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FFA)和脂联素(APN)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T2DM患者40例、T2DM合并NAFLD患者40例、健康对照组20例,测定三组静脉血空腹血糖(FPG)、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丙氨酸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以及血清FFA和APN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2DM组的BMI、FPG、FINS、HbA1c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增高(P均<0.05)。T2DM合并NAFLD组BMI、FPG、FINS、TC、TG、ALT、AST、GGT、FFA水平和HOMA-IR均显著高于T2DM组,APN水平低于T2DM组(P均<0.01)。APN水平与BMI、FPG、HOMA-IR、TC、TG、ALT、AST、GGT、FFA水平呈负相关(P均<0.01)。结论 FFA的升高与APN的降低可能是T2DM合并NAFLD关键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蒋艺萍  徐煜英 《江苏医药》1995,21(10):693-693
为研究尿蛋白定量与甲状腺功能之间的关系,我们观察了6O例肾脏病患者的甲状腺功能,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994年4月至10月我科住院病人6O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15~65岁。按1992年全国肾脏病会议所订临床诊断标准,肾病综合征40例,慢性肾炎20例,病程l~4个月不等。按24  相似文献   
3.
4.
[目的]了解淮安市卫生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认知情况。[方法]对该市乡镇卫生院及以上卫生单位在职卫技人员开展继续医学教育情况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卫生技术人员5 119人,继续医学教育认知程度得分平均为63.75分。不同性别、不同学历、不同专业、不同职称、不同级别单位的人员继续医学教育认知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市卫生技术人员对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在总体上还存在不足,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发展也存在不均衡性,各级卫生单位应进一步加强继续医学教育的宣传力度,提供多形式、多渠道、多途径的培训方式和机会,以进一步提高全市卫生技术人员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5.
肾病性水肿通常发生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肾病综合征,是肾脏疾病常见症状之一,单用利尿剂消肿往往效果欠佳,甚至加重病情,尤其对合并胸腹水者更是如此。输给白蛋白或血浆虽可起一定作用,但因价高且易从尿中排尽造成浪费,故限制其临床上连续和广泛应用。笔者从1989年1月至1991年7月用低分子右旋糖酐(低右)+速尿治疗30例肾病性水肿患者,疗效满意,现作一小结。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乙肝标志物观察蒋艺萍(淮阴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223300)关键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乙型肝炎标志物中图法分类号R692.311971年Combes首次报道了输血后乙肝相关性膜性肾病,此后很多学者在肾炎病人肾组织中检出HBV抗原或抗体成分...  相似文献   
7.
175例急性肾功能衰竭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ARF的病因、转归 ,探讨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观察 175例ARF患者的临床表现、肾功能、肾脏B超形态等 ,分析统计ARF发病情况、病因与预后关系。结果 :ARF近年发病有增高趋势 ;病因中内科源性ARF最多见 ,占 81.14 % ;总死亡率为 17.14 % ,70岁以上死亡率高达 36 .3%。结论 :ARF大多是多因素联合致病 ,而药物性ARF最为多见 ,且渐成为医源性ARF的主要动向 ,因此临床医师谨慎用药是预防ARF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持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心衰)的效果.方法:顽固性心衰患者114例,73例接受常规心衰药物及CBP治疗(CBP组),41例接受常规心衰药物治疗(常规组).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生化指标、心功能及治疗转归情况.结果:CBP组治疗后血钠、血钾、血肌酐、尿素氮、B型脑钠肽水平均较常规组明显改善(P〈0.01);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左心室射血分数、心脏指数、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及24 h尿量的改善效果也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1);CBP组心功能分级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常规组(P〈0.01).治疗期间病死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1).结论:与单独使用常规药物治疗相比,CBP能显著改善顽固性心衰患者临床生化指标,增强患者心功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我室收治32例连续肾脏替代治疗抢救危重多脏器衰竭患者 ,均采用颈内静脉留置双腔导管进行治疗 ,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我室从1999年1月~2001年5月收治32例多脏器衰竭病例行肾脏替代治疗 ,均为本科自行进行颈内静脉置双腔导管术。男23例 ,女9例 ,年龄16~83岁 ;心肺功能衰竭11例 ,心功能衰竭8例 ,脑功能障碍4例 ,肝功能障碍3例 ,呼吸衰竭4例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伴颅内出血2例 ,以上病例同时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2材料与方法2 1材料 :采用德国贝郎公司生产的中心静脉双腔留置导管 ,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