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8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姚丽霞  董作青  宋代辉 《山东医药》2009,49(19):116-116
分化抑制因子(ID)1属于螺旋-环-螺旋(HLH)ID蛋白家族,自1990年Benezra等发现该分子以来,其作为一种独特的细胞调控因子引起广泛关注。研究发现,ID1与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转移等密切相关。现将ID1与口腔鳞癌(OSCC)关系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孔状生物活性玻璃陶瓷(bioactive glass ceramics,BGC)与体外培养扩增的兔骨膜源性成骨细胞(periosteal-derived osteoblasts,POBs)的生物相容性,为骨组织工程载体材料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体外培养并扩增兔骨膜源性成骨细胞,运用MTT法和酶学测定法分别检测BGC提取液对细胞增殖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的影响.运用倒置相差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与BGC复合培养的细胞在材料内的生长情况。结果:BGC提取液对培养早期细胞的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培养晚期细胞的增殖无明显影响;在细胞培养过程中能上调POBs分泌ALP的能力:细胞在BGC材料孔隙表面生长良好,并能增殖、分泌细胞外基质。结论:在体外多孔状BGC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为BGC作为骨组织工程的细胞载体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牙槽突植骨同期髂软骨移植治疗单侧唇腭裂术后鼻畸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牙槽突植骨同期髂软骨移植治疗单侧唇腭裂术后鼻畸形的方法。方法:2003年3月~2004年3月,12例单侧唇腭裂术后严重鼻畸形患者在牙槽突植骨术的同时行鼻成形术,并切取部分髂软骨雕刻成"L"形,作为隆鼻支架移植于鼻背和鼻小柱处。所有患者术前、术后测量了鼻尖突度、鼻小柱高度、鼻孔横径、鼻孔纵径、鼻小柱偏斜度和鼻唇角,并拍摄面部照片。应用配对 t 检验对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术后患者鼻孔对称,鼻尖挺拔,鼻外形有了明显改观,术后鼻外形各项数值较术前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髂软骨移植可为患侧鼻翼软骨提供额外的支持,可用以治疗唇腭裂术后鼻畸形。  相似文献   
4.
经口腔改良扩大刮治术治疗下颌骨巨型壁性成釉细胞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经口腔改良扩大刮治术治疗下颌骨巨型壁性成釉细胞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0—2010年收治的18例下颌骨巨型壁性成釉细胞瘤患者采用经口腔改良扩大刮治术(经口内切口刮除肿瘤;将术后骨腔浅层内壁以磨钻磨除;再以液氮冻融2次;填塞碘仿纱条,术后定期换药至骨腔平复)进行治疗,进行定期临床和影像学随访,随访期3个月~5a,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术后3个月,影像学显示术后骨腔开始缩小,部分新生骨钙化;术后6个月~1a,全部病例外形及颞下颌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影像学显示术后骨腔明显缩小,可见堆积状新骨形成,新生骨明显钙化,骨皮质影像接近正常;术后1~1.5a,原膨隆的面部基本恢复正常,影像学显示术后骨腔内大量骨小梁形成,钙化良好,牙槽突高度略差;术后3.5~5a,骨腔体积平均缩小80%~90%,最小者为40%~50%。全部病例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经口腔改良扩大刮治术治疗下颌骨巨型壁性成釉细胞瘤能有效去除肿瘤,显著缩小囊腔,促进新骨形成,改善面部畸形,有效恢复颞下颌关节的生理功能,保存下颌骨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5.
多孔状生物微晶玻璃修复下颌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多孔状生物微晶玻璃植入实验兔下颌骨缺损中引导骨形成的作用,为骨组织的修复与重建筛选一种良好的骨移植替代材料。方法:12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每兔两侧下颌骨均制作1.0cm×0.8cm大小的贯通性骨缺损,实验侧植入多孔状生物微晶玻璃材料,对照侧植入自体骨骼。术后第2、4、8、12周时,分别处死一组动物,对标本进行影像学、组织学及扫描电镜检查,观察颌骨缺损处的成骨情况。结果:多孔状生物微晶玻璃植入体内后,并不引起明显的排斥反应,缺损周围类骨组织逐渐长入材料周边孔隙,并逐渐矿化成骨,术后12周时,材料与周围组织形成牢固的骨性连接。结论:多孔状生物微晶玻璃具有较强的修复骨缺损的能力,是一种较好的骨移植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BL(基于问题的教学)结合LBL(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在口腔颌面外科教学中的效果。方法:2010-2011年间在山东大学口腔肿瘤教学中,对35名学生实施PBL+LBL教学,34名学生进行单纯LBL教学。对两种教学的效果进行主观和客观评价。结果:客观和主观考核均表明,PBL+LBL教学组成绩显著优于传统教学组。结论:在口腔颌面外科教学中,PBL结合LBL教学法优越于传统的LBL教学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输血问题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不仅是血源紧张和血制品价格昂贵,更重要的是输血可以引起血液传播性疾病,给患儿终生带来不利影响.我们采用组合式输液方法取代输血应用于低龄腭裂患儿修复术,取得满意效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超低温(液氮,-196 ℃)冻存对幼兔骨髓来源的成骨细胞体外培养的生长特性和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 自幼兔骨髓获取基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并培养 扩增,部分细胞进行液氮冻存,对冻存前后细胞的形态变化、增殖情况、克隆形成率、碱性磷酸酶(ALP)的合成能力、蛋白质合成能力及体外矿化能力进行对比观察,综合比较低温冻存对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 冻存复苏细胞的增殖有一定的时间延后性,其大体形态与冻存前基本一致,超微结构略有变化;复苏细胞仍保持典型的成熟成骨细胞的特征,具有较强的合成ALP及蛋白质的能力,两组细胞无统计学差异(P>0.05);复苏细胞的体外矿化能力无明显变化。结论 超低温保存成骨细胞对其
生物学功能影响甚微,利用复苏细胞进行骨组织工程方面的研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对24只大白兔造成兔双侧下颌体部15mm×10mm骨缺损,以膨体聚四氟乙烯膜(e-PTFE)覆盖缺损区并与骨膜严密缝合.实验侧(右)注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1000AU,对照侧注入生理盐水.于术后2、4、6、8周各处死一组兔,作X线摄片、组织学观察及钙离子测定,研究各组骨缺损修复速度和愈合程度.结果实验侧术后2周骨断面处有新骨生长并有大量间充质细胞聚集,4周时大量新生骨形成骨小梁向缺损中央延伸,8周完全骨愈合.对照侧在各阶段新骨形成均不如实验侧,且钙离子含量明显低于实验侧.实验证明b-FGF具有明显的诱导成骨作用,可以促进颌骨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10.
王克涛  董作青 《山东医药》1999,39(17):42-43
语言功能和智力发育必须以良好的听力作基础,轻度听力障碍即可引起一半以上语音信息的丢失。研究表明,90%以上的腭裂患儿伴有听力障碍,近一半患者听力丧失程度严重,如此高的发病率和听力损害的严重程度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1 病因  腭裂患儿渗出性中耳炎的发病率在50%以上,远远高于一般人群,由中耳炎引起的传音性耳聋是其听力丧失的主要原因。渗出性中耳炎的产生与咽鼓管结构功能密切相关,持续的咽鼓管阻塞,中耳空气被粘膜吸收而形成中耳负压,导致粘膜渗出、积液,形成中耳炎。实验证明,中耳腔每0.1ml积液可损失听力3.9dB。1.1 咽鼓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