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静脉实时超声造影在产科异常子宫局灶性病变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方法对47例产科异常子宫局灶性病变患者行经静脉超声造影,观察病变部位的微血管灌注情况,与手术和病理检查所见进行比较,分析不同病因的子宫局灶性病变造影表现特点.结果47例患者子宫局灶性病变的超声造影充盈方式及增强程度各有特点,通过对各类病变造影灌注情况的观察,可为病灶部位、大小,与周边组织的关系提供直观可靠的依据.结论超声造影可为产科异常子宫局灶性病变提供更丰富的信息,有其特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背景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iopoietin like 4, ANGPTL4)是一种血管生成素样蛋白家族中的分泌型糖蛋白,其表达上调可促进肿瘤微小血管新生.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ultrasound,CEUS)能客观地反映肿瘤微循环血流灌注状态,为临床提供血流动力学信息.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的CEUS灌注参数与ANGPTL4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浙江萧山医院行手术切除的84例H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84个肿瘤).根据ANGPTL4表达结果分为:ANGPTL4阳性表达组(48例)和ANGPTL4阴性表达组(36例).所有患者术前3d内行CEUS检查,分析病灶的血流灌注参数:增强强度(enhancementintensity,EI)和达峰时间(peaktotime,TTP),同期测定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growthfactor, VEGF)水平,术后测定组织标本ANGPTL4表达水平及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 MVD).分析CEUS灌注参数与ANGPTL4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ANGPTL4阳性表达组病灶的EI明显高于ANGPTL4阴性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NGPTL4阳性表达组病灶的TTP明显短于ANGPTL4阴性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NGPTL4阳性表达组的MVD和VEGF水平明显高于ANGPTL4阴性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HCC的EI与ANGPTL4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753, P 0.05), TTP与ANGPTL4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730, P0.05).结论HCC的CEUS灌注参数与ANGPTL4表达水平具有一定相关性,能无创性反映活体HCC的ANGPTL4表达水平,间接评估其血管新生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寻找食管癌的膈下转移淋巴结放疗前后血流变化与放疗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 食管癌伴膈下淋巴结转移的初治患者78例,均采用放射治疗.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膈下转移淋巴结放疗前后及放疗后1个月的淋巴结的大小、回声变化,血流流速和阻力指数的变化.结果 食管癌的膈下转移淋巴结放疗前后及放疗后1个月血流变化情况与淋巴结大小程度和近期疗效成正相关(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食管癌的膈下转移淋巴结放疗前后血流变化的监测可作为预测食管癌伴膈下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疗效的监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背景临床上常常采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y chemoembolization, TACE)联合索拉非尼等分子靶向药物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晚期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并取得确切疗效.超声造影具有便捷、无创等优点,能实时反映肿瘤的血流灌注状态,在疗效评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为临床疗效评估提供血流动力学信息.目的运用超声造影评估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后原发性HCC的血流灌注变化,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浙江萧山医院收治并经肝穿刺病理证实的86例H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86个病灶),按照不同治疗方法随机分为TACE治疗组(A组, 43例)和TACE+索拉非尼治疗组(B组, 43例),所有患者于治疗前1 d及治疗后3 mo行超声造影检查,比较病灶治疗前后血流灌注参数变化.结果 B组病灶治疗后增强强度、曲线下面积均较治疗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B组病灶治疗后增强强度、曲线下面积均较A组病灶治疗后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能定量评估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后HCC血流灌注变化,可为临床早期评估疗效提供有价值的血流动力学信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腺癌P53、Ki-67及p63的表达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的关系与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116例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包括肿块大小、肿瘤彩色血流分级、有无腋窝淋巴结肿大及侵犯周边组织。