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20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子亮 《北京中医》2009,(11):884-885
为了观察燥湿化滞法对慢性腹泻的治疗作用,本文以最能反映湿邪多少的舌苔为指标,分析了近5年来就诊的慢性腹泻病例中的老年患者120例,观察治疗前后的舌苔变化,发现燥湿化滞法对慢性腹泻患者的舌苔有显著影响,经过治疗随着症状的好转,舌苔也相应减少变薄或转为正常。  相似文献   
2.
体温,是衡量机体热量代谢情况的一个指标,有统一的标准和单位。在祖国医学中,自《内经》以来,就有了利用机体的寒热诊察疾病的记载。这实际上就是诊查“体温”。只不过是限于历史条件,未能使其标准化和对其定量分析而已。在目前的中医临床中,也经常给病人测量体温,但测量体温又往往不涉及中医的理法方药,我认为是一个缺陷。为使体温这一现代  相似文献   
3.
肠易激惹综合征的研究和中医药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4.
胆石症的中药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胆石症分胆囊结石和胆管结石,对总胆管结石一般采用溶石、碎石和内镜下取石法,我国对肝內胆管结石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我国学者1957年提出肝叶切除已成为治疗肝胆管结石的常用方法,中医药治疗本病在我国更具独特优势,通过临床研究对中药排石、溶石、防石机制有进一步的认识.本刊十分重视介绍本病的研究成果,创刊以来发表大批文章,主要涉及胆石症的临床、诊断进展(B 超、ERCP、PTC、磁共振胆胰管成象)、治疗进展(胆石介入性溶解、体外振波碎石、腹腔镜胆囊切除、内镜下括约肌切开取石、胆叶切除治肝胆管结石和狭管)以及中医、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本次焦点论坛主要讨论胆石症的诊断和治疗,着重介绍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研究本病的现状,以期引起国內同道对本病的重视。从而开展更为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老年人便秘多属气血不足,应以滋阴养血为主,降气通腑为辅。本文传承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引用董子亮治疗便秘的临床医案,浅析其治疗便秘的临床经验,以期对临床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血瘀证对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AAD)发病率的影响及其在AAD证型分布中所占比例。方法:对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ICU病房接受抗生素治疗的216例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血瘀证、非血瘀证患者接受抗生素治疗后AAD的发病率;血瘀证在AAD证型分布中所占的比例;引发AAD合并血瘀证的病理机制。结果:血瘀证患者接受抗生素治疗后AAD发病率45.26%非血瘀证者31.67%,P0.05;其中,脾气亏虚患者合并血瘀证者发生AAD几率58.33%非血瘀证者12.50%,P0.05;湿浊内阻患者合并血瘀证者发生AAD几率62.50%非血瘀证者19.23%,P0.05;脾虚湿浊患者合并血瘀证者发生AAD几率75.00%非血瘀证者27.27%,P0.05。在AAD证型分布中,血瘀证比例为29.63%,仅次于脾虚痰湿证64.20%居第二。在导致AAD合并血瘀证的病理机制中,痰饮瘀血互化占54.17%。结论:血瘀证、特别是脾虚湿阻型患者在合并血瘀证时更易发生AAD;血瘀证是AAD证型分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仅次于脾虚痰湿证;在多数情况下,导致AAD合并血瘀证的病理机制是痰饮瘀血互化。  相似文献   
7.
张元素,字洁古,晚号洁古老人,是易水学派的开山鼻祖.<脏腑标本虚实寒热用药式>是其传世之作.该书对祖国医药学的贡献是非常巨大的,其促进了中药学的发展.该书对中药学的贡献巨大,现择要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董子亮 《北京中医药》2009,28(11):884-885
为了观察燥湿化滞法对慢性腹泻的治疗作用,本文以最能反映湿邪多少的舌苔为指标,分析了近5年来就诊的慢性腹泻病例中的老年患者120例,观察治疗前后的舌苔变化,发现燥湿化滞法对慢性腹泻患者的舌苔有显著影响,经过治疗随着症状的好转,舌苔也相应减少变薄或转为正常.  相似文献   
9.
董子亮  徐雷田 《职业与健康》2002,18(12):145-146
直肠前突又称直肠前膨出症(rectocele,RC),是出口处梗阻型便秘中较常见的一种疾病。本文收集本院1986年9月~2000  相似文献   
10.
董子亮先生认为胃脘痛多由情志失调、饮食起居失宜引起,病位在脾胃,肝胆与脾胃关系密切,引起胃脘痛原因不同,肝胃气机失调为主要发病机理,董老遵循"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针对基本病机,以疏肝和胃为基本原则,提出"疏肝要结合和胃,和胃又必须疏肝"治疗原则,辨证论治、审证求因,疗效显著善于从肝论治胃脘痛,调畅肝胃气机,通而痛止,创立疏肝和胃方结合辨证加减用药,治疗胃脘痛等消化系统疾病,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