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幻灯是教学和学术活动中广泛应用的工具之一。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的幻灯片制作方法、演示方式和保存方式,已逐步被计算机技术所取代。用计算机制作幻灯片,其优点主要在于它本身具有强大的图象和文字处理功能,不但使幻灯片的制作和修改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甘露消毒丹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湿热证患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6表达变化的干预影响,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选取HBV-ACLF湿热证患者10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内科基础治疗,治疗组则在内科基础治疗前提下加用甘露消毒丹中药汤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肝功能和凝血功能指标(ALT、AST、TBil、ALB、PTA)、血清TNF-α和IL-6的变化,分析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和凝血功能指标、血清TNF-α和IL-6均较治疗前明显减低(P0.05),且治疗组指标降低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4%,对照组7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露消毒丹联合内科基础治疗,降低肝衰竭患者血清TNF-α和IL-6的含量,从而提高HBV-ACLF湿热证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三子养亲汤加味结肠水疗治疗痰湿内阻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痰湿内阻型NAFLD患者100例,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予口服水飞蓟宾胶囊与甘草酸二胺胶囊为基础治疗,治疗组则在基础治疗上加用三子养亲汤加味结肠水疗,对照组则加用生理盐水结肠水疗,疗程均为7 d。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中医证候评分、肝脏酶学指标[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γ-谷氨酸转肽酶(GGT)],血脂指标[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炎症因子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Fibro Scan测量值[肝脏硬度值(LSM),受控衰减参数(CAP)],尿酸及体质量的变化,并观察不良反应,评价患者的用药安全性。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肝脏酶学指标,血脂指标,炎症因子指标,Fibro Scan CAP,尿酸,体质量均明显降低(P<0.05,P<0.01)。治疗后两组在肝脏酶学指标,TCH,IL-6,LSM较对照组未见统计学差异,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评分,UA,TNF-α,Fibro Scan CAP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三子养亲汤加味结肠水疗,不仅能明显改善痰湿内阻型NAFLD的临床症状,而且还可显著降低TG,UA,TNF-α,Fibro Scan CAP及体质量,可在短期取得内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防风通圣散对乙型肝炎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患者早期(两周)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该类患者53例,其中对照组19例,观察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基础治疗加抗病毒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防风通圣散中药汤剂,观察时间为两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和凝血功能变化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肝功能及凝血功能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1);在治疗两周时观察组患者在转氨酶、胆红素、PT降低及PTA升高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第1周时(73.52%vs 42.11%)及第2周时(94.11%vs 68.42%)的好转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3个月后随访期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获得更高治愈的可能。结论:乙型肝炎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早期(两周内)在综合治疗基础上,使用防风通圣散可有效阻止病情进展,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桃核承气汤加减结肠水疗对痰热瘀结型重度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100例痰热瘀结型重度NAFLD患者,均口服山楂消脂胶囊,将患者按随机表随机分配至接受桃核承气汤加减结肠水疗的观察组,单纯口服山楂消脂胶囊的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时间为4周。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γ-谷氨酸转肽酶(γ-GT)],血脂[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空腹胰岛素浓度(FINS),空腹血糖(FPG),受控衰减参数(CA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并根据FINS和FPG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以明确痰热瘀结型重度NAFLD临床治疗效果;通过胰岛素抵抗,TNF-α和IL-6变化初步分析桃核承气汤加减结肠水疗的临床作用机制。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ALT,AST,γ-GT,TCH,TG,FPG,FINS,IRI,CAP,TNF-α和IL-6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ALT,AST,γ-GT,TCH,TG,FPG,IRI,CAP,TNF-α,IL-6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FINS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桃核承气汤加减结肠水疗是治疗痰热瘀结型重度NAFLD的有效方法,其作用机制可能主要在于降低IRI,血清TNF-α和IL-6水平,但其疗程设置、疗效机制及远期疗效等方面均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的:明确防风通圣汤对乙肝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早期的血清内毒素(ET)及程序性死亡因子-1/配体-1(PD-1/PD-L1)的影响,深入了解防风通圣汤治疗乙肝慢加急性肝衰竭早期的作用机制。方法:入组69例HBV-ACLF早期患者,均给予常规抗病毒、护肝退黄及支持治疗。