓取目的基因以检测文库的代表性。 结果 原始文库的库容量为4.98×106 pfu,扩增后文库滴度为3.85×1011 pfu/ml。对随机挑取的96个噬菌斑进行PCR鉴定,重组率为93.8%,其中95.6%的插入片段大于300 bp。7种特异性引物均能从文库中钓取到日本血吸虫成虫相关基因。 结论 构建了日本血吸虫成虫T7噬菌体展示cDNA文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