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经皮冠脉介入术是改善冠心病患者预后的重要措施,而药物涂层金属支架则是目前经皮冠脉介入术中应用最广泛的装置。由于金属支架的种种弊端,生物可吸收支架成为了介入治疗领域的一大研究热点。Absorb~(TM)生物可吸收支架作为目前新型支架的代表,其有效性与安全性已被多项临床研究评估。研究发现Absorb~(TM)支架在特定冠心病人群中的1年应用结果不劣于传统金属支架,在置入1年后Absorb~(TM)支架的血栓风险显著增加。现对Absorb~(TM)生物可吸收支架进行系统介绍。  相似文献   
2.
胡鑫渝  周音频  凌智瑜 《重庆医学》2021,50(19):3375-3379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 (SGLT2).抑制剂是最新一类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非胰岛素依赖型药物.在随机对照研究和大型真实临床应用分析中均显示SGLT2抑制剂能降低T2DM患者的心力衰竭住院和心血管死亡风险,且患者的心血管获益并不依赖于降糖效应.最新针对伴或不伴T2DM的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小于或等于40%)的研究发现,SGLT2抑制剂显著改善心力衰竭再住院风险或心血管死亡等心血管结局事件.此外,SGLT2抑制剂的安全性也在临床应用中被逐渐证实.总之,SGLT2抑制剂正在从单纯的降糖药物向兼具降糖和治疗心衰的双重身份转变,现就SGLT2抑制剂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交通事故创伤已成为中国男性和城市居民意外伤害致死的首位原因,其在全球疾病负担排序中上升到第3位[1].交通伤引起的严重出血患者比例高达54%,而失血性休克是交通伤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创伤后出血多为动脉性出血,出血量大,病情凶险,传统止血方案治疗效果常常有限,目前交通伤所致出血仍为临床诊治中的急危重症与难点所在.现将最近本院收治的1例经选择性血管造影和动脉栓塞术治疗急性创伤出血的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对阵发性心房颤动(AF)患者导管射频消融(RFCA)术后 AF 复发的影响。方法本研究连续入选2011年1月至2014年4月在该院心血管内科行环肺静脉 RFAC 术,并在术后使用糖皮质激素的阵发性 AF 患者50例(激素治疗组),并选取同期行 RFCA 术,术后未使用糖皮质激素的阵发性 AF 患者37例作对照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由固定医生进行电话或门诊随访,询问患者有无心悸症状或脉搏不齐,收集患者院外心电图报告,行十二导联心电图和24 h 动态心电图检查,分析、比较激素治疗组和对照组的 AF 复发情况。结果术后1周,激素治疗组和对照组窦性心律维持率分别为80.0%和54.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素治疗组复发率显著降低;术后1个月,激素组和对照组窦性心律维持率分别为80.0%和67.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7);激素组和对照组术后12个月的 AF 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1)。绘制 Kaplan-Meier 生存率曲线,行 Log-rank 检验,两组 AF 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711)。结论术后早期小剂量糖皮质激素使用能够降低 RFCA 术后超早期(7 d 内)的房颤复发,但对术后极早期(术后1个月)和中期(术后12个月)房颤复发率无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2015年1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5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75例。全部患者均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术后75例接受培哚普利治疗者作为培哚普利组,75例接受福辛普利钠治疗者作为福辛普利钠组,全部患者均持续用药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检测并比较两组左室舒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心功能指标;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等肾功能指标;记录并比较两组肾功能异常发生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LVESD、LVEDD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LVEF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组间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血清SCr、BUN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但福辛普利钠组各指标水平低于培哚普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3、2.900,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福辛普利钠组肾功能异常发生率低于培哚普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福辛普利钠与培哚普利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均能改善患者心功能,但福辛普利钠的应用较培哚普利带来的肾功能方面的影响更小,肾功能异常发生率更低,安全性更好,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术后首选ACEI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前去肾交感神经术面临着术后血压反应异质性较大的挑战,这项挑战既有手术患者选择性不足的因素,又受手术质量的影响。本文通过回顾文献,总结近年来开展去肾交感神经术的候选人群和手术疗效的潜在预测因子,并通过分析解剖位点经验性消融和肾神经功能检测方面的发展历程提出可改善手术精准度的方案,即运用肾动脉三维重建技术联合电刺激肾神经的血压反应来指导消融手术,这为去肾交感神经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