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预防医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有机氯农药六六六和滴滴涕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程度,一直存在争论,对其致癌性也未有定论。70年代末,浙江农业大学农药残毒研究室与浙江医科大学农药毒理研究室合作建立了一个农药生态毒理研究基地——肖山西兴乡杜湖村。该乡于1982年底停用六六六和滴滴涕,停药后1年西兴乡稻田土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真实世界方法研究, 运用数据挖掘探索痛风达标治疗人群的治疗特点和规律, 并评价其安全性。为临床痛风的达标、安全治疗及管理提供指导依据。方法本研究基于医院信息系统(HIS)中临床真实世界数据, 收集多家医院风湿免疫科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以痛风为诊断的门诊治疗患者, 将其在门诊治疗中产生的临床数据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及Excel软件, 采取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 总结经治疗后达标的痛风患者的治疗措施特点及规律。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事件(AE)发生情况。结果共纳入痛风患者3 287例, 随访诊次9 861个。其中治疗后血清尿酸(SUA)达标诊次占比为7.01%(691/9 861), 关节疼痛表现视觉模拟评分(VAS)达标占比为59.81%(5 898/9 861)。治疗后SUA控制达标诊次691个, 降尿酸药物中使用频次最高的是非布司他, 其次为苯溴马隆。高频治疗措施中, 使用系统聚类分析的方法进行挖掘分析, 发现6组治疗方案:①中药饮片-中医技术-生活干预措施-中成药, ②阿魏酸哌嗪片-NSAIDs, ③别嘌醇-碳酸氢钠, ④苯溴马隆, ⑤激素-秋水仙碱,...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益赛普(rh TNFR:Fc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联合甲氨蝶呤(MTX)治疗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32例早期活动性RA患者(病程≤2年)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22例在给予MTX每周7.5~15 mg治疗同时予以益赛普皮下注射治疗,每周2次,每次25 mg。对照组10例单用MTX每周7.5~15 mg治疗,疗程共为24周。在0、4、8、12、2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休息痛、晨僵持续时间、关节肿胀压痛、健康评价(HAQ)、病人对疾病的评估、医生对病情的评估、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采用ACR20、ACR50、ACR70标准来评价疗效,并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任何不良事件。[结果]30例完成了试验。在第4、8、12、24周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在第24周末,试验组有77.27%(17/20)的患者达到ACR70标准,明显优于对照组。24周末两组的ESR、CRP及RF较0周时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脱落2例,不良反应主要是感染,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益赛普联用MTX的治疗方案对早期活动性RA疗效确切,治疗RA的短期疗效明显优于单用MTX,而不良反应以感染为多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重组抗肿瘤坏死因子(TNF)-α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Infliximab)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核因子κB受体因子(RANK)/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L)/骨保护素系统的影响.方法 50例经严格筛选的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2组.一组患者接受Infliximab(3 mg/kg)+甲氨蝶呤治疗;一组患者接受甲氨蝶呤单独治疗作为对照,分别于0、2、6、14周给药.观察0周与18周Infliximab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的改变,对比外周血中RANK、RANKL mRNA表达情况以及血清中骨保护素蛋白水平的变化.用t检验和x2检验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经Infliximab治疗后,在RA患者关节放射成像中,可以观察到骨破坏程度有减缓趋势.与对照组比较,Infliximab治疗组(病史>1年)患者骨丢失情况得到控制;Infliximab治疗组(0周:80.25;18周:63.2)与对照组(0周:83.37;18周:30.87)患者外周血中RANK、RANKL mRNA表达水平均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Infliximab可使RA患者外周血骨保护素/RANKL比值下降趋势减缓.虽然,经甲氨蝶呤或Infliximab+甲氨蝶呤治疗后,对照组[0周:(238±15)pg/ml;18周:(118±l0)pg/ml]和Infliximab治疗组[0周:(223±6)pg/ml;18周:(162±6)pg/ml)]患者血清中骨保护素水平均下降(P>0.05),但Infliximab治疗组患者血清骨保护素下降趋势得以减缓.结论 RA患者经Infliximab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后,骨破坏受到抑制,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部分通过对RANK/RANKL/骨保护素系统的调节来行使的.