将患者随机分配至口服防风通圣汤的观察组35例,服用安慰剂的对照组34例,观察期3周。检测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2,3周的血清ET水平,血清CD4+,CD8+T细胞的PD-1/PD-L1的表达,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及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前后比较以明确防风通圣汤作用效果。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3周后均出现血清ET显著下降(P0.01),血清CD4+PD-1+,CD4+PD-L1+,CD8+PD-1+,CD8+PD-L1+表达显著下降(P0.01),ALT,AST,TBIL,DBIL,PT显著下降(P0.01),Alb及PTA显著升高(P0.01)。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第1,2,3周血清ET更低(P0.01);观察组第2,3周血清CD4+PD-1+,CD4+PD-L1+,CD8+PD-1+,CD8+PD-L1+表达降低(P0.05,P0.01);观察组第1,2,3周血清ALT,AST,TBIL,DBIL水平降低(P0.05,P0.01);观察组第2,3周血清PT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第2,3周PTA显著升高(P0.01)。结论:防风通圣汤可能通过降低患者血清ET水平和血清CD4+,CD8+T细胞PD-1/PD-L1表达水平,从而达到治疗HBV-ACLF早期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甘露消毒丹治疗乙肝病毒(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湿热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FibroScan无创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HBV-ACLF湿热证患者10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卧床休息、肠道营养支持、补充白蛋白或新鲜血浆、抗病毒等内科基础治疗,治疗组则在内科基础治疗前提下加用甘露消毒丹中药汤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中医证候(身目俱黄、小便短赤、脘腹胀满、神疲乏力、大便溏或黏滞不爽等)、肝功能生化指标[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和FibroScan测量值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主要中医证候明显改善,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肝功能生化指标除对照组ALB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外,两组ALT,AST,TBIL治疗后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各项指标的恢复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ibroScan测量值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FibroScan测量值的降低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露消毒丹联合内科基础治疗,不仅能明显提高HBV-ACLF湿热证患者的临床疗效,而且可显著改善FibroScan测量值。相比常规肝功能生化指标的有创检测,Fibroscan无创、即时、动态、综合的技术特点,为评估甘露消毒丹治疗HBV-ACLF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提供了新手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新加黄龙汤治疗阿片类药物美施康定便秘副反应的效果。方法:采用内服新加黄龙汤加减治疗口服美施康定便秘副反应患者130例作为治疗组,并与单纯内服酚酞片治疗的102例作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130例中,痊愈52例,显效38例,有效26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89.2%;对照组102例中,痊愈10例,显效22例,有效32例,无效38例,总有效率62.7%。2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新加黄龙汤加减治疗美施康定便秘副反应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监测治疗前后受控衰减参数(CAP)值的变化,探讨黄连温胆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湿热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CAP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佛山市中医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20例脂肪肝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水飞蓟宾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连温胆汤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CAP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CAP值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指标的恢复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连温胆汤与水飞蓟宾胶囊比较,治疗NAFLD湿热证患者临床疗效更好。CAP可动态观察脂肪肝患者诊治过程中脂肪程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代谢应激性肝损伤,已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因此,NAFLD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防治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肠道微生态特别是肠道菌群发生紊乱就是导致NAFLD的重要因素之一。NAFLD中医病证溯源、病因病机与脾胃升降失调相关,NAFLD治疗获益有赖脾胃升降。肠道是中医脾胃实现功能的主要部位,肠道菌群是饮食影响宿主代谢状态的调节因子,符合中医学脾胃升降原理的生物学内涵。脾胃气机升降失常所表现的症状与肠道菌群失调时表现的症状具有一致性,故肠道菌群与中医脾胃升降有着密切联系。该文基于现代肠道微生态系统阐述了从中医脾胃升降关系论治NAFLD的理论基础,并据此提出了NAFLD的组方用药思路,主要包括健脾益气升清、行气和胃降浊、化痰活血消积,突出脾胃升降与肠道微生态协调在NAFLD论治中的主导作用;疏肝理气、宣降肺气、升清降浊、温肾助阳,顾及NAFLD发病协同因素,助力脾胃升降,从肠道微生态靶点考量治疗效应;中药保留灌肠激活大肠传导功能而助力胃气通降、协调脾胃气机升降,结合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的理论,从16s r DNA基因路径关注中药肠道给药途径干预NAFLD的肠道微生态机制。随着肠道菌群研究领域的深入推进,其与脾胃升降和NAFLD的关系将进一步揭示,既承接了我国从古至今运用脾胃升降理论治疗肝病的悠久历史,也将拓展调节肠道微生态(肠道菌群)治疗NAFLD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