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目的 比较持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和持续静脉-静脉血液透析(CVVHD)两种肾脏替代治疗方法对乳酸酸中毒纠正的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选择2009年4月到2013年4月期间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及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科(ICU)住院的危重症患者137例.入选标准:符合乳酸酸中毒诊断的患者.排除标准: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和临终状态者.按随机对照的原则,将137例入选患者分为两组,其中接受持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组70例,接受持续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治疗组67例.两组患者均在CRRT治疗前及治疗后4、8、12、24、48 h监测血乳酸及动脉血气,统计两组患者的住院病死率及ICU留治时间.统计使用SPSS 15.0统计分析软件.结果 相同剂量的CVVH和CVVHD在清除血乳酸的效率[血乳酸水平治疗后4 h (11.65±3.39) mmol/L vs.(11.12±2.65) mmol/L;8 h(8.78 ±2.35)mmol/L vs.(8.59 ±2.09) mmol/L; 12 h(6.91±1.67) mmol/L vs.(6.74±1.76) mmol/L; 24 h(1.66±0.39) mmol/L vs.(1.51 ±0.30) mmoL/L; 48 h(0.95±0.24) mmol/L vs.(0.66 ±0.20)mmol/L,P>0.05]及对pH值的影响[pH值治疗后4 h(6.93±0.14) vs.(7.05±0.09);8 h(7.04±0.10) vs.(7.12±0.05);12h (7.13±0.07) vs.(7.20±0.04); 24 h(7.30±0.03)vs.(7.38 ±0.04);48 h(7.41 ±0.03) vs.(7.46 ±0.02),P> 0.05]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VVH和CVVHD两组患者的住院病死率(11.4% vs.10.4%,P=0.854)及存活患者的ICU留治时间[(9.5±2.4) dvs.(8.8±2.9)d,P=0.329],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VVH和CVVHD两种方式的持续血液净化均能有效清除患者的血乳酸,纠正患者的酸碱平衡失调;两种方式对患者留治ICU的时间及住院病死率的影响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2.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组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持续或间歇发作,而又缺乏明显形态学和生化异常改变的症候群。该病发病率高,影响范围广,但病理生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以往提出的肠道运动异常、内脏感觉过敏、脑肠作用、免疫异常等难以全面解释IBS的发病机制。目前认为肠道神经、免疫、内分泌等是一个网络调控的整体,IBS的发生与该网络调控异常关系密切。本文就IBS与精神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调控异常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抢救1例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经多科协作,严密观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给予有效治疗,积极的器官功能支持及对症处理等综合措施.抢救成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估右美托咪定在重症监护病房镇静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70例有创机械通气的ICU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镇静,控制镇静水平RamsayⅢ~Ⅳ级,以咪达唑仑作为对照,分别记录镇静起效时间、平均负荷剂量、维持剂量、停用镇静剂后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与咪达唑仑比较,右美托咪定起效迅速[(57.7±6.2)s vs (117.5±13.1)s,P<0.05],镇静的同时保持可唤醒能力[苏醒时间(0.20±0.03)min vs(11.30±2.10)min,P<0.05],治疗剂量内不诱发临床意义的呼吸抑制(发生率0.2%,P<0.05),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平均动脉压降低3.3%,心率减慢3.9%).结论 右美托咪定是重症患者镇静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5.
基因多态性与肠易激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举瑜  荆绪斌 《河北医学》2008,14(1):112-115
许多疾病的发生是多个遗传因素影响不同的易感基因或(和)同一易感基因的一个以上的相关位点以及与后天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有研究表明,IBS患者存在家族集聚现象[1];同卵双生  相似文献   
6.
机械通气危重症患者气管切开时机的选择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有创机械通气的危重症患者气管切开的最佳时机.方法 对153 例有创机械通气的危重症患者(均行气管切开)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气管切开时间(有创机械通气后)分为两组:早切组(≤7 d),晚切组(>7 d),统计其住院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ICU 留治时间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 与晚期气管切开相比,早期气管切开并未对非选择性危重症患者带来临床益处;但对于APACHE Ⅲ评分≤20 分的低评分组患者,早期气管切开能明显降低住院病死率(5.13 %vs.20.00 %)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7.69 %vs.25.00 %),缩短机械通气(4.00 d vs.10.48 d)及ICU 留治时间(9.08 d vs.10.55 d);对于APACHE Ⅲ评分>20 分的高评分组患者,早期气管切开使住院病死率(45.83 %vs.22.00 %)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33.33 %vs.12.00 %)明显增加,使机械通气(10.58 d vs.4.56 d)及ICU 留治时间(13.75 d vs.11.82 d)明显延长.结论 早期气管切开(≤7 d)仅为APACHE Ⅲ评分≤20 分的低评分组危重症患者带来临床益处.  相似文献   
7.
汕头地区中学生肠易激综合征流行病学和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汕头市区中学生肠易激综合征(IBS)患病率与抑郁、焦虑情绪以及学校心理压力水平的相关性。方法:用多级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广东省汕头市区6所中学的1 07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估算符合RomeⅡ标准IBS的期间患病率,分析抑郁、焦虑情绪和心理压力对IBS发病的影响。结果:IBS患病率14.6%,抑郁31.3%,焦虑34.3%,各年级学生的IBS、抑郁和焦虑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年级学生的心理压力总分以及各个纬度的平均分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IBS者与健康者的心理压力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学生IBS患病率与抑郁、焦虑情绪及学校心理压力水平有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人食管癌细胞株EC-109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不同浓度(0.0,2.5、5.0、10.0、20.0μg/mL)大黄索作用食管癌细胞EC-109,应用噻唑蓝比色法检测大黄素对食管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用Annexin V-FTTC碘化丙啶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活性氧变化情况。结果:不同浓度大黄素可明显抑制EC.109细胞增殖,并且呈浓度-时间依赖性;在作用EC-109细胞2h后,细胞内活性氧明显增加;12h后可见细胞凋亡率分别为8.1%、15.6%、24.0%、36.5%。结论:大黄素能明显抑制EC-109细胞的增殖,通过诱导细胞内活性氧的产生引起食管癌细胞EC-109凋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