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评价儿童自身免疫性脑炎(AE)2020年诊断标准(Cellucci标准)在单中心疑似AE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和分析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且疑似AE的121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参照"中国自身免疫性脑炎诊治专家共识"和Graus标准进行临床诊断,分为确诊的抗体阳性AE组、拟诊的抗体阴性AE、可能的AE组和非AE组。再根据Cellucci标准作出新诊断,与临床诊断比较,评价其诊断价值。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Kruskal-Wallis检验和χ^(2)检验,Cellucci标准的效能采用灵敏度和特异度评价。结果 121例患儿中男72例、女49例,起病年龄10.3(6.5,14.0)岁。临床诊断99例AE(男58例、女41例),包括确诊的抗体阳性AE组43例、拟诊的抗体阴性AE组14例和可能的AE组42例,非AE组22例(男14例、女8例)。99例AE患儿首发症状前2位为癫痫发作(53例,53.5%)、精神行为异常(35例,35.4%),病程中以精神行为异常(77例,77.8%)和癫痫发作(64例,64.6%)常见。不同诊断4组间病程中意识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1.63、13.74,H=22.60,均P<0.05)。96例患儿行AE相关抗体检测,45例(46.9%)抗体阳性。应用Cellucci标准诊断确诊的抗体阳性AE 42例、拟诊的抗体阴性AE 34例和可能的AE 14例;参照临床诊断,Cellucci标准诊断上述3类AE的灵敏度依次为93.02%、92.86%、87.88%,特异度依次为96.23%、74.39%、86.36%。结论 Cellucci标准在疑似AE患儿临床诊疗中诊断可能的AE和确诊的抗体阳性AE时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诊断拟诊的抗体阴性AE时灵敏度高而特异度较低,建议临床实践中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性应用,尤其是在诊断拟诊的抗体阴性AE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肠脂肪酸结合蛋白 (IFABP)在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血清中的变化及与胃肠功能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10月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82例 (轻症34例,重症48例),根据小儿危重病例评分 (PCIS)将重症肺炎患儿分为非危重组 (25例)和危重组 (23例);另选取体检的健康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FABP浓度,并对重症肺炎患儿进行急性胃肠损伤 (AGI)分级。比较各组间血清IFABP浓度的差异,并对IFABP与AGI分级和PCIS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重症肺炎血清IFABP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和轻症肺炎组 (均P <0.01),轻度肺炎组血清IFABP浓度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1)。危重组血清IFABP浓度高于非危重组 (P <0.01)。AGI1~4级组血清IFABP均高于对照组 (P <0.01),而且随着AGI级别的增高,血清IFABP浓度也逐渐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IFABP与AGI分级呈正相关 (P <0.01);与PCIS呈负相关 (P <0.01)。结论肺炎患儿血清IFABP均有所增高,血清IFABP可以作为肺炎患儿合并胃肠损伤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腕关节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磁共振成像(M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临床确诊早期RA 99例,对照组(包括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干燥综合征、银屑病、痛风、未分化结缔组织病)共85例,分析病变早期低场强四肢磁共振(E-MRI)特征。结果 RA组腕关节MRI阳性表现:滑膜增生血管翳形成(93.9%),骨与软骨受累(74.7%),伸肌腱腱鞘炎(61.6%),屈肌腱腱鞘炎(58.6%)等,以滑膜增生和骨质改变以及腱鞘炎并存诊断早期RA,其敏感性(67.6%)、特异性(96.7%)、正确率(79.8%)。结论 E-MRI对早期RA诊断、疗效随访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4例迟发型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缺乏症(OTCD)患儿的临床特点及OTC基因变异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收治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的4例OTCD患儿的临床资料, 抽取患儿及父母的外周血样, 用高通量测序的方法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WES), 对候选致病变异进行Sanger测序验证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变异蛋白结构。结果 4例患儿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呕吐、抽搐和意识障碍。WES结果显示患儿1的OTC基因第5外显子存在c.421C>T(p.R141X)变异。患儿2和3的OTC基因第2外显子均存在c.119G>A(p.R40H)变异。患儿4的OTC基因第5外显子存在c.607T>A (p.S203T)变异。c.607T>A变异既往未见报道, 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变异相关指南, 判定为可能致病性变异(PM1+PM2Supporting+PP3+PP4), 蛋白结构预测显示该变异将造成氢键断裂。Sanger测序验证患儿2 ~ 4的变异均为母源性。结论 OTC基因变异可能是4例迟发型OTCD患儿的遗传学病因。c...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