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7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Vogt-小柳-原田综合症通常为一种多系统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眼、脑膜、耳、皮肤.主要表现为严重的双侧葡萄膜炎,可有视网膜脱落,脑膜刺激症,伴或不伴听觉受累及皮肤改变.我院收治一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脑卒中是世界上第三位致死因素和最主要致残原因.而其中近80%的卒中是缺血性脑卒中.对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的研究是预防和治疗的重要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3.
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是指供应脑部的椎基底动脉缺血引起的病变,是临床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缺血性卒中的20%.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神经精神狼疮(NPLE)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预后进行总结。方法:对37例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SLE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有局灶性症状及癫痫反复发作者预后差;②MRI检查的阳性率高,但定位缺乏特异性;③神经精神狼疮(NPLE)患者的脑脊液(CSF)蛋白升高,尤其是IgG的升高是其主要特点。结论:NPLE患者症状不同预后有明显差异,MRI检查和脑脊液蛋白的测定为NPLE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姜萍  苗玲 《中国乡村医生》1999,15(10):29-30
例1:男,55岁,因躯干、四肢出现斑丘疹、瘙痒5年来诊。病程中曾用多种药物治疗,症状不见缓解。常伴有不明原因低热、乏力。1个月前皮疹增多,并发现双颌下、腋下、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患“哮喘病”30余年。查体:体温37.5℃,双颌下、腋下、腹股沟可触及数个蚕豆大小的淋巴结,活动好,压痛(十)。双肺可闻及干湿罗音及哮鸣音。心脏听诊无异常,肝脾未触及。皮肤科情况:躯干、四肢可见散在粟粒至蚕豆大暗红包斑丘疹,有抓痕及血痂,并见色素沉着斑。实验室检查:Hb105g/L,WBC8.1×10~9/L,嗜酸细胞计数616×10~6/L,血沉正常,类风湿因  相似文献   
6.
大约30%的癫痫患者在应用抗癫痫药物后不能获得有效控制.难治性癫痫(RE)患者手术切除标本中存在多药转运体的过度表达,这些转运体在癫痫病灶上的表达充当了活跃的防御机制角色,限制了很多亲脂类物质进入大脑,包括许多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有治疗作用的抗癫痫药物.该文就多药转运体在RE患者致痫灶的表达和对药物浓度的影响以及其过度表达的原因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99Tc-TRODAT-1 SPECT脑显像对帕金森病(PD)患者诊断和病情监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9例PD患者(病例组)和17例非PD患者(对照组),行^99Tc-TRODAT-1 SPECT检查;选纹状体显像较为清晰的层面进行半定量分析.利用ROI技术分别计算纹状体/枕叶(ST/OC)和纹状体/额叶(ST/FC)放射性计数比值代表DAT功能水平;以SPSS 10.0软件包行t检验和回归分析。结果 病例组放射性计数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H-YI期患者症状同侧放射性计数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症状对侧(右侧)ST/OC比值与UPDRS成负相关(r=-0.0118,P=0.04)。结论 ^88Tc-TRODAT-1 SPFCT显像可作为临床诊断PD的一种比较客观的检查方法,以便早期诊断和监测PD。  相似文献   
8.
高同型半胱氨酸(Hcy)目前被认为是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1],它能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但其中的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可能与内皮细胞损伤、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促进炎症反应以及破坏机体出凝血系统等机制有关.本文就 Hey的代谢、高 Hey 血症病因、Hey 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机制和高 Hcy 血症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Poser标准和McDonald标准在多发性硬化诊断中的差异。方法对80例新诊断为多发性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应用Poser标准和McDonald标准对其进行诊断分类。结果80例患者中48例(60.00%)行脊髓MRI检查,阳性率为83.33%(40/48)。应用Poser标准,41例(51.25%)为临床确诊,10例(12.50%)为实验室确诊,17例(21.25%)为临床可能,余12例(15.00%)未能进行诊断分类。应用McDonald标准,45例(56.25%)为确诊多发性硬化,35例(43.75%)为可能多发性硬化。经Poser标准临床确诊的41例患者中,除4例不完全符合McDonald标准中确诊多发性硬化条件外,其余37例均符合;实验室确诊的10例患者中,4例符合McDonald标准中确诊多发性硬化条件,其余6例为可能多发性硬化。经McDonald标准确诊的45例患者中,37例符合Poser标准中临床确诊条件,4例为实验室确诊,1例为临床可能,余3例为原发进展型多发性硬化。18例患者(33.33%)脑脊液寡克隆区带检测阳性,26例(40.63%)IgG合成率升高。4例患者脑脊液寡克隆区带或IgG检测呈阳性反应且MRI病灶≥2个,经McDonald标准诊断为确诊多发性硬化。结论McDonald标准较Poser标准更为完善,尤其适用于原发进展型多发性硬化及临床孤立综合征患者。同时应用脊髓MRI检查以及脑脊液寡克隆区带和IgG检测有利于提高McDonald标准诊断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
缺血性卒中是我国人群的首要致死原因.虽然在过去的30多年里,临床医生已对相应已知的危险因素作了积极的防治,但其发病率仍居高不下,提示尚有诸多未被充分认识和处理的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已有越来越多的证据提示胰岛素抵抗可能是这些未知的危险因素中的一种.本文就胰岛素抵抗的基本特点和与缺血性卒中相关的一些证据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