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癌基因Bmi-1和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食管鳞癌手术标本57例和其中作为对照的40例远离癌组织5~8 cm的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Bmi-1和hTERT的表达。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Bmi-1阳性表达率(66.7%)明显高于食管正常黏膜组织(25.0%,P〈0.01);hTERT阳性表达率73.6%,明显高于正常食管黏膜膜组织的20.0%(P〈0.01)。Bmi-1的表达与患者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无关(P均〉0.05);hTERT阳性表达与患者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淋巴转移、性别、年龄等均无关(P均〉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Bmi-1与hTERT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Bmi-1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有相关性,hTERT在肿瘤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联合监测Bmi-1、hTERT可能有助于食管癌的早期诊断,以及准确预测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50例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12月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的50例NSCLC患者为观察组,另选2009年1月~2011年9月收治行常规外侧切口开胸手术治疗的60例NSCLC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切口、出血量明显小于对照组,术后疼痛、、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量、并发症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NSCLC的手术治疗中使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相比传统开胸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切口小、出血量少、疼痛轻的临床优势,而淋巴结清扫、并发症发生率与常规手术没有明显差异,具有良好的手术彻底性,且术后患者恢复较快,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罗学平  莫春生  姚维深 《新医学》2013,(12):854-856
目的:比较全电视胸腔镜(VATS )下食管切除术治疗中、上段Ⅰ、Ⅱ、Ⅲa期食管癌与传统开放式食管切除术的手术效果。方法收集因食管癌行食管切除术的61例患者手术资料,其中VATS下行食管切除术治疗食管胸中、上段癌32例(VATS组),同期完成的传统开放式食管切除术29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VATS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第1日引流量、术后引流总量、胸腔闭式引流时间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个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Ⅰ、Ⅱ、Ⅲa期食管癌,采用VATS下食管切除术的创伤及并发症较少,优于传统开放式手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耳穴联合穴位贴敷治疗乳腺癌化疗所致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2组均按中医辨证分型分为肝郁脾虚、痰湿内蕴、肝肾阴虚、气血两虚4型。对照组给予托烷司琼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磁珠贴压耳穴联合四子散穴位贴敷治疗。记录比较2组患者化疗当天、化疗后第1天、第2天不同证型患者的呕吐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急性呕吐、延迟性呕吐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证型中肝郁脾虚及痰湿内蕴型患者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肝肾阴虚及气血两虚证型患者的疗效,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能有效缓解乳腺癌患者化疗后呕吐症状,对肝郁脾虚和痰湿内蕴证型的患者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轻微,患者依从性高。  相似文献   
5.
1996年3月至1997年11月,我科采用腋下小切口进行肺叶切除术21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1例,女10例;年龄23~73岁,平均53.2岁。肺癌11例,瘤体直径1.8~7.5cm;支气管扩张症6例,结核球2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P53、CD44v6和CD24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食管鳞癌标本及不同病变组织中P53、CD44v6和CD24的表达.结果 60例食管鳞癌标本中,P53、CD44v6和CD24的阳性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形成有关(P <0.01);P53的表达与患者病理分级、浸润深度有关(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组织无关(P>0.05);CD44v6、CD24的表达与患者病理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组织有关(P<0.05或P<0.01).结论 P53、CD44v6和CD24可作为判断食管鳞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南北方食管癌患者中抑癌基因p53全部编码外显子基因突变谱的差异。方法各选取揭阳居民食管癌患者42例,佛山患者52例,常规提取DNA, PCR扩增p53第2-11外显子全部编码区和附近的一部分非编码区,扩增产物用DHPLC进行突变的筛查。筛查出的突变样本进行DNA纯化测序分析,测序结果在NCBI网站进行p53突变位点的比对和定位。结果高、低发区组中p53至少有1个外显子基因突变的突变率分别为63.8%(28/42)和61.5%(32/52),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7>0.05); p53有2个外显子基因突变的突变率分别为14.3%(6/42)和15.4%(8/52),两者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881>0.05)。结论高低发区间可能具有相似的环境致癌物质,通过相同的p53基因突变机制导致了两地食管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双腔右心室5例报告莫春生(柳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柳州545001)1988年6月至1989年5月我院收治经手术证实的双腔右心室(DCRV)5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男3例,女2例。年龄5~12岁。症状及体征:自幼发现心脏病,均有活动后心悸气促,1例活动...  相似文献   
9.
五例三房心临床分析(摘要)广西省柳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心外科莫春生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外科肖学钧三房心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仅占先天性心脏病的0.1%,自1989年4月至1992年10月,手术治疗三房心畸形5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补肾法对乳腺癌患者应用芳香化酶抑制剂(AIs)进行内分泌治疗后导致骨丢失的疗效。【方法】将70例应用AIs治疗的绝经后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来曲唑片+钙尔奇D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给予补肾中药(以山药、茯苓、白术、五指毛桃、骨碎补、补骨脂、淮牛膝、桑寄生、狗脊、鸡血藤等为基本方)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骨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腰椎和股骨颈的骨密度(BMD)值,血清骨钙素(OST)、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和总I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水平的变化情况,并评价其安全性。【结果】(1)疗效方面: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腰椎BMD值升高,VAS评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股骨颈BMD值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代谢指标OST、β-CTX、PINP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而对照组治疗后腰椎和股骨颈BMD值均下降,VAS评分和骨代谢指标OST、β-CTX、PINP水平均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组间比较,治疗组对上述指标的改善作用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安全性方面: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补肾法可缓解AIs内分泌治疗的绝经后乳腺癌患者的骨丢失,提高患者的BMD值,改善患者的骨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