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分析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并发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血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43例DM并发aCI患者作为实验组,再选取同期该院收治的43例非DM并发ACI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空腹血糖水平、TC(总胆固醇)水平、TG(甘油三酯)水平、HDL-C(高密度脂蛋白)水平、LDL-C(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入院时和入院4周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实验组空腹血糖水平、TC水平、TG水平、L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和入院4周后实验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M并发ACI患的血糖变化对ACI的预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心脑舒通胶囊对缺血性脑血管病人血脂的影响。方法血脂增高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人562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病人在控制饮食的基础上均每晚口服辛伐他汀20 mg治疗,观察组同时加服心脑舒通胶囊3粒/次,每日3次。于用药前及用药2个月后进行血脂检查。结果两组经治疗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有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脑舒通具有降低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引起脑梗死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07年1月~2008年1月期间我科收治的103例复发脑梗死患者和同期收治的122例初发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OR=1.015)、脑血管病家族史(OR=1.139)、高血压(OR=1.333)、高纤维蛋白原(OR=1.366)、脑白质疏松(OR=1.488)是增加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复发脑梗死组的危险因素种类明显多于初发脑梗死组(P〈0.05)。复发脑梗死组与初发脑梗死组梗死灶大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复发的时间多在初发后1年内和5年后。结论脑梗死的复发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有关,危险因素越多,复发的机率越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引起脑梗死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07年1月~2008年1月期间我科收治的103例复发脑梗死患者和同期收治的122例初发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OR=1.015)、脑血管病家族史(OR=1.139)、高血压(OR=1.333)、高纤维蛋白原(OR=1.366)、脑白质疏松(OR=1.488)是增加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复发脑梗死组的危险因素种类明显多于初发脑梗死组(P〈0.05)。复发脑梗死组与初发脑梗死组梗死灶大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复发的时间多在初发后1年内和5年后。结论脑梗死的复发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有关,危险因素越多,复发的机率越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心脑舒通胶囊对缺血性脑血管病人血脂的影响。方法血脂增高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人562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病人在控制饮食的基础上均每晚口服辛伐他汀20 mg治疗,观察组同时加服心脑舒通胶囊3粒/次,每日3次。于用药前及用药2个月后进行血脂检查。结果两组经治疗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有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脑舒通具有降低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伴有房颤的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006年1月~2008年12月期间我科收治的51例伴有房颤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老年伴有房颤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房颤主要由冠心病引起。高龄、意识障碍、病变面积大、并发症多是死亡的主要因素。结论非风湿性心脏病房颤引起的大面积脑梗死在老年人中较风湿性多见,抗凝治疗及控制血压、血糖等危险因素可减少大面积脑梗死的发生及复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伴有房颤的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006年1月~2008年12月期间我科收治的51例伴有房颤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老年伴有房颤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房颤主要由冠心病引起。高龄、意识障碍、病变面积大、并发症多是死亡的主要因素。结论非风湿性心脏病房颤引起的大面积脑梗死在老年人中较风湿性多见,抗凝治疗及控制血压、血糖等危险因素可减少大面积脑梗死的发生及复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伴有心房颤动(房颤)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对2006年1月-2009年12月间伴有房颤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68例,进行临床特点分析及影响预后因素比较.结果 非瓣膜病性房颤在大面积脑梗死中最为常见.高龄、意识障碍、病变面积大、并发症多是死亡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 非瓣膜性房颤引起的大面积脑梗死较瓣膜性多见,抗凝治疗及控制危险因素,减少并发症可减少大面积脑梗死的发生及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