全部患者术后肿瘤标本均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P53、Ki-67及p63的表达情况,研究超声表现和基因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在所有病例中,肿块直径≥2cm、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2~3级、腋窝淋巴结肿大及肿块侵犯周边组织者P53、Ki-67的表达明显高于肿块直径<2cm、血流显像0~1级、无腋窝淋巴结肿大及未侵犯周边组织者对应病例(P≤0.05),而p63在肿块直径≥2cm、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2~3级、腋窝淋巴结肿大及肿块侵犯周边组织者肿瘤标本中的表达明显低于肿块直径<2cm、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0~1级、无腋窝淋巴结肿大及未侵犯周边组织者(P<0.05)。结论:乳腺癌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与P53、Ki-67及p63的表达具有相关性,二者联合能够更好地评价乳腺癌恶性程度和判定预后,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6.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评价终末期肾病患者颈总动脉管壁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VVI技术)对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颈总动脉管壁弹性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实验组36例需要血液透析的ESRD患者进行高频超声检查,应用VVI技术分别测量颈总动脉管壁6个节段(前壁、后壁、前外侧壁、前内侧壁、后外侧壁及后内侧壁)的径向最大运动速度、切向最大应变及切向最大应变率,并进行分析。对照组34例排除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症、肾移植及吸烟酗酒等病史。结果:①实验组与对照组间6个节段间的最大应变(Smax)、最大应变率(SRmax)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的最大速度(Vmax)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壁、前外侧壁及后外侧壁大于后壁、前内侧壁及后内侧壁;②两组对应各节段间的Vmax、Smax及SRmax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VI技术可检测ESRD患者颈总动脉管壁弹性的变化。颈总动脉运动的机械不一致性和不同节段的搏动指标有差别,这一结论对ESRD患者颈总动脉管壁弹性的评价有重要临床意义,并且有可能作为其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超声检查是目前小儿肠套叠常用的诊断手段,实施方便且检出率高.超声下动态观察,能检出部分自复性的暂时性肠套叠,可减少不必要的治疗和痛苦.本文总结我院近期收治的66例自复性肠套叠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中孕期胎儿手指的超声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检测胎儿手指的最佳时期,提高手指畸形检出率。材料和方法:随机选取孕13~24周的孕妇332例664只胎手,在常规孕期超声检查时观察胎儿手指情况。结果:孕13~14周胎手均处于伸手状态,但绝大部分胎儿有部分指骨尚未骨化;孕15~16周部分胎手呈握拳状,仍有部分指骨尚未骨化;孕17~18周约80%能完整显示胎儿手及各节指骨;孕21周以后握拳的比例逐渐增加,手指显示率下降。结论:孕17~18周胎儿手多处于伸手状态,各节指骨均已骨化,是观察胎儿手指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晚期妊娠妇女的临床心电图改变及异常心电图分布状况,及时发现心血管危险因素,以便加强对高危孕产妇的干预、诊治和追踪管理。方法采用日本福田Fx-401012导心电图机对2850例晚期妊娠(孕36周)妇女作常规12导联心电图描记,以及产后3个月复查12导联心电图,并进行分析对照比较。结果晚孕期异常心电图较多的有窦性心动过速、ST-T段改变、预激综合征(包括短P-R综合征)、心律不齐、低电压、期前收缩(房+室)。高龄孕妇(30岁)异常心电图发生率较低龄孕妇(≤30岁)高(P0.05)。产后3个月复查,异常心电图发生率明显降低,但是,高龄孕妇窦性心动过速、期前收缩(房+室)、房室传导阻滞(Ⅰ度、Ⅱ度、Ⅲ度)、左心室肥厚的发生率仍然高于低龄孕妇。结论晚期妊娠妇女异常心电图的发生率较高,高龄孕妇高于低龄孕妇,产后3个月大多数心电图异常病例可恢复正常。心电图检查可及时发现孕妇心血管异常,应作为妇女孕期常规检查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实时超声监护下小儿肠套叠患者手法复位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03例经超声检查确诊为小儿肠套叠患者进行动态观察,并在实时超声监护下以套头为起点用探头轻柔加压按摩,观察有无肠蠕动、套筒有无缩短或消失。按肠套包块大小、套筒长度、年龄分组分析观察结果,并与X线高压空气灌肠比较。结果 共有50例(48.5%)肠套叠患儿超声下复位成功,复位率与包块大小、套筒长度及患儿的年龄(合作程度)有关,1h后复查39例治疗成功。对于包块直径<2.0 cm者,超声监护下手法复位率明显高于X线高压空气灌肠。结论实时超声监护下手法复位对小儿肠套叠近一半患儿起到直接治疗作用,明显降低了灌肠复位等其他治疗人数,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和医疗费用,并可作为灌肠等其他治疗的筛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