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评价骨科优质护理服务项目分级落实表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设计骨科优质护理服务项目分级落实表,将骨科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服务项目分为5类42项,并应用于临床实践。2015年3月至6月的护理质量合格率、患者服务满意度、责任护士病情掌握准确率、一级护理患者服务项目落实率与2014年同期进行比较。结果两组一级护理服务项目落实率分别为97.58%和98.74%,护理服务满意度分别为95.53%和98.20%,病情掌握准确率分别为87.24%和95.12%,2015年优于2014年同期(P0.05)。结论使用骨科优质护理服务项目分级落实表可以保证服务项目落实,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早期移乘训练(床-轮椅)对老年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植骨固定术后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2月至2018年3月入住解放军第三○九医院骨科中心脊柱微创科室的脊柱结核患者,年龄范围为60~70岁,并采取病灶清除植骨固定手术方式治疗,共8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将入院时间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6年9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植骨固定术后进行常规床上功能锻炼,术后16d佩戴支具进行负重站立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床上功能锻炼基础上,术后第3天在患者生命体征良好的情况下,由医生和家属协助患者进行移乘(床-轮椅)运动。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周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体质量指数等指标,以及躯体活动能力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老年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植骨固定术后2周患者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体质量指数分别为[(39.51±3.51)g/L、(122.11±10.14)g/L、20.16±2.84],优于对照组[(36.33±3.43)g/L、(115.29±12.61)g/L、18.57±2.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10、2.67、2.54,P值分别为0.000、0.009、0.013)。术后2周观察组能够经常步行的患者有28例(70.0%),高于对照组的17例(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5, P=0.013)。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为(17.3±2.0)d,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8.6±0.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2,P=0.000)。结论 早期进行移乘训练(床-轮椅)可促进患者康复,减少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3.
选择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骨科2019年2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28例老年脊柱结核手术患者。其中,2019年2月至2020年5月就诊的68例患者术后实施的是常规护理;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就诊的60例患者术后实施的是基于4R危机管理快速康复模式。通过随机抽签法,从两组中各抽取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术后无突发事件和术后并发症,对照组术后4例(10.0%)发生不良事件,6例(15.0%)出现并发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211,P=0.040;χ2=6.486,P=0.001)。观察组术后第3天、术后第1周、术后第2周的认知功能障碍评分为(26.90±0.58)分、(26.72±0.55)分和(26.57±0.54)分,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7.12±0.60)分、(27.02±0.57)分和(26.95±0.5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702,P=0.047;t=2.441,P=0.008;t=3.221,P<0.001)。术后第2周观察组躯体活动具有独立步行能力者29例(72.5%),多于对照组的19例(4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67,P=0.014)。术后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4.55±0.67)d,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5.02±0.8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36,P=0.003)。研究认为,对于脊柱结核术后伴认知障碍的老年患者,实施4R危机管理快速康复模式可提高临床护理安全性,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倒退抗阻力运动对中老年脊柱结核并发骨质疏松患者术后康复效果。方法 从2014年5月至2016年9月入住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原解放军第三○九医院)脊柱微创科的中老年脊柱结核并发骨质疏松患者共108例中,采用抽签法随机选取中老年脊柱结核并发骨质疏松患者40例纳入对照组;从2016年10月至2018年5月入住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原解放军第三○九医院)脊柱微创科的中老年脊柱结核并发骨质疏松患者共92例中,采用抽签法随机选取中老年脊柱结核并发骨质疏松患者4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植骨固定术后进行常规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运动训练基础上术后第14天在患者CT检查显示钢板固定良好情况下,协助患者佩戴合适支具后进行倒退抗阻力运动。比较两组患者出院1、3、6个月的功能障碍指数(ODI)、椎间植骨块融合达Ⅱ级程度、功能恢复达Ⅰ级程度、右股骨颈骨密度值。结果 观察组中老年脊柱结核并发骨质疏松患者术后ODI值:出院1个月为(10.35±3.26)分、3个月为(8.86±2.94)分和6个月为(6.78±2.84)分,低于对照组[出院1个月为(12.34±3.56)分、3个月为(10.95±3.12)分和6个月为(8.94±2.7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607、3.083、3.449,P值分别为0.005、0.001、0.000)。观察组中老年脊柱结核并发骨质疏松患者术后椎间植骨块融合达Ⅱ级程度:出院1个月有5例(12.5%)、3个月有30例(75.0%)和6个月有40例(100.0%),优于对照组[出院1个月有0例(0.0%)、3个月有20例(50.0%)和6个月有34例(8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值分别为5.333、5.333、6.486, P值分别为0.021、0.021、0.011)。观察组中老年脊柱结核并发骨质疏松患者术后功能恢复Ⅰ级程度情况:出院1个月有5例(12.5%)、3个月有15例(37.5%)和6个月有35例(87.5%),优于对照组[出院1个月有0例(0.0%)、3个月有6例(15.0%)和6个月有 26例(7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值分别为5.333、5.230、5.591, P值分别为0.021、0.022、0.018)。观察组中老年脊柱结核并发骨质疏松患者术后右股骨颈骨密度检测结果:出院1个月为(0.45±0.02)g/cm 2、3个月为(0.47±0.02)g/cm 2和6个月为(0.47±0.03)g/cm 2,对照组[出院1个月(0.46±0.01)g/cm 2、3个月(0.46±0.03)g/cm 2和6个月(0.46±0.02)g/cm 2],两组比较,出院1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82,P=0.248),出院3个月和6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701、1.682,P值分别为0.046、0.048)。 结论 倒退抗阻力运动干预有利于术后功能恢复、椎间植骨块融合恢复、右股骨颈骨密度增长,可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量子管通环在透析用水处理设备中的应用.方法:根据量子学原理,通过量子管通环产生的超精微振荡波、分子振动波和生物信号,对透析用水处理设备内管道的水物理软化;对处理后的水取样,检测其技术参数;对经量子管通环处理后的水和软化用盐的水质进行效果和经济效益分析比较.结果:量子管通环在水处理方面能达到透析用水水质要求,同时与化学软化用盐相比具有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优势.结论:量子管通环在透析用水的水处理方面具有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脊柱结核患者术后行疼痛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抽签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脊柱微创科就诊的40例脊柱结核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1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脊柱微创科就诊的40例脊柱结核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于手术后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于术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疼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d、术后1周疼痛程度和舒适度,伤口愈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3d、术后1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分别为(4.22±0.81)分、(2.22±0.81)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98±1.12)分、(2.98±1.1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均为3.48,P值均为0.000)。观察组术后3d、术后1周舒适度的VAS评分分别为(4.48±0.41)分、(2.20±0.80)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92±0.98)分、(2.96±1.1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62、3.49,P值分别为0.005、0.000)。观察组术后伤口愈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3.46±1.38)d、(13.49±1.87)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分别为(14.76±1.92)d、(14.86±2.54)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48、2.75,P值分别为0.000、0.003)。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2/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1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6.28,P=0.012)。结论 脊柱结核患者术后行疼痛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疼痛,提升生理舒适感,减少并发症,并促使其早期伤愈出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