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抗HIV药物的筛选评价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对艾滋病致病机制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新的抗艾滋病病毒(HIV)药物进入临床试验,但大量抗HW药物的应用也导致了耐药性问题的出现。因此,建立高通量快速的抗HW药物筛选平台对研究新的抗HW药物非常重要。本文综述了目前抗HIV药物研究中常用的体外和体内筛选模型,重点阐述了体外以病毒复制特异性功能活动或特定结构作为靶点的筛选系统及其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
随着对艾滋病致病机制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新的抗艾滋病病毒(HIV)药物进入临床试验,但大量抗HIV药物的应用也导致了耐药性问题的出现。因此,建立高通量快速的抗HIV药物筛选平台对研究新的抗HIV药物非常重要。本文综述了目前抗HIV药物研究中常用的体外和体内筛选模型,重点阐述了体外以病毒复制特异性功能活动或特定结构作为靶点的筛选系统及其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离得到能够稳定传代的我国艾滋病病毒Ⅰ型(HIV-1)流行毒株,并进行生物学表型鉴定。方法分离、活化正常人的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分离病人的PBMC,采用PBMC共培养和全血共培养的方法分离病人的HIV-1,通过培养上清内P24抗原含量检测病毒的复制情况。同时,标本采集后测定CD产T淋巴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结果从270例HIV-1标本中,分离到可稳定传代的强阳性毒株58株,总分离率为21.48%。病毒载量与分离率呈正相关;CD4^+T细胞计数对分离率的影响没有显著性差异。病毒载量高的标本比病毒载量低的标本分离株的快高型比例大。提示毒株的生长动力学特征与病人的病毒载量相关。结论从我国5个地区的270份HIV-1感染者样本中,分离出58株原代分离毒株,丰富了我国HIV-1毒种库,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的艾滋病防治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材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HIV早期感染者体内的抗体变化特征,为进一步研究HIV感染早期病毒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对一名HIV感染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外周血血清学检测、病毒载量和CD4细胞数检测、体外病毒分离,观察该感染者体内免疫学反应及病毒复制特点.使用巢式PCR方法扩增病毒env区C2-V3区基因,通过测序及序列分析观察病毒部分膜区基因特点.结果: 该感染者为早期感染,外周血抗体S/CO值呈逐渐增高趋势,外周血中针对HIV抗原的特异性条带呈逐渐增多趋势,感染183 d后出现针对所有HIV抗原的特异性抗体,病毒载量在感染后3个月时最高(18 000 cp/ml),随后下降,从该感染者外周血中分离的病毒毒力较强.基因序列分析显示该病毒为CRF01_AE亚型,与泰国93TH054毒株基因距离最近.结论:该感染者体内病毒可能起源于泰国毒株,对HIV早期感染的鉴定为研究我国HIV早期感染者体内病毒进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我国部分地区HIV感染者HCV协同感染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我国部分地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体内丙型肝炎病毒(HCV)的协同感染状况.方法 以我国北京、河南、广西部分地区的HIV感染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了解病人的基本状况,采集病人的EDTA抗凝静脉血,对感染者的HIV感染状况、CD4细胞数、HIV病毒载量及HCV感染状况进行检测,分析我国部分地区HIV感染者中HCV的协同感染状况.结果 共收集到HIV感染者血液249份,其中有34.14%的感染者同时感染HCV.统计学分析显示,河南地区的HIV感染者同时感染HCV的比例显著高于北京和广西地区;经静脉吸毒和输血传播感染HIV的病人同时感染HCV的几率相近,但都明显高于性传播;感染了HCV的HIV感染者体内的病毒载量要显著高于未感染HCV的HIV感染者,但CD4细胞数没有显著差别.结论 HCV协同感染率在不同的HIV感染者人群中存在差异,而且这种协同感染会影响感染者HIV病毒载量,因此在观察HIV感染者疾病进程及考虑治疗措施时,应充分考虑HCV协同感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